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为杭州都市圈成员城市。

文化

2016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8个,纪念馆6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2个(含民办博物馆3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省级名录71项。广播电台5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87%。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33.5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68%。屯溪老街、黎阳in巷获批省首家非遗展示展销基地。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学校被评为省首批非遗教育传习基地。

参与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晚会》节目录制,组织参加中国农民歌会、皖浙赣闽四省市民间艺术节、皖江八市群艺大赛。《十绣鞋》、《挑山》两个节目进入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初赛,大型黄梅戏音乐剧《曙光曲》参加省第十一届艺术节,获得了较大社会反响,填补了我市近二十年无戏曲大戏的空白。《雕刻徽州》、“徽州漆器髹饰技艺高研班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1]

2018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4个(含民办博物馆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项,省级名录87项。广播电台5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0%。电视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28.3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5%。

实施徽剧振兴工程,举办徽班进京故宫展演、故宫博物院藏文房用具暨徽州贡品展,故宫文化创意馆徽派传统工艺馆开馆,徽州大剧院改造完成,市图书馆跻身国家一级馆。现代黄梅戏《远去的差距》、徽剧小戏《三杯停》等4部戏成功入选安徽省2018年戏曲创作孵化计划暨农村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项目。[2]

教育

黄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住宿攻略图(著名旅游区黄山)(1)

黄山学院

2016年末,年末全市普通高校2所,普通本专科(不含成人)在校生22555人。高考文理本科达线率为50.14%。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16所,在校生16079人。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2038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8.51%。普通初中101所,在校生33552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29所,在校生6852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76所,在校生3671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2.01%。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12人。[1]

2018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2630人。高考文理本科达线率51.75%。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16所,在校生15753人。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1960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8.81%。普通初中95所,在校生35210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32所,在校生7087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191所,在校生3719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4.23%。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15人。[2]

科技

2016年,全市共拥有国家、省和市创新型(试点)企业75户,新认定8户;拥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新组建11家,其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有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新组建1家;拥有省民营科技企业253家,其中新认定15户。全年有1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签订技术合同8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037.9万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85项,比上年增长24.4%。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累计产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增加值46.3亿元,增长14.4%。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1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各1家。全年专利申请1516件,增长34.8%,其中发明专利452件,增长44.0%;授权专利890件,下降10.6%,其中发明专利144件,下降7.7%。企业专利申请982件,授权596件。

年末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3个,比上年增加1个;拥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5个,其中系统内2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27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不含授权检定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01万台(件),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3项。[1]

2018年,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8家,新组建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有省级院士工作站8家,新组建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拥有省民营科技企业286家,新认定13户。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其中当年新认定22家。

2018年,全年共申请专利2185件,比上年增长67.7%;授予专利权1097件,增长32.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93件,授权152件。企业专利申请1511件,授权777件。截至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9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74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03.95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35项,比上年增加147项。

2018年末,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3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2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不含授权检定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5万台(件),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6项。[2]

医疗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92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8722人,比上年增加2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73人,增加71人,注册护士3883人,增加142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病床7364张,比上年增加935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550.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村卫生室63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1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10.72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10.94万人,平均参合率达100.25%。[1]

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49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301人,比上年增加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440人、增加42人,注册护士4264人、增加251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病床8280张,比上年增加476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6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村卫生室617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06.0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05.8万人,平均参合率达99.82%。[2]

体育

黄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住宿攻略图(著名旅游区黄山)(2)

黄山市区(夜景)

2016年末,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25个,其中:体育场9个、体育馆6座、运动场(田径场)10个。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项目150项次,参与健身群众人数达30万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12枚。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黄山168”商界精英徒步越野赛,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升级为UTMB认证积分赛事,我市优秀运动员吕秀芝获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铜牌,实现我市奥运奖牌零的突破。全年电脑体育销售额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1]

2018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地25个,其中:体育场9个、体育馆6座、运动场(田径场)10个。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项目193项次,参与健身群众人数达37万人次。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42.975枚、银牌18枚、铜牌27枚。龙舟运动员王丽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2人制龙舟200米项目金牌。成功举办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第十三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公开赛、第十四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暨超级越野赛等近20项品牌赛事活动。全年电脑体育销售额达2.55亿元,比上年增长78.9%。[2]

环境保护

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PM10年均浓度41.9微克/立方米,下降18.6%;PM2.5平均浓度23.9微克/立方米,下降8.8%。已建成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当年造林面积648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15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668公顷。年末森林面积740.7千公顷,森林覆盖率82.9%,活立木总蓄积量4490万立方米。

其中新安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优,8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Ⅲ类;长江流域河流总体水质优,7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Ⅰ~Ⅲ类。太平湖、丰乐湖水质状况优,奇墅湖水质状况良。全市地表水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2.0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5.7分贝。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2起,比上年减少29起;死亡31人,减少18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6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19起,发生火灾事故316起。[2]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3元,比上年增长9.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1元,比上年增长8.9%,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9122元,增长7.0%;经营净收入5727元,增长19.2%;财产净收入2290元,增长7.8%;转移净收入6412元,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46元,增长7.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4%,衣着增长13.2%,居住增长18.9%,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5.6%,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9.2%,医疗保健下降13.2%。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1元,比上年增长9.7%,从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6036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6085元,增长11.0%;财产净收入238元,增长13.3%;转移净收入3032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70元,增长8.8%,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7.9%,衣着增长20.7%,居住增长10.4%,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5.4%,交通和通信增长6.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7.0%,医疗保健下降8.2%。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5.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平方米。[2]

社会保障

2018年,全市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2.62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0.8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0%,比上年下降0.7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0.97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其中:参保职工14.60万人,增长0.5%,参保离退休人员6.37万人,增长4.8%。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38.99万人,比上年减少1.7%,其中:职工参保21.26万人,增长5.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38万人,比上年增长12.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02万人,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民工3.45万人,增长19.8%。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76万人,增长5.6%。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7.12万人次,征缴五项社会保险金额20.93亿元,增长14.4%。

2018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6个,床位数2798张,增长6.7%,收养各类人员753人,增长5.3%。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82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67个,社区服务站85个。年末1.1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848万元;3.42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626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7481人,农村低保覆盖率3.43%。全年销售社会福利1705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29万元。[2]

参考资料

1. 黄山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引用日期2020-01-07]

2. 黄山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 [引用日期2020-01-07]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卡西西酱酱、醋美沙朵美、功666777888、riverjin、笑给自己看00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