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韩国战争停战以来,迄今已整整过了60年。经过朴正熙时代的20年“汉江奇迹”,再到军政府独裁时期,如今彻底融入现代文明,韩国从封建时代的“隐士之国”到成为日本人殖民地,经历战火和民族分裂走到现在,虽然不比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波澜壮阔,也颇值得唏嘘感叹。韩国的建筑,以战后重建为新起点,也经历了关于传统性的争论、国家经济的盛衰,以及建筑师自我反思等过程后,最终回归到将建筑归还给市民的新落脚点。在此过程中,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不停地转化,建筑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地转变。

精神支柱的倒塌

2013年的新年之初,便出现了韩国近代建筑的精神支柱倒塌的事件。1月2日,空间建筑事务所(以下简称空间建筑)最终宣布破产。

提及韩国的近代建筑史,其中最重要的事务所和人物就是空间建筑和金寿根。韩国战后近代建筑史不可抛开这两者而论。尽管早在27年前,“国家建筑师”金寿根放下肩上的重担悄然离世,但如今他留在世上的空间建筑的倒闭,仍给韩国建筑界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此事件代表着近十年来韩国建筑界的情形。事实上,许多韩国的建筑事务所也早已倒闭,其余的也都处在困境之中。然而此事件的发生仿佛一阵强风,将长期挂在悬崖边缘的韩国建筑师重重地推下山去。

在今后的韩国近代建筑史上,此事件必然是人们不可也无法忘记的转折点。因为事件发生的这一天,韩国近代建筑之基础倒塌,也因此韩国的建筑从而转入了另一新的历史局面。

在1953年至今的战后六十年间,韩国近代建筑的精神支柱是如何被竖起,又为何遭遇倒塌呢。

战后的建筑师

就像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一样,毫无例外地,在战后的韩国,建筑师要担当着国家的建设,担负着通过重建成为废墟的城市将人民的绝望转化成希望的重任。在这一时期,制定具有象征意义且又积极进取的计划,并建设能够代表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战后国家的首要课题。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在萧条冷漠的战后,建筑师是最为社会所需的,是最受社会重视的职务,建筑师的方案计划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战后的建筑是为了国家的建筑,是由国家建成的建筑。

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于1945年得以解放,但在1950年又引发民族内部战争即韩国战争。于1953年宣告停战后至今60余年已过去,但此场战争仍未结束。

总而言之,首都首尔的重建是当时战后的韩国所要解决的最为急迫的课题。战争中为夺回首都,对首尔的集中轰炸攻击导致城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为躲避战乱向南而去的避难民众也很快陆续返回。虽然于1953年出台的《首都复兴委员会规定》和《建筑行政纲要》是城市初期重建的主要导则,然而大部分重建还是由首尔市城市规划局来主持。

1959年,首尔市公开征集选址在南山的新国会议事堂的建筑设计方案,并在当年11月19日,在报纸上公开了中标的设计方案及建筑师。耸立在南山的共24层130米高的新国会议事堂中标方案是由当时29岁的留学生金寿根、朴春鸣和姜炳基共同设计的。金寿根以此在韩国建筑界华丽登场。不幸在开工以后,于1961年5月16日发生的军事政变导致建设工程废止。然而,由于中标过国家级项目的经历,当时的金寿根已受到高官的瞩目,而且他接受过首尔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优秀的教育,并正就读于东京大学,这更使他成为了值得世人期待的青年建筑师。因此在1961年,在新一代政权的主导下,他再一次接手国家级项目,担当驻韩美军的娱乐设施“华克山庄(Walkerhill)”的总体规划。此项目便是他成为国家级建筑师的原动力,帮助他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他在完成此项目之后也陆续接手其他国家级的重要项目。也在同一年,他设立了“金寿根建筑研究所”(空间建筑的前身)。

史上最有创意建筑设计(建筑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1)

韩剧里经常出现的华克山庄

对于在停战后不久出台的新政权来说,国家的象征和强大的权力是他们最为需要的,因此他们急需建筑师以建筑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而且希望由一位值得信赖的建筑师来主要主持他们的项目。而金寿根便如此站在了国家建设的前线。在他的初期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新城市的渴望以及对标志性的欲望,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他当时设计创作的政治背景。

史上最有创意建筑设计(建筑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2)

