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随着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你是否有过长时间盯着电脑或看电视后双眼干涩、灼热、痛痒不适的情况?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时的疲劳所致,只要闭目养神、睡一觉就好了,其实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典型症状。很多人觉得干眼症只是小毛病,不必在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1)

什么是干眼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2)

干眼的分类

水液缺乏型干眼:

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o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

蒸发过强型干眼:

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

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

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

混合型干眼: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

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的主要类型,即使患者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一类型干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也将最后发展为混合型干眼。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3)

干眼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

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

中度:

中重度主观症状同时有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

重度:

中重度主观症状及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4)

干眼的治疗目标

干眼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眼不适症状和保护患者的视功能。轻度干眼患者主要是缓解眼部症状,而严重干眼患者则主要是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干眼的病因治疗

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炎症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年龄等,可由单一原因或者多种原因引起。寻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提高干眼治疗效果的关键。如由全身疾病引起者,应协同相应专科共同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与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关者,如长期在空调环境内工作、经常使用电脑或夜间驾车等,应积极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及时停用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可引起干眼的药物及眼部化妆品。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5)

干眼的非药物治疗

患者指导:

介绍干眼的基本医药常识,告知治疗的目标,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滴眼液和眼膏,对严重患者告知干眼的自然病程和慢性经过。

湿房镜及硅胶眼罩:

通过提供密闭环境,减少眼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泪液的蒸发,达到保存泪液的目的。湿房镜适用于各种类型干眼,硅胶眼罩适用于有角膜暴露的干眼患者。

软性角膜接触镜:

适用于干眼伴角膜损伤者,尤其是角膜表面有丝状物时,但使用时需要保持接触镜的湿润状态。也可选择高透氧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泪道栓塞:

对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难以缓解症状或者使用次数过频(每天4次以上)的干眼患者可考虑泪道栓塞,可以根据阻塞部位和医师的经验选择栓子的类型。

物理疗法:

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进行眼睑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

心理干预:

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干眼患者进行积极沟通疏导,必要时与心理专科协助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6)

干眼的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为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润滑眼表面是人工泪液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它可以补充缺少的泪液,稀释眼表面的可溶性炎症介质,降低泪液渗透压并减少高渗透压引起的眼表面反应,一些人工泪液中含有的特殊添加成分可有其相应疗效。对于干眼的疑似病例,可以试验性应用以辅助诊断。

人工泪液的选择:临床医师应根据干眼患者的类型、程度及经济条件等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

轻度干眼宜选择黏稠度低的人工泪液;

对中重度干眼,伴蒸发过强者宜选择黏稠度高的人工泪液;

对于眼表面炎症较重、泪液动力学异常患者优先选用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

对于脂质层异常患者应优先选用含脂质类人工泪液;

此外有些人工泪液中的某些特殊成分能促进杯状细胞数量或角膜上皮修复,或可逆转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

若须长期或高频率使用(如每天6次以上)时,应选不含防腐: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7)

润滑膏剂(眼用凝胶、膏剂):

眼用凝胶、膏剂在眼表面保持时间较长,但可使视力模糊,主要应用于重度干眼患者或在夜间应用。

局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剂:

干眼会引起眼表面上皮细胞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眼表面炎症反应与干眼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有眼表面炎性反应的干眼患者。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可根据不同的干眼类型和疾病发展情况单独或者联合使用。

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反应的患者。使用原则为低浓度、短时间,一旦炎症反应控制即停止使用,可间断使用,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点用次数及用药时间视干眼患者眼表面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每天1~4次,炎症反应减轻应及时减小用药次数及时间;

环孢素A: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反应的患者;

他克莫司: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反应的患者;

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轻中度干眼的抗炎治疗。对于有糖皮质激素并发症的高危干眼患者可优先选用。

自体血清:

用于重度干眼合并角膜并发症及常规人工泪液无效的重症干眼患者。

其他:

包括雄激素、促泪液分泌药物可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在临床上未广泛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维生素A棕榈酸酯等可提高干眼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四环素多西环素等可用于有感染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8)

干眼的手术治疗

对于泪液分泌明显减少,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应由有经验的眼表专业医师施行。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睑缘缝合术、颌下腺及唇腺移植术等。

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方案

水液缺乏型干眼:

补充人工泪液;泪道栓塞或湿房镜;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体血清的应用;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蒸发过强型干眼:

眼睑物理治疗;湿房镜;局部抗生素和(或)糖皮质激素眼液及眼膏;局部人工泪液及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口服多西环素或四环素。

黏蛋白缺乏型干眼:

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泪道栓塞;促进黏蛋白分泌及杯状细胞生长药物;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

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

混合型干眼:

人工泪液;湿房镜或泪道栓塞;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体血清;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9)

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的治疗方案

轻度干眼:

教育及环境饮食改善;减少或停用有不良作用的全身或局部药物;眼睑物理治疗;人工泪液。

中度干眼:

在轻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湿房镜;局部抗炎治疗;泪道栓塞。

重度干眼:

在中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全身性抗炎药;口服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家血清;治疗性隐形眼镜;手术(永久性泪小点封闭、睑缘缝合术、眼睑手术、颌下腺移植手术等)。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10)

其他常用眼药举例

玻璃酸钠滴眼液:本品包含玻璃酸的钠盐,是一种存在于眼部和身体其他一些部分的天然物质。玻璃酸钠的特性是可以在眼睛表面形成一种规则、稳定、长效的水分膜,不易被洗去,而且不会引起视力模糊并可长时间保护眼睛不会有干涩和刺激感。治疗干眼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角膜前泪液膜的稳定性和容量。玻璃酸是一种与粘蛋白(1种泪液成分)化学结构、分子量和流变学性质都相似的物质。由于它的粘弹性,眼睛可以保持润滑而不会引起视力损害。另外,玻璃酸的水结合容量可以保持眼睛表面的湿润。

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硫酸软骨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眼组织中的重要成份之一,具有促进角膜水分代谢、改善微循环、保护角膜并促进角膜组织损伤修复的功能,同时还可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散发,有效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症状;牛磺酸除可抗菌消炎外,在眼组织内还参与多种生理活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视疲劳。

干眼症的基本知识(一文读懂干眼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案)(11)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眼用凝胶):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家兔碱烧伤角膜上皮的再生、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未见增加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和点状角膜病变,复发性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中度干眼症、大泡性角膜炎、角膜擦伤、轻中度化学烧伤、角膜手术及术后愈合不良、地图状(或营养性)单庖性角膜溃疡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本品为局部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衍生物。rh-EGF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缩短受损角膜的愈合时间。临床结果显示,本品能加速眼角膜创伤的愈合。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包括角膜机械性损伤,各种角膜手术后,轻度干眼症伴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度化学烧伤等。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