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踩刹车的时候不一定非要踩离合,关键看车速、挡位、发动机转速。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手动挡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从原理上了解汽车的手动挡的刹车与离合踏板应该如何配合)(1)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把发动机的转速改变(换挡)后传递给车轮,所以发动机和车轮总是以一定的比例在同步转动。比如1挡发动机转4圈车轮转1圈,挂到2挡后发动机转3圈车轮转1圈,踩下离合器后发动机与传动轴、车轮断开连接,两者互不干扰,但是没踩离合器时发动机的转速和挡位以及车速都是必须对应的。而发动机的转速是有下限的,那就是怠速,低于怠速时发动机很容易熄火。

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crank train)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当传动轴速度过慢时,会拖死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的转动、活塞的上下运动,导致熄火。

手动挡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从原理上了解汽车的手动挡的刹车与离合踏板应该如何配合)(2)

所以每个挡位理论上的最低车速就是发动机怠速时的车速。当某个挡位下车速低于这个速度时发动机就容易熄火(车身发抖),所以我们在减速时只要当前车速高于这个挡位的怠速车速时就不需要踩离合,换句话说就是在当前挡位下踩刹车时只要发动机转速不低于怠速就不用踩离合。

刹车装置也就是可以减慢车速的机械制动装置,又名减速器。简单来说:汽车刹车踏板在方向盘下面,踩住刹车踏板,则使刹车杠杆联动受压并传至刹车鼓上的刹车片卡住刹车轮盘,使汽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1 节气门与怠速系统

油門踏板控制化油器中的节气门(注意不是气缸上的气门);怠速时,不踩油门(节气门完全关闭),为什么不熄火,是因为怠速系统的存在。

节气门(俗称油门)是发动机进气系统上的一个装置,是一个圆形的钢片,中间有一根轴,由油门拉线控制开闭的。因此,我们踩油门实际上不是增加给油量,而是增加进气量,进气量增加了,电脑会指示喷油嘴增加给油量。当发动机以较低转速运转时,由于节气门开度小、进气量小(流量小),一些非常细小的灰尘(空气滤清器没有过滤掉的)和由发动机气门室过来的废气就会沉积在节气门上,并沉积在怠速控制阀的进气口上,造成油门反应迟钝(实际进气量减少)和怠速不稳等问题。

节气门用来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大小,从而改变发动机的转速,节气门由驾驶室里的加速跳板控制开度的大小。如果发动机是原来老式的化油器的,节气门是装在化油器底座上的一片薄形钢片。化油器则装在发动机的进气总管上,通过节气门来控制进入发动机的油气混合气的大小。但这种化油器式的发动机现在已经淘汰。现在的汽车发动机都是用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俗称的电喷发动机。它的节气门是直接装在进气总管上的,工作性质和化油器里的节气门是一样的。罕有的的区别就在于:化油气的节气门控制的是进入发动机的油气混合气大小。而电喷车的节气门只单纯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的大小,它的燃油大小由电脑、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控制,经过喷油嘴直接喷入发动机的气缸,与空气混合后再由火花塞点火做功。化油气式的发动机燃气混合气的比例由化油器的技术状况决定,电喷发动机的燃气混合气比例则由传感器收集发动机的各项运转指标,如水温,进气压力大小,发动机转速大小等等传到车载电脑里,再由电脑经过计算,进而控制各执行机构进行准确供油。

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气体进入进气管后会和汽油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形成做功。它上接空气滤清器,下接发动机缸体。节气门有传统拉线式和电子节气门两种,传统发动机节气门操纵机构是通过拉索(软钢丝)或者拉杆,一端连接油门踏板,另一端连接节气门连动板而工作。电子节气门主要通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来根据发动机所需能量,控制节气门的开启角度,从而调节进气量的大小。

手动挡汽车的离合和刹车(从原理上了解汽车的手动挡的刹车与离合踏板应该如何配合)(3)

节气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这里,在发动机空气滤芯的后面,在进气歧管的前面。

气门是发动机汽缸上的一个零件,钢制,直杆形、顶部呈喇叭口状。每个汽缸至少有两个气门,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四缸发动机就是八个气门。气门的作用是,打开进气门、可燃混合气进入燃烧室,两气门同时关闭、点火燃烧,打开排气门、排出废气。

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由各种传感器、信号控制开关、电控单元ECU、怠速控制阀和节气门旁通空气道等组成。ECU接收各相关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通过分析判别后,对怠速控制阀( ISCV)发出相应指令,进而控制节气门旁路中的空气流量,使发动机怠速运转总是处于最佳的转速下。