现代建筑设计大师金寿根

1960年代,他的设计代表作有自由中心(1964),贞洞文化电视台(1965),高塔酒店(1967),韩国日报大厦(1969)等,其中于1966年设计的世运商街为长达1公里的巨大建筑,其设计运用了许多当时西方前卫的建筑设计概念。他同时也主持了不少城市规划及相关项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1968年的汝矣岛综合开发规划。在同一年,金寿根担任了韩国综合技术开发公司的主席职位,并首次发表了韩国战后的第一部建筑杂志《空间》。而当时他的弟子柳杰和金锡澈成为了今日韩国近代建筑界不可缺少的人物。

史上最有创意建筑设计(建筑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3)

金寿根设计作品高塔酒店

他在70年代设计的代表作品有空间事务所大楼(1971),奥运会主场馆(1977),综合文艺会馆(1979)等。他在1980年设计了他的后期经典作品京东教会之后,还不断地从事设计,直到1986年离开人世。

在1961年军事政变之后成立的朴正熙总统政权一共持续了18年的时间,至1979年才结束。因此金寿根的大部分建筑实践都处在朴正熙政权时期。在当时政权的强大权力背景下,他的建筑作品体现着强烈的建筑语言。然而,这并非是政治理念的表现,而是时代产下的不可抗拒的语言。

此外,在战后国家重建的过程中,建筑还面临着另一个重大的课题——对建筑传统性的确立。在新时代开启时刻,对于传统的解释与传承的探讨是极为敏感极需慎重的。金寿根也曾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该问题之中。

他在1976年设计的国立扶余博物馆,将他的设计所涉及到的与日本神社的相似性、与百济(扶余为韩国古代三国时期百济的国都)的关联性、以及韩国建筑的传统性等一系列的问题浮出水面。在方案已进入施工状态之后,韩国建筑界引发了关于什么才是韩国式的争论,甚至有人拿日本神社照片与他的方案进行对比。此事件即是建筑师个人与社会的正面冲突,而它是无论如何都曾要出现的,是韩国建筑界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史上最有创意建筑设计(建筑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4)

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

而今日,现代的建筑师可以更自由宽泛地探讨建筑的韩国性。当然,这要归功于当年直面过该问题的建筑师金寿根。

考验的时代/克服的时代

抛开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60年代和70年代的韩国在朴正熙政权的主导下进行了新社区运动,开始逐渐走向近代国家的道路,并在80年代完成了其基础工作。

在70年代,乐天酒店(1973)、广场酒店(1976)、凯悦酒店(1978)等主流酒店得到建设。在80年代,亚运会(1986)和奥运会(1988)的举行,63大厦(1985)和韩国综合贸易中心(1988)、艺术殿堂(1988)以及自1988年起实施的200万户住宅楼建设等中大型工程陆续进行,使首尔这座城市开始变得辉煌灿烂。

然而,这一时期不仅只是城市变迁的黄金期,它又是韩国建筑界走向活力的新转折点。而它主要开始体现在80年代末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刚刚摆脱民主化运动的束缚,得到了思想及行动的自由开放。而且,在成功举办首尔奥运会之后,国家不再需要一个需负责国家建设的建筑师,而这时由于金寿根的功绩,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一代的建筑师也做好了走向社会的准备。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青年建筑师自行组织的“青年建筑人协会”、“准备建筑之未来的聚会”等团体的出现足以反映了当时的情形。

在焦虑和期待交织的状态下,建筑师开始将时代的变化逐渐融进个人世界中,开始自然地构筑起各自的个人建筑世界。“4.3组团”的出现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也是这一时期发生的最重要事件。

“4.3组团”由标榜以建筑师个人理念为重而进行建筑创作的“作家主义”的建筑师们组成,他们不论学缘地缘,也不管其建筑观是否一致。在1990年4月3日,他们举行了首次聚会,便以此开展了新的时代。尽管在1992年12月12日开展的展览是他们唯一的公开活动,然而直至今日他们仍在影响着韩国近代建筑历史。“4.3组团”的14位构成员(以承孝相、闵贤植为代表的14名建筑师)大多数都成为了现今能代表韩国的建筑师。因此,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说是韩国近代建筑史上相当重要的萌生时期。

