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有初中学历的董文学,在一线从事过车床、牛刨、电焊、气割、修理等工作,每一项工作在这位自称“没文化”的工人手中,都做得比别人出色。一线近30年的积累成为了董文学的宝贵财富,他突破了各种困难,先后研发了绝缘子系列、避雷器系列、复合熔断器系列、电阻片压片模具等数百套模具,其中避雷器、绝缘子等产品,成为了中国高铁国产化项目和标准动车项目的配件。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董文学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们公司现有模具大概有上千副,这些模具大部分都是我参与研发的,最贵的一副模具价值40多万。”董文学说。实际上,在二十多年前董文学所在温州坤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种类非常稀少,模具都需要去订购,不仅价格昂贵周期还很长。“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点毛病,没有人敢拆也没人敢修理,模具错位了也没有能力调试。”董文学说起当时的情况。
此时的董文学在生产一线已经工作了七八年,从学徒工成为了生产车间一个班组的班长。从当时负责国内销售的经理口中得知公司使用的电气模具,是采购西北一个军工厂的成品,公司没有能力进行模具的开发。他告诉了当时公司负责绝缘子生产的负责人,自己想试试,“一方面想锻炼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也想为公司解决实际的困难。”董文学说道。
这个“试一试的想法”很快开始动了起来,工程师拿了产品成品图纸让董文学试着开模。董文学独立负责模具设计、材料、工艺、加工等各个工序,在不懈地努力下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研发的模具在生产试模的时候非常成功。
模具的成功研发让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董文学也开启了自己技能成才之路。成为了车间主任后他不仅和金工车间的同事们一起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还为公司各种配件加工、模具加工、工装改进、设备技改、新产品开发方面出谋划策。
“比别人多干点活没关系,主要是把技术学好,吃亏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占便宜。”工作中困难时,董文学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从一名初中毕业生,如今成为了企业技术岗位上的榜样担当 ,董文学的经历激励着无数产业一线工人。
2018年他牵头创办了“董文学劳模工作室”,秉承传、帮、教的形式传授其他员工,为公司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2021年,获评温州市董文学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平阳县董文学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他还是一名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在履职期间,坚持进站服务选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董文学坚持为民代言,聚焦民生关切,提出了《关于发挥模范作用及落实劳模待遇的建议》《落实劳模待遇,发挥其模范作用》《关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的建议》《焊接和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改革和建议》等有影响力的议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