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且化合价不变的氧化物。(判断:化合价和一种含氧酸完美对应)

NO2虽然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化合价发生变化)

Mn2O7(七氧化二锰)看着很陌生对不对?那么HMnO4呢?KMnO4呢?没错,七氧化二锰和高锰酸钾化合价对应,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中也包含一部分金属氧化物,没毛病。

能与酸反应的也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比如过氧化钠可以和盐酸反应,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氟酸反应,却都不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反而是酸性氧化物。

应用:酸性氧化物代替酸可以在溶液中与碱反应,一样的生成物。

碱性氧化物按照上述定义类似即可。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Mn2O7反而为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气体摩尔体积的22.4有几种看似是气体的情况不能用:标况下的 HF,SO3,NO2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粒子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粒子间距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③粒子的数目(物质的量的大小)。

(2)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标准状况下,Vm约为 22.4 L·mol-1

(3)基本关系式: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气体摩尔体积使用的对象是气体;标准状况是0 ℃、1.01×105 Pa,不是常温、常压。

PS:容易出错的三种物质:高中化学中经常以气体身份出现,但是在标况下不是气体的:HF,SO3,NO2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高考化学易错易混知识(高考化学的易错点整理)(1)

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一定

(1)原子不一定都有中子,如H。

(2)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Al3+与Na、F等,NH与OH等。

(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H与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C与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C与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H与C。

(5)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6)不同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高考化学易错易混知识(高考化学的易错点整理)(2)

氯水的组成及性质在应用中的常见误区

(1)氯水中因HClO见光分解,随着HClO的消耗,最后成为盐酸,故久置氯水酸性增加,无漂白性。因此,氯水要现用现配。

(2)制取氯水的反应为Cl2+H2O

HCl+HClO,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3)Cl2尽管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没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了强氧化性的HClO。

(4)ClO与Fe2+、I、S2-、HS、SO等在水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关于二氧化硫的易错考点

(1)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

(2)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区别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热后溶液颜色复原;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现的是SO2的还原性,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复原。

(3)SO2氧化性的表现

SO2通入氢硫酸、硫化钠溶液中都会出现淡黄色沉淀,表现了SO2的氧化性。

高考化学易错易混知识(高考化学的易错点整理)(3)

关于硝酸的易错考点

(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涉及HNO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①忽视NO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NO不能与Fe2+、I、SO、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

②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HNO3的强氧化性,将氧化还原反应简单地写成复分解反应。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