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浩气传千古,胡兰精神照后人。在山西文水,刘胡兰的英勇事迹深深铭刻在当地群众心中,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着后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1)

烈士刘胡兰

上世纪30年代,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亲生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刚出生的妹妹刘爱兰,父亲刘景谦无法照顾年幼的姐妹俩,于是在家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年轻的胡秀文,2人组建了家庭,后来又生了3个小孩。

胡秀文不是恶毒的后妈,对5个子女一碗水端平,不偏不袒,和刘胡兰相处十分融洽,刘胡兰也把她当做亲生母亲对待,一家人其乐融融,原本幸福的生活却在1947年戛然而止。

刘胡兰8岁才上小学,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很多积极分子都加入了抗日队伍,刘胡兰也不例外,她用学生身份做掩护,本名刘富兰化名刘胡兰做任务,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们为八路军战士放哨站岗传递情报。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2)

刘胡兰聪明伶俐,十分勇敢,不仅为受伤战士主动包扎,还帮助前线运送炸药,13岁时参加夺粮战斗,与八路军战士并肩作战,因表现优异被组织送到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后担任妇救会秘书,鼓励群众斗地主,为前线战士送粮草。

刘胡兰整个少年时期,几乎都是在硝烟中成长的,在国家危难之际,她挺身而出,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因为还没有到年龄,所以被划到了候补党员名列。

刘胡兰情愿自己一人吃尽战争的苦,为的就是要让弟弟妹妹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1946年,国民党军突然进犯文水,八路军武器装备落后,为了减少损失,保存革命力量,组织命令大部队向后撤退,刘胡兰不畏牺牲,坚决留下作战,掩护大部队撤离,她主动担任情报员岗位,负责向各小组传达上级指示,发动群众配合镇压反动村长。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3)

这次转移任务非常成功,刘胡兰功不可没,可也正是因为这次行动,刘胡兰成了附近村子反动派的眼中钉,想方设法伺机报复。

那年秋天,解放军战士王根固受伤,组织让他从前线撤下来在文水休养,刘胡兰主动承担照顾伤员的任务,给其做饭、洗衣、敷药,在接触过程中2人产生革命感情。

当时战势险恶,又碍于刘胡兰年纪尚小,所以他们并没有谈论婚假,在刘胡兰的悉心照料下,王根固很快痊愈,重返战场时给她留下了自己用的钢笔和毛毯子,还另外送了一块手帕作为定情信物,待他打完这仗就回来娶她,刘胡兰把它们当做珍宝一直留在身边。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4)

王根固走后不久,国民党军就将村子围了起来,把全村百姓都集中在庙前广场,刘胡兰遭人背叛被捕,审讯过程中,国民党允诺只要供出同党就给她分土地,刘胡兰不为所动。

面对一个15岁的小女孩,刽子手丝毫没有犹豫,动用酷刑将她折磨得奄奄一息,始终没有套出半个字。

敌人无计可施,宣布将刘胡兰当众铡死,面对威胁,她毫不畏惧,高喊:怕死不做共产党,随后从容地躺在铡刀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5)

毛主席听闻后,十分痛惜,亲自为刘胡兰提笔: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同年,中央指示追认刘胡兰为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氏兄妹

大妹刘爱兰,当时刘胡兰牺牲时,她就在人群中,亲眼见证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过程,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印刻在刘爱兰心中。当时的她十岁出头,当场吓晕,夜里常常被噩梦惊醒,脑袋里一直循环姐姐被害的场景久久不能散去,刘爱兰又害怕又伤心,不知该如何是好。

母亲看着她整日心神不宁,决定送她去部队历练,分散注意力,尽早从阴霾中走出来,刘爱兰很高兴,参加了战斗剧社,作为文艺兵跟着部队去了远方。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6)

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宣扬刘胡兰的事迹,刘爱兰所在剧团也在筹备歌舞剧《刘胡兰》,一切准备就绪,主演却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导演一筹莫展。

这时候,刘爱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不论长相身材还是气质,都和刘胡兰最为接近,是主角的不二人选。刘爱兰起初是拒绝的,她没有舞台剧的表演经验,性格偏内向,不适合站在聚光灯下。

导演听到刘爱兰的顾虑后,耐心开导,告诉她其实表演很简单,把看到的听到的真情流露出来就行。刘爱兰不负众望,将记忆里的刘胡兰演绎得活灵活现,观众反响非常热烈。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7)

在一次表演中,演到敌人残害刘胡兰的时候,观众席跳起了一名观众,嚷嚷着:让我们杀了他,为刘胡兰同志报仇。看到观众这副模样,刘爱兰红了眼眶,因为每当夜深人静时,她也都在想到底是谁出卖了姐姐。从此,刘爱兰多了一个称谓“二兰子”。

刘爱兰用舞台剧的方式延续刘胡兰的生命,仿佛她从未离开过,一直在人们身边。

二妹刘芳兰,刘胡兰去世时她才6个月大,记事起就常常在人们口中听到姐姐的故事,受刘胡兰影响,从小立志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8)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最终如愿考取医科大学,在校期间,刘秀兰表现出色,全身心投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得到老师同学一致好评。退休后,她依然坚守在一线,默默发挥余热。

两个弟弟刘继英和刘继烈,相继应征入伍,在部队,刘继英严格要求自己,丝毫不敢懈怠,多次被评为优秀尖兵,后来在山西省委国家安全系统工作。

刘继烈退伍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任文水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始终牢记母亲的嘱托,为刘胡兰做未尽之事,时时刻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他用实际行动给老百姓争取到了更好的生活。

刘胡兰牺牲的那年他才15岁(刘胡兰15岁壮烈牺牲)(9)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刘胡兰5兄妹舍身为国、为民,将人生活出了新的高度和厚度,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人生当如斯,才不谓白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