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胆素炎一般是由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慢性炎症,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无症状,反复右上腹不适或腹痛,也可出现急性发作。
其典型腹部超声检查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壁厚≥3mm),毛糙,合并胆囊结石可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及后方声影。
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成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分成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中国人群中胆固醇结石占70%以上。
病因: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胆囊结石、细菌感染,某些药物,低纤维高能量饮食。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胆囊动力学异常、胆囊缺血、其他(病毒、寄生虫感染、饮食因素等)
内科治疗
- 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应按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并发症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目标为祛除病因、缓解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 饮食调整 胆囊结石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与饮食及肥胖有关。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3]。
- 口服药物溶石治疗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不实施治疗;而有症状的患者如不宜手术,且腹部超声检查评估为胆囊功能正常、X线检查阴性的胆固醇结石,可考虑口服溶石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的二羟胆汁酸,能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逐渐溶解。若服用12个月后腹部超声检查或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即应停药。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非手术治疗胆结石的胆汁酸药物。
- 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嗳气、腹胀、脂肪餐不耐受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常见。
- 对有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宜补充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的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因其含有利胆成分的阿嗪米特,可高效地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同时增强胰酶的活性,促进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还含有3种胰酶及二甲硅油,能有效促进消化、快速消除腹胀。
- 对于合并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患者,可加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缓解症状。匹维溴铵为临床常用的消化道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胆道功能紊乱有关的疼痛,其直接作用于Oddi括约肌表面的钙离子通道,从而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改善胆道系统的压力梯度。
- 缓解胆绞痛症状 胆绞痛急性发作期间应予禁食及有效的止痛治疗。首选NSAID(如双氯芬酸和吲哚美辛)或镇痛剂(如哌替啶)。临床上解痉药更常用,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654-Ⅱ)和间苯三酚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并不改变疾病转归,且可能掩盖病情,因此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无效或疼痛复发,应及时停药。因吗啡可能促使Oddi括约肌痉挛进而增加胆管内压力,故一般禁用。
- 抗感染治疗 慢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出现急性发作,建议首先采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在明确致病菌后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疗。
- 慢胆囊炎的中成药治疗:
- 1、胆舒胶囊:成份为薄荷素油。疏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
- 2、消炎利胆片: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 3、利胆排石片:由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枳实(麸炒)、芒硝、厚朴(姜炙)组成。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4、金胆片:由龙胆、金钱草、虎杖、猪胆膏组成。利胆消炎。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胆道感染。
- 5、胆宁片: 由大黄、虎杖、青皮、 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组成。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 6、鸡骨草胶囊:由三七 、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毛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 、枸杞子组成 。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 和胆囊炎属肝胆湿热症者。
- 7、舒胆片:由木香、厚朴、枳壳、郁金、栀子、菌陈、大黄、虎杖、譬硝组成。清热化湿,利胆排石,行气止痛。用于肝胆湿热,黄疸胁痛,发热口苦,尿赤便燥;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8、十味蒂达胶囊:由蒂达、洪连、榜嘎、波棱瓜子、角茴香、苦荬菜、金腰草、小檗皮、木香、熊胆粉组成。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利胆溶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胁痛,症见右上腹钝痛或绞痛,口苦,恶心,嗳气,泛酸,腹胀;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9、复方胆通胶囊:由胆通、溪黄草、茵陈、穿心莲、大黄组成。清热利胆,解痉止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囊、胆道结石合并感染,胆囊术后
- 外科手术适应证:
- 目前尚缺乏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行预防性胆囊切除的随机对照研究,鉴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未来较低的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充分评估胆囊壁的前提下对无症状患者随访观察,不推荐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如出现以下表现,则需考虑外科治疗: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胆囊壁逐渐增厚达4 mm及以上或胆囊壁局部增厚或不规则疑似胆囊癌者;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者,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合并胆囊息肉的手术适应证:
胆囊息肉患病率为1%~7%,最常见的良性息肉是腺瘤。研究表明,胆囊息肉越大,胆囊癌的发生率越高,直径≥1cm的胆囊息肉癌变率高达50%。故直径≥1cm的胆囊息肉伴或不伴胆囊结石的患者,不论有无症状,均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预后及随访: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无症状患者推荐每年1次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等。
本文参考:
1、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版;
2、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