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重阳lp
有人曾说倪匡的书哪怕是无字天书也有人会买来看,因为他的故事创意新颖,立意大胆。同生活在一个时代的金庸有些相思,可能这也是两人之间能成为好友的原因。
再者,倪匡写字快,时人曾评论他:
坐在那里打字,嘴里喃喃自语,敲字敲得劈里啪啦,然后一篇文章便出来了……
好快的男人!
在这些当年的评论中,很多人都喜欢看他写的小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卫斯理》系列,在那个时代,人们惊呼“外星人”居然可以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至于“卫斯理”,这个人物最吸引人的特质也是总能做一些大家想做却做不到、或是不敢做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倪匡在每部《卫斯理》小说中都注入了许多当时人不曾预料到的元素,既有上九天揽月,也有下五洋捉鳖。视角、场景千变万化。但抽丝剥茧之后不外乎一件事:
这个世界,要探索一番才好玩。
于是,在《X档案》和《世界奇妙物语》都没有诞生的年代,倪匡和他笔下的故事诞生了。
一
1985年,许冠杰主演了第一部卫斯理电影,叫《龙珠争夺战》,在这个故事中,许冠杰饰演了一位冒险家,同当年炙手可热的王祖贤,音乐才子泰迪罗宾等联袂出演,直到今天我还在对“传说中,飞龙在古代曾经到过喜马拉雅山……”这句话记忆犹新。
尤其是在影片最后,我看到所谓“飞龙”不过是外星人巨大的飞行器,在星空之上缓缓飞行,这一幕场景实在难忘。所以我又记住了一句话:
“世界,在于探索未知。”
接下来的整个八九十年代里,《卫斯理》系列被翻拍成很多影视剧,最著名的当属《霸王卸甲》和《蓝血人》,前者讲述风水命理,后者是外星人与人类的恩怨情仇,至于《老猫》……李子雄饰演的卫斯理则多了几分书卷气。
这些系列故事被当年的电影工作者翻拍的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
没有人以为这是个大IP,当然,那时也没人知道“IP”是什么概念,所以以今天的眼光看,《卫斯理》系列纵然拍了很多部电影和剧集,却有着主演更迭、人物关系混乱、没有前情承接,也没有续集彩蛋等问题,导致你拍一部我拍一部,最后连书迷也麻了:
你拍你的,我看我的。
咱俩互相不挨着。
属实可惜。
并非说拍摄者和主演者的演技不行,相反,在内地文娱生活匮乏的年代,能看到与外星人接触的不再是金发碧眼而是同文同宗的同胞时,那种惊讶和喜悦的感觉是十分强烈的。
至于故事?
除了本身的猎奇之外,内地观众能看到彼时桥对面同胞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更为重要:
外星人是什么?
古老传说如何跟外星人能扯上关系?
看了倪匡的书,一切答案才有了分晓。
二
“卫斯理!你说实话!你有没有爱过我?!”
当市场要求一个探险家谈恋爱时,意味着他不得不谈起了恋爱。
所以《卫斯理》系列在被拆分得七零八落之后,这位按今天的眼光看十分“杰克苏”的多金男人成了三角恋和琼瑶式演绎中的俗人。
可在倪匡的构架中,卫斯理本人经营着一家公司,常年盈利,专人打理,但他又没有霸道总裁式的承包癖,只好探险。妻子是美人,岳父是狠人,这让他随后的探险中多有得益。通常情况下,倪匡对每一个卫斯理的故事设置是这样的:
某日,某人找到了卫斯理,对他说起自己身边或是自己本人发生了某件奇葩事,当说完之后,此人不愿再说或干脆消失,然而卫斯理却被激起了好奇心,他“打破砂锅问到底”,一遍遍探寻问题的答案,最后明白——
哦!这是玄学,跟外星人有关。
有一说一,除了人设以今人视角看来十分粗鲁无礼之外,故事设置得却倒也精彩,比如《成仙》中东汉仙人的“辐射成仙论”和前苏联宇航员与香港本地渔民的“灵魂互换”等,在当时,包括现在,创意都算奇巧。
可惜大多数故事没有搬上银幕,却也赚足了当年港台读者的眼球。大家翘首以待纷纷盼着下一部《卫斯理》,人们都想知道倪匡打算再说点什么更好玩的故事。这才有了“倪匡的书哪怕是无字天书也有人会买来看”的说法。
在当年各种思想碰撞激烈的香港,人们可以接受七月十四的幽冥诡谈,也能接受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一“指”,眼望罗湖桥这边的红旗飘扬,愤懑于米字旗下的贪腐成风。
这个时候,一种捧读时可让人神飞天外的精神食粮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可以暂且忘却满世界的快节奏,暂时沉浸在倪匡的故事里,同卫斯理一起,与天外来客进行一次“第三类接触”:
至夜,锦衣夜行,见天外流星,忽现一“人”,那“人”对“我”说:
世上的一切问题都有迹可循,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寻觅?或是索性浑噩过此一生……
就这样,倪匡的小说火了,他本人也出名了,和金庸、黄霑、蔡澜一同成了“香江四大才子”。
三
结语——
2022年07月03日,倪匡逝世,享年87岁。
“卫斯理”系列早早地停留在了那个专属于才子们的年代。
今人评价倪匡其人,褒贬不一。
1957年,22岁的倪匡来到香港,曾在布厂打杂,在工地做钻地工。后来无师自通,开始给报纸写稿。
1962年,在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创作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
自此,一个国产科幻小说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外星人会和我们产生联系。
在他之后,外星人在各类文化载体中开始泛滥。
这是倪匡那个年代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
纵然按今人的观点看待,“卫斯理”有些时候也是个“人间油物”:
自我感觉良好,粗暴干涉他人,总以上帝视角指点纵横。
然而受制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卫斯理也被人指出过不足,知名的莫过于卫斯理坠落南极时迫于饥饿杀了一头北极熊。面对读者质疑,倪匡在报纸上回复:
“一、南极没有白熊;二、世上没有卫斯理。”
这同样也是时代造就的一种现象。
倪匡一生共著有145部卫斯理系列小说,科幻作品总字数超过八千万字,引领了三十年的科幻风潮。《蓝血人》于千禧年,即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作。
时人说“无字天书也是宝”,也许就是对倪匡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最好的评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