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从与天一色的蔚蓝大海,到荒芜一人的沙漠腹地;从贫瘠的盐碱荒滩,到灯火通明的都市;从奔赴生产的一线员工,到勇于创新的高校学生……这个“五一”假期,各行各业的青年坚守岗位,奏响出劳动最光荣的华美乐章,镌刻下奋斗中国的最美剪影。

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正当时,奋斗正当时。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景昌:匠心守护管道

5月1日一大早,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郑州输气分公司技术员李景昌带好工具,开始一天的巡线工作。为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假日坚守岗位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1)

李景昌(右)和同事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查。受访者供图

2011年,李景昌加入西气东输公司,成为一名管道保护工,开始了他的巡线人生。沟壑相连、山丘相依的管道线路就是他的办公地点,每年徒步巡检1800余公里,他早已把自己练成了行走的“活地图”,测试桩、标志桩、光缆桩、警示牌,他一桩不落,一牌不丢。

2021年11月,李景昌走访管道沿线时了解到,有村民打算在管道上方建农家乐。为此,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管道保护法》讲到真实案例,从利害关系聊到家长里短……就这样,他前前后后历时四个多月,跑了十六七次,终于说服该村民重新选址避让管道。

“管道人,就要有橡‘皮肚子’‘飞毛腿’。”11年间,李景昌所管辖的区域守住了管道占压零新增的目标,4处挂牌隐患也被逐个消除,累计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60余处,隐患消除率达100%。

“作为新时代的管网人,要想把管道保护好,光靠力气和拼劲可不行,还得想点子、找突破、靠技术,这样才能把活干得更优、更快、更好。”抱着这种想法,作为“领头羊”技师工作室第一任领衔人的李景昌带领着团队走出了创新之路。

在推广光缆耦合夹创新创效项目期间,李景昌发现光缆耦合夹信号不够强将会导致安装成本大幅度增加。那段时间,为了增强测试信号强度,硅钢片、线圈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宝贝。

上班钻进探坑里测试,下班查阅各种资料、咨询厂商材料专家,逮着空就反复做试验……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改进,李景昌将光缆耦合夹的信号强度增加了一倍,并探索出可靠的安装方案,累计推广至8家单位,安装数量超过3200套,节约资金超过350万元。

有人问:“11年在一个地方不挪窝,你干得不枯燥吗?”李景昌总是笑着说:“每当我走近管道,就像走进了熟悉而亲切的家。每当我穿上橙色的工装,守卫管道安全的责任感瞬间满格,内心充满了能量。”

“大国工匠”刘丽:一抹最靓丽的“石油红”

4月29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白天参加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晚上回到住所,顾不上休息,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图纸,研究起技术难题。“现场员工反映,注聚井井口过滤器内部滤网经常堵塞、变形,我们得快点解决这个难题。”刘丽说。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2)

刘丽在紧固抽油机电机上的固定螺丝。受访者供图 肖滋奇摄

每天围绕生产难题搞技术革新,已成为了刘丽的习惯。“哪怕偶有闲暇时间,我也从不早睡,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没做,睡早了心里不踏实。”她说。

“记得我最初搞技术革新,想着如何把活儿干得巧一点、快一点、好一点。”刘丽表示,几十年来,大庆油田采油工一直沿用传统的抠取办法更换盘根盒密封圈,密封圈寿命短,总漏油,换起来费劲。

“小小的盘根盒让我们没少吃苦头。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那段时间真是愁坏了。有时蹲在井上,看着盘根盒就想,这密封圈要是能自己出来就好了。”刘丽回忆道,有一天自己拿起口红,转动口红底部,看着唇膏慢慢从上面露了出来,立刻有了灵感,很快一个新型“上下可调式盘根盒”就制作好并安装到井上,她连续几天跑到井上观察效果,结果没几天,井口又漏油了。

经过排查,刘丽发现问题出在密封圈材质上。为寻找合适的材质,她跑遍了大庆市五金商店、材料市场,终于找到一种尼龙棒,经过切割、抠形之后制作出了合适的密封圈,解决了漏油问题。此后,刘丽先后又进行200余次现场试验,对“上下可调式盘根盒”进行了5次“上下可调式盘根盒”更新迭代式的改进,让采油工在户外更换密封圈,时间从40多分钟缩短为10分钟,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1个月延长到6个月,还使每口井日节电11千瓦时。

这项成果先后荣获了大庆油田技术革新成果特等奖、中国石油首届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截至目前,刘丽累计研发各类技术革新成果200余项。她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大国工匠2021年度人物等荣誉。

