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母亲节,六公主又再度重播了《你好,李焕英》。

没想到已经重播多次,如今同时段再度位居影视剧第一,最高收视破1。

豆瓣7.7分,票房54.13亿,充分证明了这部影片的市场受欢迎度。贾玲一出手就拿到王炸,不得不说,贾玲运气太好。

当然,再看《你好,李焕英》,真的还是好笑又好哭,作为一部商业片,也确实有着爆款潜质。

你好李焕英催泪片段剪辑搞笑(重播收视第一你好)(1)

对于该片再来简单聊下,还是那些问题。

首先来看缺点。

小品化是该片最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桥段设计,一方面是表演小品化。这两大方面,形成了《你好,李焕英》的小品气质,也是大众争议的焦点。

因为其本身就是来自小品,加上一众有着小品经历的演员,自然赋予了这部影片最为明显的小品色彩。

小品的特点是什么,最突出的就是短小精悍。所以一切内在的矛盾冲突都要直接明了,而不是含糊其辞,遮遮掩掩。这不仅包括台词,还有表演上,在自然的基础上,尽可能带有夸张色彩的呈现,让观众能够直观明白其表达用意。

所以该片的分段剧情如果单独来看,依然是成立的,这也是让人诟病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这部影片的情感也是直给的,内在的矛盾冲突也是直接的。也就是贾晓玲对李焕英,以及李焕英对贾晓玲情感的区别构成了内在戏剧冲突。

你好李焕英催泪片段剪辑搞笑(重播收视第一你好)(2)

另外就是脸谱化的人物。

因为基底是小品,加上穿越,最终所有人物的呈现都是脸谱化,甚至与时代有点脱节,看似所呈现的都是八十年代的人和事,可是人物塑造上,缺乏真实性,人物身上的年代气息大大被削弱,全靠着环境、音乐来突出衬托。不可否认,影视作品自然是要高于生活,可是一旦将真实人物脸谱化之后,张力感会消失,这是基于小品基础上的小品式表演所带来的。

再来看优点。

好笑自然是小品式桥段以及表演带来的,所以这一特征既是缺点也是优点。

一切的前提是反差,穿越制造反差,这是其一,

然后叙事上前后反转再度反差,这是其二。

第一个反差是笑点,第二个反差是泪点。

贾晓玲来到八十年代,其初心是让母亲快乐,所以所动用的都是未来的招式和手段,造成了首个冲突点。然后当历史被强行改变,自然又出现了第二个冲突点,以及每个人物身上在贾晓玲的策划下又带来第三个冲突点,这些冲突点构成的反差,以喜剧的方式呈现,可谓密集。

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点,历史是不可轻易被改变的,或者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内在的逻辑支撑,是戏剧冲突的基础。

你好李焕英催泪片段剪辑搞笑(重播收视第一你好)(3)

当然该片也是悲剧。

母亲李焕英隐藏穿越真相,与贾晓玲得知真相之后,所带来的内在矛盾,让喜剧的外衣被彻底揭开,构成了悲剧的内核,而这种悲剧又是温暖的。母亲李焕英的初心就是让女儿健康快乐,所以隐藏真相,让情绪不断积累,在最后得以爆发,这股力量超越了一切,也极大提升了该片的戏剧张力。

悲喜剧的形式,是喜剧片惯用的方式,喜剧的铺垫和悲剧的反转,虽然套路却真实具有冲击力。

你好李焕英催泪片段剪辑搞笑(重播收视第一你好)(4)

好哭不仅来自形式的反转所带来的冲击力,还有该片中所呈现的情感都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发大众的共情。

这便是该片的另一大优点,共情力。

《你好,李焕英》的共情力是如何打造的呢?

第一,是真实

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表演。

事件即使有着虚构的成分,但是也都是现实写照,不管是身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都能够在影片中看到现实父母的影子,所以影片从现实中提取到的精华,是现实的高度艺术浓缩,让所有人自然就代入到其中。

而表演上,虽然有着小品色彩,但是每个地方都是到位的,不矫揉造作,不拖泥带水,情绪该给就给,最终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样子,而不是硬生生的浮夸表演,这主要归功于张小斐饰演的李焕英。

第二,是技术

前后反差,喜剧的外壳,悲剧的内核。不仅仅是角色人物的技术,同时也是该片的整体叙事技巧和逻辑。张弛之间,先扬后抑,强烈的对比,自然就是戏剧的张力,情感的冲击。

你好李焕英催泪片段剪辑搞笑(重播收视第一你好)(5)

《你好,李焕英》不能说在艺术上有着多高的造诣,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片无疑是出彩的,是合格的,而恰逢春节档上映,一切皆备,自然票房大涨,如今再度重播,依然是让人好笑又好哭,自然收视再度夺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