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见到有电商发这样的文案,说陕西的柿子要脆着吃,咬起来口口“嘎嘣脆”,例如下图。

干干脆脆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东北话嘎嘣脆)(1)

某电商文案

于是我就很好奇的想,“嘎嘣脆”一词何时流行开来,那它的反义词又有多少人知道?

问了些身边的南方人,他们对于“嘎嘣脆”的理解就是“脆”。但显然“嘎嘣脆”一词是出于脆且别于脆的,在这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脆”字。

“脆”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

1. 容易断,容易碎的 :~性。~枣。~骨。清~爽口。~生生。~弱。

2. 声音清爽(高音) :~亮。~美。清~悦耳。

3. 说话做事爽利痛快 :干~。办事很~。

了解完“脆”的字义后我们再回看电商的文案,如果单纯的讲柿子脆,那第一个意思是可以理解。但是讲到“嘎嘣脆”,脆的前提有了“嘎嘣”,“嘎嘣”在东北话里是拟声词,形容一种脆硬的声音,例如咬蚕豆或是冰块发出尖锐的声音,就是“嘎嘣”,所以不难理解“嘎嘣脆”是形容吃此类东西的时候才会用到的词。

讲完“嘎嘣脆”我们再了解下它的反义词——“囊鼓软儿”。

“囊鼓软儿”有一个近义词叫“囊鼓喘儿”,但“囊鼓喘儿”更多时候会形容人瘦弱,身体素质差。软和脆是反义词,所以很好理解。那什么是“囊鼓”呢?

把没破皮的柿子冻结实,再化透,便是“囊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