打耳洞会导致耳聋嘛(过多打耳洞会影响听力)(1)

多数年轻人都有耳洞吧?!这是青春和个性的代表,甚至有的童鞋耳朵上明晃晃的的戴了一排耳钉。其实打那么多耳洞是耳朵是有很大伤害的。

尤其是很多90后,喜欢玩非主流,不论男女都喜欢在耳朵上打一排耳洞,其实,这很危险的,出了问题要花治疗费不说,耳朵恐怕都难保住!

医生是给一位18岁的少女小李(化名)做的手术。据了解,上个月和朋友相邀一起逛街时路过一家经常光顾的美容小店,爱美的她没经得住朋友和店老板的怂恿,“打之前我怕疼,还反复问店主会不会发炎,店主说她帮人打了七八年耳洞了,从没有出过事,要我放心。”放开胆子的小岚在双耳的耳垂上各打了一个,又在耳廓上各打了两个耳洞。

“当时打完有点红,有点发烧,以为是被消毒的酒精烧的,就没在意,到晚上就开始疼了。”小李说,到第三天时她感觉疼痛难忍,右耳已经开始红肿,于是便到社区服务站检查,“输了三天的消炎药还是不见好,越来越严重,后来右耳肿得跟拳头一样大了。”前日下午,感觉情况不妙的她赶到了医院,经过检查才发现,右耳两个穿过耳廓的耳洞损伤了耳软骨,造成化脓性耳骨膜炎。

■医生建议

莫在耳软骨部位打耳洞

像小李这种打耳洞伤害耳朵的例子并不少见。医生表示,医院几乎每年都能接诊10例左右类似的病患。

“打耳洞本来不可厚非,打在耳垂还是不碍事的。”一位五官科医生表示。因为耳软骨血管少,血液循环差,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形成脓肿,就会演变成化脓性软骨膜炎,最终影响耳廓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这样还会有失去耳朵的可能。

如果化脓性软骨膜炎治疗不及时,很容易伴发角膜炎、耳膜受损、口腔溃烂等,严重时还会诱发面部神经瘫痪。因此,平时用耳护耳一定要注意。

别拿耳朵不当回事

“其实很多的耳部疾病都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造成的,只要避免这些不良习惯,爱耳护耳、预防听力损伤并不难!

误区一掏耳朵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掏耳朵看起来好像很卫生,可是却会一不小心伤了自己。

我们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

有的人耳朵痒了,还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我们的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这样掏很容易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甚至导致中耳炎。

忠告:一般少量的屑状耳屎,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耳屎,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误区二擤鼻涕

不要以为擤鼻涕与耳朵无关,事实上很多人耳朵感染炎症都是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特别是鼻炎、咽喉炎、感冒等都会引起中耳炎等耳部感染。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的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同时,擤鼻涕的方法也要注意。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擤,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容易将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忠告:无论有没有上呼吸道的炎症,都应该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开放双侧鼻孔稍用力擤出对侧鼻涕,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以先用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打耳洞会导致耳聋嘛(过多打耳洞会影响听力)(2)

误区三听耳机

虽然是一种美妙的音乐声,但是如果是持续的刺激,耳朵老是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音乐声,对耳朵一样有损伤。很多学生喜欢把随身听、MP3声音开得特别大,虽然是音乐声但是实际是一种噪声,长时间刺激会刺激耳朵里边的毛细胞,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

还有年轻人去舞厅、练歌房,一下狂欢了几个小时,回来之后耳朵很不舒服,有时候还会有耳鸣的症状,如果经常出入这种地方的话慢慢听力会下降,这些都是声音对耳朵、对听力造成的损伤。

忠告:可以每天都听MP3,但是每天听的时间不要太长。另外很疲劳、很疲惫、睡眠不足的时候,也尽量少听MP3。越是在抵抗力下降,工作疲惫的时候,越容易对声音的刺激更敏感、更容易受伤。太累的情况下,不要以这种方式来放松自己。

打耳洞会导致耳聋嘛(过多打耳洞会影响听力)(3)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听力呢?

第一 在噪音大的环境中必须使用防护措施

噪音过大对于听力、睡眠、工作以及情绪都有负面的影响,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噪音大的工作场所,KTV包间、Iphone的音乐声过大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最 后导致我们常听到声音但是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此外,噪音会让我们心烦意乱、焦虑甚至抑郁,睡眠质量大幅度降低,入睡特别浅。专家提醒,不可以小视噪音 的力量,巨大的噪音可以让头发断裂,更别说同样暴露在外的耳朵了,尽可能使用舒适的环保耳塞才是上上策。

第二 摔跤

这一点致使耳朵损伤的原因可能不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毕竟剧烈的运动对耳朵的外在冲击也不容忽视。专家认为,睡觉等剧烈的外在冲击会致使耳朵皮肤底层的软骨分离,迅速充血造成耳廓血肿,俗称“菜花耳”。

第三 时尚也害人,耳廓穿孔真不好

这时候也许是应该听一下妈妈的意见了,到处穿孔似乎不那么雅观,耳廓软骨穿孔不仅会导致发炎、留疤的危险,最终还有可能影响你的听力水平。

第四 慎用使用“掏耳勺”

有些人习惯使用“掏耳勺”对耳屎进行处理,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近4%的耳膜破裂的病例是由使用“掏耳勺”不当而引起的,由于耳膜是保护听力的最后一道屏障, 该屏障的破裂会致使棍子直接擦碰到耳内小骨,出血、感染最终导致听觉或平衡的永久丧失。专家建议,最好使用纸质的环保棉棒,避免坚硬物体比如塑料、牙签、 笔甚至车钥匙接近你的耳朵。

第五 别忽视听力问题

与眼睛视力、甚至嗅觉、味觉不一样,听力下降的表现形式比较不被人所察觉,更容易被忽视。毕竟感染、炎症、血供应不足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听觉,专家建议必须及时就医,用检测听力的专业设备对听力进行测量。

第六 耳朵药水也要慎用

这点对于游泳爱好者来说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耳朵长期容易进水,那么对于消炎的药水的选择来说还是应该谨慎一些,最好不要未经医生同意私自买药处理。

第七 身体不符合潜水资格

夏天到来,去海边进行浮潜貌似像一个不错的主意,然而符合条件的浮潜专业人员似乎不能满足巨大的客户群体,但是商家也不能眼看着商机白白溜走,最后自然而 然地就殃及消费者了。专家提醒:“真正在潜水过程中的危险物并不是鲨鱼,而是气压伤,也就是提升太快,无法平衡耳朵内部压力对耳膜造成的创伤。因此潜水之 前还是得花钱请专业教练把把关才可以,这钱真不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