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提到荷兰联省共和国顺利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手上独立了,其实菲利普并没有在荷兰问题上拼尽全力,因为在他身后还有更大的一块肥肉,那就是“好邻居”葡萄牙。当时菲利普虽然在欧洲无人敢惹(荷兰人只不过是想要从自己的土地上独立),但在非洲,他已经失去了突尼斯的宗主权。对于西班牙这个国家来说,如果殖民地根基发生动摇,那么他们将无法应对欧洲的局势。因此菲利普急需要开疆拓土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葡萄牙最后一位国王(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角逐葡萄牙王冠)(1)

不幸的葡萄牙

1577年,有一位名叫穆莱·默罕默德的摩洛哥兼非斯国王因为与他的侄子发生内战,向西班牙当局提出交涉,表示愿意臣服菲利普。因为有了欧洲专制君主的认可,可以让他在国内的政治主张显得名正言顺。但菲利普并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拒绝了穆莱的请求。

在西班牙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的穆莱并没有放弃,转而向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寻求帮助。年轻的葡萄牙国王是埃曼努埃尔大帝的曾孙,热衷于祖先的事业,希望自己治下的葡萄牙可以重建殖民帝国的辉煌。便答应了穆莱的援助请求。

不过当时葡萄牙的家底也不厚,并不能组织起一支强大的远征军,靠着包括拿骚的威廉所援助的1200名士兵在内的1.5万人的军队前往非洲。然而这支军队的骑兵不但1000人根本无法与摩尔人的精髓部队相提并论。在1758年8月4日的战斗中三位国王(分别是那对叔侄与塞巴斯蒂安)相继阵亡。人们尝尝指责塞巴斯蒂安的鲁莽,如果他获得了嫌疑的升级那么这些人一定会折服于他的勇气。

塞巴斯蒂安阵亡后,他的叔祖堂·亨利·埃曼努埃尔接过了王位。这就给觊觎王位的人许多遐想的空间,因为这位老亨利自己70岁了,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葡萄牙最后一位国王(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角逐葡萄牙王冠)(2)

王冠的争夺战

葡萄牙的王冠让欧洲的两位大佬垂涎三尺,一位就是“隔壁老王”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从亲戚关系上说,他还是老亨利的外甥。另一位则有点让人意想不到,他居然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老亨利去世后,教皇就开始主张权利,既然王室后继无人,那么葡萄牙这块土地就应该归教廷所有。因为过去的葡萄牙君主阿尔丰沙伯爵曾经承认是教廷的封臣。格里高利十三原名叫布翁孔巴尼奥,他想在自己掌握权力的时候为私生子谋求一块土地。

当然还有一个潜在的继承者,那就是老亨利的侄子,马耳他骑士团骑士,克拉托修道院院长,堂·安东尼,这侄子当然完毕外甥更有资格继承王位。但菲利普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这位国王坐在办公室里就征服了葡萄牙,2万西班牙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占领了葡萄牙。修道院院长无可奈何试图去寻求土耳其人的帮助,结果没有成功。而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菲利普戴上王冠。只恨自己实力太过弱小。

葡萄牙最后一位国王(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角逐葡萄牙王冠)(3)

堂·安东尼的最后努力

菲利普在里斯本加冕为葡萄牙国王,与此同时下令追杀安东尼,谁要是将他的头颅献上就奖励8万杜卡特。悬赏通缉是他惯用的招数,就是这样要了奥兰治亲王的命。安东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带着几个亲信逃往英吉利,希望得到庇护,但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还没有做好与西班牙作战的准备,怎么可能愿意为了一个落魄亲王打乱自己的计划。

法国国王亨利三世自己也被国内的胡格诺教徒惹得心烦意乱,亦不敢得罪菲利普二世。不过安东尼倒是得到了法国王后卡特琳·德·美第奇的认可,得到了6000名胡格诺教徒士兵和60艘小船。这些资助对于强大的西班牙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1583年安东尼在葡萄牙的一个小岛登陆,很快被西班牙舰队发现,12艘双桅帆船和50艘大帆船以摧枯拉朽的架势击溃了法国小船,安东尼幸免一死逃回了法国,最后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葡萄牙最后一位国王(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角逐葡萄牙王冠)(4)

菲利普的威势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菲利普二世走上了人生巅峰,他是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主人,还有意大利的一部分地区,美洲大陆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在欧洲他无可匹敌,尽管无法阻止荷兰人的独立事业,但后者也无法奢望更多的利益。英国人正在卧薪尝胆,法国人忙于扑灭后院的火,德意志还是一盘散沙。1584年远东的日本派出了一个由王侯组成的4人使团访问马德里,给予了菲利普极大的尊重,他已然是欧洲最强势的君主。或许罗马教廷是他唯一有所顾忌的势力。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