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即至,又该“新桃换旧符”之日集市上早已上满了琳琅满目的春联,印刷的真够精美,内容上跳动着时代的音符,无不彰显着与时俱进人工手写的是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现代人也忙了,也是懒了,也不在乎花钱了然而,在上个世纪每到过年写对联的情景还值得怀恋与回味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岁月峥嵘当代好春联?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岁月峥嵘当代好春联(回味当年写春联)

岁月峥嵘当代好春联

新春佳节即至,又该“新桃换旧符”之日。集市上早已上满了琳琅满目的春联,印刷的真够精美,内容上跳动着时代的音符,无不彰显着与时俱进。人工手写的是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现代人也忙了,也是懒了,也不在乎花钱了。然而,在上个世纪每到过年写对联的情景还值得怀恋与回味。

那时乡村文化人挺稀缺的,恐怕是入了腊月没几天就开始忙了起来,因为手写得根据各家各户的需要先裁纸,写的时候还得有人牵着对纸,写完再放平晾干,最后再按家卷好,写上名字,等各家来取。有的人家给帮着裁裁纸,拿拿什么的并且当面说有多少门,都写什么项目,这样还好,而有不少人只拿来红纸后,一放就走人,因而就加大了工作量,成为纯粹地“为人民服务”。越是写对子的人家,越是到了除夕挑灯才贴完,为此执笔人的家庭主妇便产生埋怨:“看人家的新对子都早贴好了,咱怎么过的穷呢!”

至于春联的内容那就更有意思了,在那众特定的历史年代,也是过“革命化”的春节,不拜年,不看亲戚,大年初一就组织人去搞翻地劳动。这好似题外话了。言归正传,那时春联的内容几乎没有祝福的,期盼的,温馨的,具有人性化的东西,差不多都是革命的口号似的。很少人敢写喜庆啦,纳福啦,吉利啦,发财啦之类,如“反帝反修干革命,备战备荒为人民,”“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等等,比比皆是,特别是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作为春联更是成为那时的最时尚。到处都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湖震荡风雷激”以及“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这些诗词内容的确鼓舞人们的斗志,催人奋进,但其中也不乏从对仗平仄等方面是不符合春联等特点要求的。这还不说,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是伟人的话,就不根据实际分析,不管内容适不适宜,而硬作为春联搬上来。竟把“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来书写张贴,真是可笑,难怪有点文化水平的人调侃道,幸亏没写下两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那将更是可悲。

说到贴春联,颠三倒四乱贴一气的也是不稀奇。特别是某些配套的小件的条幅张贴更是闹出笑话。有的没文化而且又够马虎的人,竟然把本该贴在猪圈上的“槽头兴旺”四个字贴在了其老人的床头上,而该贴在老人床头上的“身体安康”贴在了猪圈上……。回忆多多,感慨多多,没有编造,实话实说。更无别意,供君一乐。而今春联早已回归了它的本源。“出门见喜”有何错,一定要写“出门劳动”吗?“喜庆有余”有何过,何必老是“斗私批修”呢?“东来紫气西来福,南进祥光北进财”。“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庭清洁为洪福家道安和是好春”等等应大书特书。可惜现在印刷的东西太多,而真正书写的是太少。

回味当年写春联,遗忘书写实不该。愿更多的人们动起手来,挥笔写来,使书写春联这一中华民族年味十足,文化现象浓郁的优秀传统,能真正传承下来,弘扬起来!(邵培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