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关羽坐镇荆州,发动襄樊之战。

八月,襄樊地区天降大雨,洪水爆发,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樊城守将曹仁死守,徐晃来援。此时魏蜀两军进入相持阶段,关羽进退不得。

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局面,吕蒙眼光独到,一看便知道,夺取荆州的机会来了。那么,吕蒙是如何一步步施展计谋,最终白衣渡江,擒杀关羽的呢?

吕蒙最大的错误不应该杀了关羽(他到底是如何谋划)(1)

关羽与曹仁在樊城对峙,相持不下,唯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退兵,要么增兵。如果退兵,之前取得的战果化为乌有,襄樊之战无疾而终,关羽自然心有不甘。增兵的话,只能从南郡、江陵和公安处调兵,但这几处的兵马,乃是防备东吴孙权的,所以关羽犹豫。吕布也看出来了,要想夺取荆州,关羽这仗就必须打下去,他也就必须想办法帮助关羽,打消他的犹豫。

第一步,装友好。

吕蒙表面上依然践行鲁肃“联刘抗曹”的战略规划,加强与关羽的关系,以安关羽之心。史书载吕蒙:外倍修厚恩,与羽友好。

吕蒙最大的错误不应该杀了关羽(他到底是如何谋划)(2)

第二步,装生病,进一步打消关羽的戒心。

史书记载,吕蒙向孙权上书道:“关羽攻打樊城却留下许多守兵,必定是害怕我袭击他的后方。我时常生病,可以以治病为名,分一部分士兵和我一起回建业。关羽听说这个消息后,必定撤掉守兵,全部开赴襄阳。”上书后,孙权立即同意,吕蒙于是声称重病,回建业去了。

而关羽也果真中计,逐渐把守备兵力调往樊城。

第三步,装无能,荐陆逊。

计策虽然已经制定,但吕蒙也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回建业养病之后,谁能接替自己?

首先,为了不使关羽警惕,这个人不能有太大的名声;其次,此计策规划缜密,这个人又必须极有才华。就这样,陆逊的机会来了。

此时的陆逊声名不显,只是一个白面书生,但吕蒙回建业途中,路过陆逊驻地,与陆逊一番交谈之后,立即就发觉,陆逊就是接替自己的绝佳人选。

吕蒙一到建业,立即向孙权推荐陆逊,理由有三:1,意思深长;2.才堪重任;3.未有远名。

吕蒙最大的错误不应该杀了关羽(他到底是如何谋划)(3)

而陆逊也不负众望,接替吕蒙到路口后,马上给致书关羽,文辞华丽,极尽吹捧之言,以骄关羽之心,史载:“逊至路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关羽也很配合,“羽意大安,无复所,稍撤兵以赴樊。”

陆逊见关羽撤兵赴樊,立即明白计策已成,于是上书孙权,认为关羽可擒,“逊具形状,陈其可禽之要。”

就这样,吕蒙与陆逊两人,利用一系列谋划,一步一步打消关羽的戒心,最终白衣渡江,擒杀关羽,夺取荆州。

参考资料:《易中天品三国》《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