参加工作以来,对刘丽影响最大的是她的父亲刘文生。“作为大庆油田第一批建设者,父亲告诉我,既然选择当工人,就要踏踏实实当个好工人,要像铁人那样有责任、讲担当,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巩固成绩,继续努力’,这是父亲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更是我前进的动力。”刘丽说。

“00后”沈玉婷:高校女孩的创新创业之路

第七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巴渝工匠”技能大赛重庆市二等奖......刚满20岁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沈玉婷已获得了多项奖项。

大一分班时,因成绩优异,沈玉婷顺利进入数字工业经济创新教改班并任班长。教改班是该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探索,入选该班级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之后,还需要补充学习“数字”“工业”“商业”课程,并以真实项目为牵引,让学生直接参与面向生产实际的科研活动,通过具体项目实现“研、转、创、用”。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3)

沈玉婷(中)和团队成员在校实训室进行项目测试。 受访者供图

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深耕智能制造,发扬工匠精神”的种子在沈玉婷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借助学校机械专业群优势,她参与了机器视觉技术开发并在汽车制造企业得到应用,减少了火花对汽车车身的伤害,还为企业减少了生产成本。

“今年以来,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上,我作为教改班轻工行业智能酿酒领域的项目负责人,和团队的同学们一起对技术进行迭代更新,研究并开发了新的应用场景——白酒酿造领域工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人工接触式铺料安全性低、效率低、损伤酒醅、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出酒率较低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人工效能。”她说。

沈玉婷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唯有奋斗不负韶华,创业创新的大背景给青年人更多锻炼成长的空间,学有所用报效国家。”

“深海宇航员”韩超:玩转水下机器人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前不久,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上安装中,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OV(水下机器人)总监韩超率领团队操纵ROV,完成导管架湿拖缆剪切等多项工作,确保“海基一号”海上安装顺利完成。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4)

韩超(左一)操纵ROV确保“海基一号”安装顺利完成。受访者供图

海平面以下300米,是借助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也难以突破饱和潜水施工极限,而这正是ROV主战场。它们的操控者被称为ROV领航员,由于培养难度大,人才稀缺,这群人被称为“深海宇航员”。

作为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ROV领航员、第一个获得国际认证“ROV总监”资质的中国人,30多岁的韩超已在寂静深海中“潜行”超过2万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脚并用、左右开弓,他是很多同事眼里的“超人”。但谁也想不到,当年做学徒的时候,他连ROV控制间都难以进入。

十几年前,为了开发深水油气田,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ROV设备及外籍专家。当时每个 ROV 班配备四名外籍人员和两名中方人员,外籍人员负责操作控制,中方人员却只能在甲板上干些杂活。

“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肯定也行!”韩超暗自定下了决心。ROV结构精密、造价高昂,光操控台上的按钮就有1200多个,更涉计算机、通讯、遥感、海洋工程等20多门学科知识,是一套博、杂、高、精的多学科融合体系。

为此,韩超天天泡在控制间和维修间里,抱着厚厚的英文资料,一门心思地钻研ROV原理,终于摸清了ROV“五脏六腑”。同事经常看到他拿着一个鼠标或圆珠笔念念有词,见到别人打招呼也不理,后来才知道他是在用它们演练飞行线路。

就这样,经过5年刻苦训练,当年31岁的韩超成为我国第一位持证ROV总监,他带领年轻团队将中国人的脚印稳稳扎在大海深处。

2021年3月,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的脐带揽对接过程中遇到挑战,由于水位太深,两台ROV多次尝试纠偏,无法让其进入到指定位置。

“暂停对接!”韩超镇定地指挥两台ROV密切配合,先将脐带缆拉起离开海床,再凭借准确的空间感知力判断出缆体扭转角度,让ROV反方向回转,最终成功将缆体回转到正确角度。在韩超和团队的密切协作下,“深海一号”大气田7根脐带缆海上安装作业提前22天完成,节约成本2800多万元。

从9米的超浅水到1500米的超深水作业,韩超的目光望向更深、更远的海。“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推动ROV行业在国内的职业化和ROV设备的国产化,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油二代”姚斌:一颗钻探红心向祖国

5月1日,位于准噶尔盆地的HW83017钻井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公司50590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姚斌正带领全队三个班在此奋战。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5)

