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地区常年酷寒,生存环境非常差。但是,俄罗斯宁可放弃14个加盟国,也不放弃西伯利亚,这是为什么呢?

西伯利亚是怎么落入俄罗斯手中的(西伯利亚和14个加盟国)(1)

苏联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此后,14个加盟国纷纷独立。

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西方国家冷战的结果。其实,也不完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中的俄罗斯势力太大了。在苏联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罗斯有了1700万平方公里,经济实力也最雄厚。正是俄罗斯带头,肢解了苏联。

肢解苏联后,俄罗斯就要考虑如何重新分配利益。但是,俄罗斯宁可放弃了14个加盟国500万平方公里土地,也不肯放弃西伯利亚。我们都知道,西伯利亚常年酷寒,不适合人类生活,俄罗斯为啥要这么做呢?

西伯利亚是怎么落入俄罗斯手中的(西伯利亚和14个加盟国)(2)

叶利钦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是有能力全部接盘苏联的。但是,遇到了一些可观因素。在苏联的时候,俄罗斯时最大的加盟国,实力最强,经历最为发达。在与其他14个加盟国一起过日子的时候,俄罗斯经常要接济其他国家,这对俄罗斯人们来说是不愿意的。所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们是愿意放弃14个加盟国的,这样就不用再给他们钱了。再者,经过西方国家的渗透,14个加盟国的民族意识加强,也非常想独立。

2、在苏联解体前,叶利钦是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可以说,叶利钦是苏联解体的最大推手之一。他非常的清楚,如果不将苏联解体,苏联继续存在,叶利钦难以成为苏联领导人。只有解体苏联以后,叶利钦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做俄罗斯领导人。

西伯利亚是怎么落入俄罗斯手中的(西伯利亚和14个加盟国)(3)

西伯利亚

3、西伯利亚虽然常年酷寒,但是矿产资源丰富。根据勘查材料粗略估算,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原苏联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在原苏联的石油潜在资源中,约有一半集中在西伯利亚,而秋明油田的远景储量可达400亿吨,能开采的就有60亿吨。原苏联的天然气储量为910万亿立方英尺,居世界首位,而以秋明地区为主的西西伯利亚油气田,已发现的油田和气田就达200多个,是世界上仅次于波斯湾的第二大油气田。仅秋明一个州的油气资源就已超过美国的全部储量。

煤炭是原苏联主要燃料动力之一,共93%的煤炭资源在乌拉尔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据推算,在已探明的储量中,70%左右在西伯利亚地区。综合这些情况,虽然西伯利亚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矿产资源丰富,是俄罗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所以俄罗斯宁可放弃14个加盟国,也不放弃西伯利亚。【参考资料:《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对苏联解体的一点看法》、《台前幕后叶利钦 》】(作者:每日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