另一方面,此时韩国的建筑开始与人文学交叉,出现了将建筑神秘化的过渡现象,即建筑师使用抽象的建筑语言,使建筑从体验者(或使用者)生活的一部分转变为“为建筑师的建筑”。就像西方的现代主义一样,建筑开始被囚禁在理论框架之中,从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少。

这种现象持续到他们发现“作家主义”与社会性并不是对立的事实为止。

尽管如此,没有人能够否定建筑师自我世界的创造是近代建筑形成的必要过程。当众人期待韩国近代建筑深奥的成熟期到来之时,建筑师不幸突然被推到巨大的考验面前。

1994年,连接首尔汉江南北的主要桥梁圣水大桥塌落。接着在次年,江南的高级百货大楼三丰百货店倒塌。无论如何,这种事件原应是绝不允许发生的。此时全社会对建筑界的谴责已走到了极端。然而,对建筑师的考验并非到此结束。1997年12月,韩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金融救助向全世界宣告了经济萧条,这也意味着韩国不再会有新产业的增生。因此建筑师的地位从被批判的对象再次跌落,深受社会的冷落。

然而,包括“4.3组团”在内的青年建筑师熬过了这一艰难时期。也因此,他们的建筑语言是如此地内向和个人化。他们构筑的建筑语言,大体上讲,可归纳为“默”和“虚”这两个概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深沉思考过的痕迹。

至今,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建筑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在今日它们才得到人们的更加认同。在21世纪,人们逐渐厌烦于快速的城市生活以及过多信息带来的压力,也逐渐认识到“默”和“虚”是多么的宝贵。

作为个人建筑概念的“默”和“虚”与时代产生了共鸣。时代的变迁,使得内向的“作家主义”变得有说服力,并开始成为了强烈的沟通工具。

辉煌的正反面

在经过四年来的经济危机之后,韩国的国家经济奇迹般地得到好转。然而,建筑界的局势仍不乐观,尤其整套承包合同制(Turnkey contract)的开始实行使之更加陷入困境。自2000年起至今仍在实行的整套承包的方式,是为了减少施工费以及缩短施工期而将工程项目的所有相关事务委托给施工方的制度,主要适用于大型项目。由此一来,施工单位便成为担当项目的主体,而建筑设计团队沦为其次,导致项目的所有焦点都聚集在施工的费用及时间上,而在其体系中建筑师的建筑概念变得不再重要。

这给韩国建筑界造成了致命的损伤。人们不再重视建筑环境的价值,而只看重其房地产带给的利益。因此,建设单位的品牌变得尤为重要,而建筑师便不得不服务于这些品牌。建筑的意义发生了变质,它不再是共同的享物而是私有的财产。从此,韩国的建筑界不再有“建筑”,而只剩下“建设”。

在以整套承包方式为主流的背景下,设计事务所不得不扩大其单位的规模,他们对于缩短设计时间以及凝聚单位组织力的重视度要远大于对建筑作品的创造。因此,在韩国建筑界的近十年间,以三友建筑、间三建筑、熙林建筑、正林建筑、创造建筑为代表的大型建筑事务所几乎垄断了韩国所有的主要项目,而其余仍坚守“作家主义”的小型建筑事务所逐渐无法维持下去。

曾在战后时期引领韩国建筑界的空间建筑,也曾经将职员规模扩大至600余人,并在首尔、纽约、阿尔及尔等全世界七座城市开设事务所来增大单位规模。从表面上来说,空间建筑曾是辉煌的,它不仅在激烈的公司规模竞争中没有落下,同时在建筑作品当中也基本坚守着空间建筑特有的建筑手法。大体上它看似为一个成功的典范。

然而,建设的辉煌并不代表建筑的辉煌。大型项目的工地随处可见,高大的塔式起重机遮蔽城市的天空,这种繁忙的景象的确能够说明建设的活跃兴盛。但另一方面,它也暗示着建筑师的惨遇,他们被剥夺了思考建筑的时间,失去了在施工现场推敲建筑细部的机会。在只有建设速度与规模才能决定一切的情况下,建筑质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次要问题。

曾作为韩国建筑界精神支柱的空间建筑,在其辉煌的背面,在激烈的速度与规模的战争之中,它也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城市的再起

