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

由鬼畜文化兴起到岳不群乱入说开

“鬼畜是年轻网民的讽刺文化,既有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叛,也有年轻人的天真愤怒”。

“鬼畜”文化可以说是从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站)兴起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而其中又以人力VOCALOID相关视频最具有代表性。

而什么是人力VOCALOID呢?简单来解释的话,就是用调音软件将人物或者角色的音源进行截取和再加工,实现出唱歌、rap之类的效果。

而从《蓝猫淘气三千问》的配音员葛平作为“万恶之源”开始,B站的各类鬼畜UP主各显神通,从影视到动漫到游戏再到各类现实中的诸如马云等知名人物,纷纷被加入到“鬼畜全明星”的大军。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2)

而其中,影响了整个华人世界的金庸影视自然也是被“鬼畜”的一大热门。但有些反常的是,金庸剧中在B站最“出圈”,从被加入"鬼畜全明星”的不是诸如郭靖、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正派主角,而是岳不群这样一个“大反派”。

从2015年开始,B站up主“傲视在俗世上”就开始陆续发布以岳不群为主角的各类鬼畜视频,让岳掌门开口“唱”起《差不多先生》、《恋爱循环》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类流行歌曲,并且结合剧情对歌词进行了搞笑改编。到了后来,甚至东方不败、令狐冲、林平之等剧中其他角色也加入了鬼畜大军。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3)

而在傲视在俗世上之后,又出现了多位模仿者,将岳不群送上了“鬼畜全明星”宝座。

在这类视频中,岳不群的形象彻底被颠覆,一会儿跟网民诉说自己甘做“伪君子”的苦衷和无奈,一会儿又在跟令狐冲、左冷禅打情骂俏,以往那个让人憎恨的大反派似乎也变得可爱了。

“这差不多的人生,总要尽力去争,我是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牺牲,就算我很牛奔,也总是免不了扎心,这差不多的人生,总有梦醒时分,我是差不多先生。”

其中播放量最高的这首《差不多先生》播放量已经突破300万,被誉为“镇站之宝”。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4)

岳不群何以通过鬼畜被“洗白”?

为什么岳不群会被“洗白”?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初看金庸武侠,如今掌握了网络话语权的一代读者及观众“成长了”。

离开家庭和学校,步入社会,人们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简单地正邪对立,非黑即白,儿时看的金庸武侠也不仅仅是“成人童话”,更是隐含了对现实的辛辣讽刺。

而金庸的作品中,又以《笑傲江湖》的讽刺意味更为突出:书中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面,是以令狐冲为视角展开的那个快意恩仇、潇洒、浪漫的理想世界。另一面,是以岳不群等反派视角展开的,那个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黑暗的现实世界。

而对于岳不群来说,他在接任华山掌门时,所面对的几乎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死局”:

首先从内忧上看,经过上一代的剑气之争,华山派已经元气大伤。而到了下一代,更是人才凋敝,弟子之中不是一帮资质平庸之辈,就是劳德诺这样心怀鬼胎的内奸。唯一天资聪慧的令狐冲,又到处招惹事端。

而在外患上,左冷禅为首的嵩山派家大业大,一直试图灭亡吞并华山派,对于岳不群而言,只能在夹缝中求存,而夺取辟邪剑谱,压倒左冷禅几乎是他唯一的出路。

起码在修炼辟邪剑谱彻底“黑化”之前,岳不群的一切行动都可以用“形势逼人”来进行合理解释。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5)

诚然,岳不群另一个被人诟病之处则在于其对于令狐冲的“嫉妒与陷害”。

但是起码在师徒反目前,岳不群是有意让令狐冲接班的——但若在自己正当盛年就看见令狐冲功高震主,显然是其不能容忍的。

这对于一个权力欲旺盛的一派掌门而言,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因为岳不群不是终究令狐冲,没有各种奇遇和金手指,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乱世中自保——直到后来彻底被辟邪剑法彻底扭曲人性,释放心中的恶。

而从后来令狐冲接任恒山掌门,成为各大派及魔教各方利益博弈的棋子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以令狐冲的个性,如果不是因为主角光环,是很难在这种政治斗争当中生存下来的。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6)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个字,我们往往也会跟岳不群一样被现实所迫而身不由己。只是囿于现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束缚,我们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但要是同样把我们放到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武侠世界,我们能做得比岳不群更好么?恐怕很多人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岳不群被“洗白”的背后原因,显然不止于此,而这已经脱离了小说和影视剧本身,跟整个鬼畜文化的大背景脱不开。

“亚文化概念是一种认真理解那些不善辞令的、非知识分子式的年轻人的方法,这些年轻人热衷于文化改写,往往会戏仿和创造一些在他们所属的社会环境的公共文化当中显得有些奇异的主题和意象。”

在很多学者看来,鬼畜文化为代表的亚文化,其本质正是在于“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各种UP主们用自己的剪辑和脑洞,将那些流传甚广的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与反叛精神。

典型的例子便是“不打工男子”在亚文化语境下被奉为了“精神领袖”。当然,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去崇拜一个犯罪分子,但是他的那些“金句”无疑戳中了广大在社会挣扎的“社畜”的心声,通过恶搞、消解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来表达对外界的不满以及自嘲等多种复杂心理。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7)

