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 @张云雷

张云雷舞台外的共情能力:饮食中的国民生活印记

作者:(知乎ID约雪)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唯有茶饮。2019年春夏之交,张云雷在接受“CheeseFashion”(时尚电子期刊)视频访问时,为粉丝分享过一款独家饮品:“我会用花茶呢,兑上纯牛奶,放上糖,真的跟珍珠奶茶味真是太像了,特别像。”两个“真”,一个“特别”的加重强调,可见他对这款饮品的味道非常满意。

“白糖 牛奶 茉莉花茶”的组合,朴实清新、省钱健康之余,亦和粉丝的国民生活印记引发共情。提到夏天,京津地区的80后、90后,都难忘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消夏必备:用玻璃材质的罐头瓶沏一杯浓浓的花茶(茉莉花茶)随身携带,解渴消暑。父母在体制内单位的,亦难忘每年固定的防暑降温福利:茶叶加白糖。家里订过奶的, 都还记得那个牛奶是老人和小孩特权饮品的年代。奶茶,则是横跨70后、80后、90后、00后四代人年轻时热衷的饮品。茉莉花茶加牛奶加白糖,带着几代人的生活印记,又颇具年轻人的小资情调和猎奇心。

采访视频一出,粉丝纷纷购买材料动手研发”张云雷同款奶茶”。

而在“张云雷同款奶茶”之前,“张云雷同款泡面”已成为网红泡面。白糖牛奶茉莉花茶,和西红柿老干妈方便面更配哦。

按西红柿—老干妈—蔬菜包—干料包—酱料包—方便面这样简单的操作顺序煮出的方便面,酸爽香辣,味觉层次丰富,平衡了美味与健康、精致与勤俭,让每一个厨艺不精又寻求顺口与舒服的年轻人感到亲切有共鸣。特别是,当他说觉得自己做的方便面真挺好吃忍不住咽口水时,这种真实不做作,引发了我的回忆。自80后始,在做饭方面的入门级第一次,恐怕都是煮方便面,从简单的开水冲泡到第一次开火煮方便面,从不敢动刀到第一次切蔬菜,从只会卧荷包蛋到学会煎鸡蛋,每个人都在实践中研发出自己的独门配方。日后能独立做一桌饭菜时,偶尔仍会特别馋自己煮的方便面。厨艺再小白的人,也有一款拿的出手的私家方便面。

在提及“西红柿老干妈方便面”的那期《风味实验室》(张云雷2018年录制的某网络综艺),张云雷还回忆了小时候在饭店吃饭把萝卜花拿走吃掉的细节。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干的事吗?如果现在能看到萝卜花,我会感到很亲切,触动各种思绪,甚至泛起泪花。我为之感怀的,不是一朵萝卜花,而是那个年代,那段生活,以及那个时候的我。

茉莉花茶、老干妈、萝卜花……每当张云雷有机会谈及饮食细节,都能引人共情,特别是80后、90后对社会生活的记忆。不是因为喜欢他而和他共情,而是因为能和他共情所以开始对他有好感。

连舞台下的张云雷,都天然流露着引人共情的魅力,那么,舞台上的张云雷在艺术作品中的共情能力,绝非仅仅是天赋,更在于他在用心感受并热爱生活。

为什么他唱的《探清水河》让古老的小曲儿和年轻的心共鸣?为什么他的单曲《毓贞》让海外游子闻之落泪?为什么他的《学电台》让我觉得就是我学生时代最爱的电波里的声音质感?为什么他的《尚好的青春》学90后小女生内八字脚梳头和不礼貌的小眼神惟妙惟肖让我仿佛看到中学时代班里的非主流小女生?

也许答案和密码,就在奶茶和方便面里。

每一代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体,都有独特的生活印记和情感体验,都需要在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

每一个喜欢张云雷的人,都是因为通过他的作品,他台上台下的言行,寻求到了几分共鸣。这份共鸣,是背景各异的粉丝凝聚在一起的默契之所在。

牛奶是香甜的,茉莉花茶是醇厚不失清新的,西红柿是酸的,老干妈是辣的,人生百味,尽在于此。每一种滋味都深刻体会,才是多彩的人生,但并不是所有滋味,都让人舒适,且苦涩辛辣的占比,可能远多于甘甜清香。

张云雷虽然还不满三十岁,但他品尝过的人生滋味远比我要丰富。他最打动我的,便是他应对人情冷暖社会炎凉的姿态:淡定优雅、格局高远,坚守初心却又能放下执念。人生到最后,无非是做到“不后悔”与“把遗憾当成美丽”的平衡。

突然想到一个不靠谱儿但很有意思的假设 ,如果张云雷不是相声演员,不是歌手,也不开理发店,说不定是个幸福的美食博主。​​​

张云雷就像一颗夹心硬糖(张云雷舞台外的共情能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