当空间建筑消失的同时,首尔市宣告全面停止了整套承包合同制。在韩国建筑界的精神支柱被推倒之后,形势才得以回到原点。设计评审会议也开始实行开放且透明的政策,允许大众亲自参与评审,也通过网络直播公开评审现场。

因此,2013年同时也是改革政策的重要时刻。就像在60年前,建筑师将成为废墟的城市重建为现今的国际大都市一样,今天,建筑师应将被制度的废墟给搞乱的城市再一次建立起来。

于2013年8月,首尔市发表的《首尔建筑宣言》便是说明建筑师开始行动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其内容只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方向,但它提供了有助于使建筑返回原点的重要框架。就在空间建筑与金寿根成为历史册中一页的这一年,他的弟子承孝相发表的宣言内容如下文。

《首尔建筑宣言条文》

1.首尔的所有建筑是市民皆可共享的公共财产。(公共性)

——建造众人可享受并引以自豪的共有建筑及城市。

2.建筑是附生于城市而存在的。(共同性)

——建造与外界沟通连接的开放建筑及富有关怀的建筑。

3.建筑是维持我们生活的重要住处。(安全性)

——建造能够安心生活的安全建筑。

4.建筑是要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资源。(持续性)

——通过资源再利用及能源节约,为市民打造健康明亮的生活环境。

5.建筑其本身就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自生力)

——珍视每一地块的每一建筑,建立首尔坚固的基础。

6.建筑是记录并使人回顾过去生活的重要现场。(历史性)

——建造继承历史城市遗产的高品质建筑。

7.建筑是任何人都可享有的文化背景。(普遍性)

——建造能在全世界的千篇一律中兼具个性与不同的全球都市建筑。

8.建筑是时代产下的创造产物。(创意性)

——确立能点亮我们生活的创意建筑背景。

9.建筑是在各个主体的协力下完成的共同产物。(协力性)

——塑造建筑师、甲方及施工队尽职尽责的合理的建筑平台。

10.建筑终究是市民和社会的镜子。(公共经营)

——建造由市民协力和自主的建筑。

建筑的私有者是有限的,然而其使用者(或体验者)却无限。建筑是所属于城市的,是所有市民可共有的。只看重建筑房地产价值的市民也应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因此,公共性成为了当今韩国最热点的话题。直面社会的转变,而试图在本质上改变建筑,这才是《首尔建筑宣言》内容的核心所在。

在今日的韩国,许多富有创意性及试验性的建筑项目正在进行当中。建筑师也开始试图与社会进行沟通,将封闭的建筑语言自发地转换为易懂的语言,由此内向的建筑世界逐渐向外转化。市民也自然地关注起建筑的本意,并共享对城市的问题意识。

世代的连接/地域的连接

再回到建筑界内部的情形来看,现今韩国建筑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下一代青年建筑师的挖掘及培育。这是当今成熟建筑师的必要任务。

空间建筑曾培育出众多“韩国代表建筑师”,被金寿根挖掘及训练的建筑师们正主导着当今的韩国建筑界。然而今天,他们是否也在准备着他们的下一代?以三十岁的年龄充满建筑思考以及创意思想的新一代建筑师是否在陆续被发现?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下一代青年建筑师,当今已活跃于建筑界的建筑师是否在为他们打造良好的设计环境?是否在分享机会让他们发挥实力?是否在助力使他们进军世界的舞台?

现代中韩日三国的建筑界,已大量借鉴西方的建筑思想,运用着西方的建筑技术及其体系。因此,以建筑师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超越西方建筑本质的。这也正是我们应该齐心协力的原因。

日本的建筑师,通过建立强烈的系谱,成功地聚集着各世代间的力量。在今后中国及韩国近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这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在过去短短的60年里,中国和韩国已积累了不少建筑的经验。而现在,在消化和吸收这些经验之后,也应将尽力于寻找能接手下一代建筑界的青年建筑师。

另外,地域的连接也是我们这一时代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正以西方建筑方法论为基础来建造着我们的城市,而我们也已经意识到其中的种种问题。为了克服它们,中韩日以及亚洲的建筑师应齐心协力,聚集我们的智慧及经验来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方法论。

对西方建筑理念的千篇一律地惯用已使我们看到了普遍性的极端,我们也已经深深认识到地域性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地域性问题应以地域的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