为何鬼畜素材大都来自96版《笑傲江湖》?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笑傲江湖历年翻拍的版本很多,但其“被鬼畜”的素材几乎都来自于96版笑傲江湖中由王伟饰演的岳不群,乃至衍生到《笑傲江湖》中的其他角色。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96版《笑傲江湖》最为忠实原著,最符合小说主旨和精神。比如其他版本为了加强戏剧化及冲突,通常会把岳不群甚至任我行和东方不败设置为终极大BOSS,最后再搞一场终极大决战。看似酣畅淋漓,但实则背离了原著精神。

金庸先生本人就曾表示,《笑傲江湖》刻意模糊了原作的历史时代背景,正是想讽刺中国三千多年历史上普遍存在的政治斗争及人性异化。简单地把《笑傲江湖》归为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显然低估了其价值及内涵。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8)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不光是96笑傲江湖,97天龙等TVB昔日的武侠剧中的段正淳、鸠摩智角色,也纷纷加入了鬼畜全明星。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9)

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90年代电视机在内地全面普及,外加港剧大规模输出,使得90年代的金庸武侠剧能被内地观众所熟知,而不像80年代仅有《83射雕》等少数剧在内地大面积播放。

从先入为主的角度来说,目前掌握网络话语权的80、90一代,正是90年代TVB剧的忠实拥簇,使得这一系列剧成为了鬼畜的常用素材。

TVB流水线生产模式造就90年代金庸剧成“鬼畜经典素材”

当然,90年代TVB金庸系列剧能成为鬼畜素材,一方面固然源于其在内地大范围流传的功劳,但能如此受到内地观众拥簇,其成功因素显然也跟TVB独特的制作模式所分不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电视行业的迅速崛起,邵逸夫领衔的邵氏公司也开始把事业重心由电影转向了旗下的电视台(TVB),由此打造出了在当时影响力遍及整个华人世界的电视王国。

而电视剧制作无疑又是TVB的重中之重,TVB也把昔日邵氏的片场制度给全套搬了过来。

而片场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便是:

1.制作流水线化

2.演员表演舞台、脸谱化

为了满足一年至少十几二十部电视剧的制作量。对于TVB来说,只能尽可能地在服化道上压缩成本。再加上在香港这个缺少外景的弹丸之地,TVB的古装剧大多采用室内棚景拍摄模式。为了尽可能地扬长避短,避免给人过多由于“硬件”不足而引发的“粗制滥造”之感,TVB便着重于在角色塑造和人物表演等“软件”上下功夫。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0)

(金牌监制李添胜,90年代金庸剧背后的缔造者)

而在演员选择上,TVB因为其特殊的签约制度,使得大部分演员本身就是TVB的员工。再加上从邵氏传承下来的“制片人中心制”,使得李添胜这样的监制在演员选择上有着极高的自主权利。可以尽可能地根据原著形象来选择演员。

反观后来的内地金庸剧,因为牵扯到太多投资方及市场的压力,制片人在选择演员,尤其是主角上往往并不能随心所欲。

所以TVB可以选出吕颂贤、古天乐、陈小春这般形神兼备的“演员”。

而内地以张纪中金庸剧却通常要让李亚鹏和黄晓明这般“明星”来出演并不太适合自己的角色。至于后来的于正式金庸剧更是完全改编为了古装偶像剧,背离了原著。

可以说在最重要的主角选择上,TVB就已经先赢了一筹。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1)

另一方面,TVB独特的流水线制度,催生了一大批“脸谱同质化”的配角,比如扮演岳不群的王伟,其一贯被安排出演这类枭雄霸气款的角色,早已轻车熟路。再比如扮演劳德诺的陈荣峻,也是卑鄙小人、叛徒专业户,在鬼畜界被誉为“节奏大师”。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2)

而这种“脸谱化”的选角和表演风格显然更容易抓住观众眼球,让其留下深刻印象。

再以五岳剑派为例,首先TVB在各派服装颜色上就进行了鲜明区分,颇有传统戏曲及舞台剧的风格。而各派掌门的扮演者个都是经常在TVB出演同一类角色的熟脸,再加上脸谱化的表演模式,更容易突出娱乐性从而被当做鬼畜素材。相比之下,内地早期的金庸剧更为正统和严肃,也缺少被鬼畜的亮点,而之后被“古偶化”的金庸剧更是乏善可陈。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3)

而由于在外景上的劣势,TVB剧多采用中近景,聚焦于人物的性格心理,挖掘戏剧的本质,类似这样怼脸拍的特写镜头比比皆是。而以张纪中为代表的内地版往往会过于注重风景和环境的描写,而被很多对港台武侠先入为主的观众认为“假大空”,像在看历史剧和风光片。而之后被古偶、仙侠化的金庸剧更是整体都跑偏了。

岳不群微博(伪君子岳不群是怎么被)(14)

当然,TVB的这种制作模式同样也存在很多劣势,比如过于快餐化,舞台剧感过重,不够厚重等问题。但对于网络传播,尤其是鬼畜这种亚文化语境下的再加工来说,TVB版金庸剧显然更为适合当做素材。

虽然不同拍摄模式各有利弊,但对于深受客观条件限制的TVB来说,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及技术,造就金庸武侠的一个黄金时代,已实属不易。

如今距离96版《笑傲江湖》首播已经过去了24年,包括王伟在内的许多老戏骨都已经去世,在这里特意写下这篇文章当做一次缅怀,感谢他们在当年带给观众的经典,也希望这样的经典能通过鬼畜之列的网络亚文化的再加工及传播,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完)

文/薛定谔的猹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