怠速执行器的功能就是改变怠速时的进气量,改变的方式有:改变旁通进气量的方式和直接操纵节气门的方式即节气门直动式。

2 当前车速高于当前挡位的怠速车速时刹车不需要踩离合

比如一辆车挂4挡怠速行驶时车速是20公里/小时,这是4挡的最低车速,因为速度再低发动机转速就被迫低于怠速了,肯定容易熄火。那么当我们挂4挡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需要刹车了,直接踩刹车就行,没必要去踩离合(高速踩离合很伤离合片)。而当我们持续减速到20公里/小时后发动机转速降到怠速,这时候就要踩离合了,否则继续减速会让发动机转速低于怠速引起抖动或者熄火。

我们将离合器、车轮、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用齿轮来打个比方,离合器齿轮处于中间,车轮的齿轮在左边,发动机齿轮在右边。当车速降下来,离合器还处于结合的状态,此时发动机还在工作,所以就会继续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但是刹车踏板踩下去,车轮已经不动了。发动机与车轮此时就像刚性连接一样,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车轮不动,发动机就会被憋熄火(减慢了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行)。所以这种情况下就要同时踩下离合,中断动力的传输。

3 当前挡位下踩刹车时发动机转速不低于怠速就不需要踩离合

道理和上面那条是一样的,只是前者不好判断,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每个挡位在怠速时的车速,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以发动机转速作为参考,同样,你挂4挡行驶,发动机转速2000,高于怠速,这时候需要减速直接踩刹车就行,踩下刹车后发动机转速会从2000开始慢慢下降,当转速接近怠速时踩下离合器就行了。如果这时候还不踩那随着速度的进一步降低发动机转速就低于怠速了,结果还是熄火。

4 踩刹车的技巧

4.1 用好发动机制动,靠油门控制车速

比如你在公路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你看到远处有行人横穿马路,这时候松开油门,发动机会停止喷油(转速高于怠速的情况下),发动机制动力会让车速缓慢下降,比如降到70公里/小时,这个时间差刚好避让了行人,然后你继续踩油门从70提速到80,发动机只需要把车速从70提升到80就行。而有些人则会在快要接近时踩刹车大幅度减速来避让行人,这样会增加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车速下降更多,比如下降到60,那么让过行人后发动机需要把车速从60提升到80,必然更费油。

4.2 只要发动机转速没有接近怠速尽量不踩离合

特别是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刹车时能不踩离合就不踩,这样好处很多,既省油还提高制动效果同时还更安全。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有人横穿高速公路,这时候只管一脚刹车踩下去,千万别踩离合器,因为直接踩刹车时制动系统在减速,同时发动机停止喷油需要在车轮拖动下转动,也会消耗一部分车辆的动能,就是所谓的发动机制动,这样既能少喷油还可以增加制动力。

下长坡的时候,如果踩了离合反而会失去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刹车片承受全部的制动压力,长时间摩擦会发红变热失去制动效果,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车主不用担心下坡的时候会憋熄火,只要车子有惯性还会动,点刹的方式是不会让汽车憋熄火的。

5 关于那些时候踩刹车与离合的总结

5.1 自动档汽车没有离合踏板,所以直接踩刹车。

5.2 高速行驶或正常速度行驶时,只是为了减慢速度,不用踩离合。

5.3 在过弯道时,先踩刹车减速,过弯之后看到没有障碍,不用踩离合,松刹车踩油门加速前进。如果过弯之后前面正好有障碍物,再踩下离合,挂入低档。

5.4 下长坡、陡坡时,不用踩离合,利用发动机的牵引力制动。下陡坡特别是重车下盘山道最好挂低档。一般情况下挂挡主要和坡度的大小,车的性能,还有爬坡时候的速度来决定。一般来说,用几挡上坡就用几挡下坡。

5.5 想要停车时,先踩刹车将车速降下来,再踩离合。

5.6 塞车排长队时,车子走走停停,跟车距离短,每次制动同时踩离合和刹车。

5.7 重要的事情写在最后: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离合一起踩。(ABS是车轮快停住的时候才能感应起作用,如果只踩刹车可能将发动机憋熄火,但是车辆还在滑行,此时ABS会因为发动机的熄火完全失灵。同时踩下离合,发动机与车轮的连接断开,车轮很快进入抱死临界点,ABS系统会快速启动。)在急刹车时要注意握紧方向盘,不要让汽车偏转,不然一脚刹车到底很可能会引起车身的侧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