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钢琴的过程中,大量的曲目练习十分必要。而那些古典钢琴曲的名称中往往带着“协奏曲”“奏鸣曲”“进行曲”“交响曲”等等。这些词汇是什么意思?他们代表的曲目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协奏曲”。

历史发展

协奏曲指有两种或以上的音乐组成进行协奏演奏的器乐作品,是最具戏剧效果的一种体裁。

协奏曲Concerto的原意是竞赛,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大协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如维瓦尔第的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什么水平(钢琴学习协奏曲)(1)

古典主义的奠基人海顿并不是非常重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但是莫扎特却把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不仅钢琴,他几乎为所有可独奏的乐器创作过协奏曲。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数量高达27首。贝多芬总共创作了5首钢琴协奏曲,也属于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

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品,渐渐地涵盖了更多切实存在的含义。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中,他就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一种对个人命运、国家现状的焦虑情绪等。

钢琴协奏曲什么水平(钢琴学习协奏曲)(2)

不同时期的协奏曲编制也存在差异。羽管键琴时期为室内乐编制,协奏乐器只有四件弓弦乐器,巴洛克时期,低音提琴加入;古典主义时期,现代钢琴代替了音量较低的羽管键琴,木管、铜管使用了双管编制,并加入颇有分量的定音鼓;浪漫主义晚期,钢琴可以与标准的管弦乐队协奏;现代,随着音乐形式的发展与扩充,为了满足不同作品的需求,电吉他、管风琴、民族乐器等均可加入协奏曲编制。

体裁特点

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追求和谐的音符,又不能缺少矛盾与碰撞,尤其是莫扎特之后的钢琴协奏曲,将这种复杂关系、矛盾关系不断提升。常见的协奏曲中的矛盾关系,常常体现于音色、旋律、声音强弱、演奏结构的对比等。

音色的对比,可以通过乐队的不同乐器的单个或者小合奏、大合奏与钢琴之间的协作,表现出丰富的声音色彩变化。旋律的对比,可以让曲目时而优美流畅、时而轻如游丝、时而灵动轻巧、时而石破天惊,如此等等。声音强弱的对比,往往与旋律的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旋律的特点多数情况下都直接决定了声音的强或弱,因此在注意旋律变化时,还可以注意音符的强弱关系。演奏结构的对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音色的对比,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因为采用哪几个声部进行演奏,正意味着将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钢琴协奏曲什么水平(钢琴学习协奏曲)(3)

从莫扎特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开始,这种音乐体裁才第一次具有深度。

贝多芬的后期钢琴协奏曲,比如第五钢琴协奏曲中,钢琴的表现力得到十分充分的扩展,他大大加强了协奏曲的戏剧性意味,强化了钢琴与乐队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更体如今一种对峙、张力、不谐和,使钢琴协奏曲得到充分的交响化发展。他的努力都在他的追随者勃拉姆斯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充分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