指挥钻井工作的姚斌(中)。受访者供图

“‘五一’劳动节,钻井安全生产,大家一定不能松懈,安安全全地下完206根套管,是我们的责任;在劳动中过节,是我们钻井人的本色。”姚斌说。

姚斌的父亲姚玉龙,曾任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公司6045钻井队的党支部书记、队长。1992年7月,6045钻井队在石西1井,获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勘探获突破。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油田、玛湖油田、西北缘车排子等一个个井区,父子两人均留下了足迹。每当感到苦累想放弃时,父亲总是对他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2018年,姚斌走上了队长岗位,像父亲一样,所承钻的南缘高102井、滴南16井创多项纪录,特别是石西161_H井,在目的层石炭系获高产油气流,创准噶尔盆地腹部近年油气产量新高。

在姚斌家,至今珍藏着一个蝴蝶型的石英表,“石西1井出油立功奖”几个红字依然醒目。这块表,挂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那是父亲曾经钻井岁月的纪念,也激励着他不断攀登钻井高峰。

24小时“待机”的胡健:开拓新项目 服务千万家

这个五一假期,际华冷链物流公司总经理胡健忙着与污水处理厂等相关公司做进一步对接,落实项目投资、设计、收费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6)

胡健(中)与相关负责人沟通项目合作。受访者供图

“对于我们而言,冷链项目是全新领域,没有经验、没有行业经验可以借鉴。为更快地了解项目,对接业内各类资源,我要在全国各地跑,请教专家。”胡健表示。

作为际华冷链的负责人,为推进项目进展,胡健一天24小时“待机”,有时候驻扎项目地一住就是3个月,对项目地所有企业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走访,对所在地产业基础、产业现状、产值收入、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

“通过与当地政府对接、与企业交流,项目得到了当地市县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肯定认可,并且当地30余家企业与际华冷链项目组签订入园意向书,5家京津冀企业和进口贸易商签订了意向书,每当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她说。

电厂机组维修的年轻人:一份坚守,一份执着

这个“五一”期间,国家能源集团湖北汉川电厂4号机组A级检修现场人潮涌动,热火朝天。

贫改烟改造作为本次机组A修的重点项目,由锅炉辅机专业的党员彭波和肖伊宁负责现场文明生产工作。不同于基建工作,改造工作前还要进行大量的拆除工作,如何做好隔离,让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一大难点。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7)

“五一”劳动节期间员工在检修电厂设备。受访者供图

彭波与肖伊宁凭借着多年维护经验,在煤粉管道拆除过程中,旧管道从哪一段开始割,割除的管道如何吊至地面,悬空的管道如何做好防护,都经过了他们的缜密推敲。粗细粉分离器拆除方案讨论过程中,彭波多次带领施工队到现场实地勘察施工环境,经过多番修改与审核,最终才敲定了拆除方案,为贫改烟现场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利保障。

“今天,是我驻厂值守的第29天。”由于项目陆续开展,工作量不断增加,余汉文日夜奔波于各项目之间,这一天,他腿疾复发。“轻伤不下火线,我必须做好所有项目的收班检查。”他说,只有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才能真正把现场标准化工作落实落细,确保大修的安全、顺利、高质量完成。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筑梦交通强国

作为万州环线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日前,千米级跨江悬索桥——新田长江大桥已完成荷载试验,预计将于今年8月建成通车。届时,万州80公里城市环线高速将实现闭合,从而连接沪蓉高速和银百高速,加速渝东北三峡库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劳动赞歌(青春在奋斗中飞扬)(8)

新田长江大桥进行荷载试验。受访者供图

2018年,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接下新田长江大桥建设任务,尽管有许多千米级大桥的建设经验,这里崖陡、江深、岩碎的建设环境还是让建设者们感到“压力山大”。大桥塔高近180米,江风烈烈、地势险要,建设难度极大;更不必说还要从江面将57段、1.24万吨的钢箱梁吊装到100米高空中。

为实现高效优质施工,建设者们完备专项方案、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直面、破解吊装高风险难题。他们通过技术比选研究,决定优化采用“跨缆吊机 长吊索荡移”安装方案,以“荡秋千”的方式,使钢箱梁经空中两次连续接力荡移加水平牵引,最终安装就位。从岸边到高空,总跨度达到88米,创造了国内同类型钢箱梁荡移施工的最大距离记录!不到4个月的时间,建设者们完成了全部钢箱梁吊装施工,大桥成功合龙。

“在基础建设的路上,我们心怀‘逢山修路、遇水架桥’梦想,以匠心筑就品质工程,把‘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落在实处。”日前,得知中交一公局三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时,公司相关负责人既自豪又欣喜,“这次获奖,是对我们新时代劳动者开拓进取、回报祖国的最好褒奖!”

来源: 人民网 原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