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字伯符,三国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根据《三国志》记载:“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许贡被孙策所杀,孙策外出打猎,单骑遇上许贡门客,结果被击伤。《江表传》描写得更具体,说孙策马快,甩开了随从,正好遇上刺客。刺客慌乱中谎称是韩当部众,被孙策识破,他一箭射倒其中一位,另两位慌忙自救,向孙策开弓射箭,结果正中孙策面部。

孙策到底是谁派刺客杀死的(是谁刺杀了孙策)(1)

孙策遇刺

孙策遇刺一事中,却处处透着蹊跷,给后人留下了各种猜想和想法的空间。首先我们来看许贡被孙策杀掉之后,许贡的势力已经灰飞烟灭了。只有许贡的小儿子和几个门客侥幸逃过一劫。但孙策被刺杀的时候,刺客是佯装成韩当的士兵,而且孙策的行踪,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探查到的。许贡的小儿子和几个门客,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能耐,混进孙策军队当中,并且伪装成韩当的部众。所以有理由猜测。刺杀孙策的幕后黑手,并不是所谓的许贡门客给许贡报仇,而是另有其人。

孙策到底是谁派刺客杀死的(是谁刺杀了孙策)(2)

孙策

目前比较主流的三种说法是,第一种是郭嘉阴杀之说;第二种是孙权篡位之说;第三种是世家强刺之说。

一、郭嘉阴杀之说:

先说曹操有没有除孙策的心思,这是毋庸置疑肯定有的。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之时,孙策准备乘机袭击许都,夺取中原。曹操当时对孙策是多有忌惮,郭嘉对曹操言“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让曹操不用担心。

孙策到底是谁派刺客杀死的(是谁刺杀了孙策)(3)

郭嘉

孙策被刺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策方举辔而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搠。孙策大喝,急取所佩之剑就立刻砍去,剑举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拈弓搭箭,射中孙策面颊。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一点,这次行刺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甚至连孙策随身所带的佩剑都被动了手脚。我们不免要怀疑,许贡的这三个家客,有这样的能力吗?能够将魔爪伸到孙策的身边,这是怎样的一股势力?那个在孙策佩剑上做手脚的人又会是谁?

郭嘉对孙策之死的预料,可以被看作是对曹操的一个建议,至少也是提醒。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下,曹操一方和江东内部人士联系,设计了孙策被刺一事。

二、孙权篡位之说

再说孙权到底有没有作案动机和可能性?本着“人性本恶“的观点”,按照“谁受益谁就是嫌疑人”的基本论断,孙权是“凶手”的嫌疑是最大的。

孙策到底是谁派刺客杀死的(是谁刺杀了孙策)(4)

孙权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主要就体现在对江东地方豪强世家的态度上,孙策是打压地方大家族的势力和影响力,孙策的统治集团与江东大族是极为对立的;孙权是拉拢和利用江东豪强世家,结成利益的共同体,共同统治江东地区。孙策的班底基本上都是江北的人,主要依托于淮泗集团,而江东的世家大族并不支持孙策,甚至还群起反抗。这样兄弟两人之间的隔阂和冲突也就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孙权周围的亲信,有可能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怂恿孙权谋杀孙策。

看孙权继位之后的行为,可以说的是表现的特别的凉薄。《三国志》陈寿就直言不讳的说:“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这也是三国迷中说孙策之死,孙权是背后的黑手的主要原因。

三、世家强刺之说

孙策虽然本身是江东人士,其雄踞江东之后,采取强硬手段引起当地豪强不满。孙策在士族林立的江东并没有拥有比较稳定的根基。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策最后被忠诚于许贡的三个门客谋害,究其原因,在于孙策想要率领士兵北上中原,这严重损害了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有了刺杀的结果。由此可见,孙策之死就算不是当地豪门望族的策划,也必定在后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故在笔者看到,孙策之死,不应如正史所述,其实有着见不得光的政治阴谋。综合来看,孙策应该是死于曹操和江东地方豪族世家的合谋,孙权的默许之下共同策划实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