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跨年上知道了一本好书《百岁人生》,里面提了两个提升认知的新观点。一是,90年代出生的我们,有很大概率会活到100岁。二是,你需要为自己多活的那15年,以及最后30年的人生做好规划。

1990年出生的人32周岁了(1990年左右出生的你)(1)

-----1-----

寿命会延长,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关于人到底能活多少岁,像我这样的人一般的概念就是80-85岁左右,因为我的祖父一辈基本都是在80-85岁去世的。

但如果问问我们自己的父母,出生在60年代的那一代人,他们对寿命的概念一本是75-80岁,因为他们的祖父一辈都活到了这个年龄段。

不可否认,每一代人,都会比自己的上一代人多活5年以上,而随着未来医疗、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这种“代际寿命差”会不断拉大。

1990年出生的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2090年,而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上都能活到2105年。

看起来貌似是好事,但这一点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1990年出生的人32周岁了(1990年左右出生的你)(2)

-----2-----

活得越来越长,那退休后的30-40年,干什么?

在最近一波退休年龄改革以后,男性延迟到65岁退休,女性延迟到了60岁,但这是对1960年代出生的人群,他们有很大概率能活到90岁,也就是说,退休后,他们还有25-30年的时间。

而如果是1990年出生的人,能活到100岁,那就有35-40年的时间,35-40年啊,难道就躺在摇椅上慢慢变老?或者躺在病床上慢慢等待生命的终结?

这个问题,我此前从未想过。不过,我想起来读过的摩西奶奶、德鲁克等等一些名人的故事和书籍,我发现:人生的成就不会受限于寿命的长短,年龄越大,越要活得更加精彩。

1990年出生的人32周岁了(1990年左右出生的你)(3)

-----3-----

应该如何做好我们的“百岁人生规划”

面对你的寿命将会延长,这个不可更改、且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传统的”非常好的“三阶段”。

25岁前,成长期,人生不会有太多积累,主要目标是学习、成长。

25-65岁,就业期,主要目标是赚钱生活,并为退休后攒退休金。

65岁后,退休期,时间自由、财务要看就业期的积累情况,无主要目的。

但,上面这个计划是适合75岁寿命的人生,而对于85岁寿命的人生,勉强也能适合。但对于85岁以上、90岁、100岁的人生,却完全不能应用了。

所以,25岁以前是无法更改的,最后的5年基本处于极度衰老期,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大“就业期”。如果能活到100岁,请尽可能的让自己从25岁工作到95岁。

也就是说,要做好工作70年的准备!

1990年出生的人32周岁了(1990年左右出生的你)(4)

-----4-----

要工作70年,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工作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做不做都感受不到幸福的,但不得不做。我们绝大多数人做的都是这种。第二类是,做了会感觉很幸福的工作,因为觉得幸福,所以一定会做下去,正向循环。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切都顺心如意,所以,我们都会做一做第一类的工作。但请不要一直做第一类的工作,一定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一生中多做第二类的工作。

这样,不仅延长了“幸福工作”的时间,也放大了“幸福”的感知程度。

所以,在“我们可能要活到100岁”这个客观、不可避免的事实面前:

请每一位上班族都改变原有的人生路径“25岁上班-30岁结婚生儿育女-65岁退休-75岁养老-85岁死亡”。

而是变成类似“25岁上班-40岁幸福工作-75岁幸福工作 生活-95岁养老-100岁死亡”的人生路径。

作为每一个1990年代出生的人来讲,因为你可能会活到100岁,所以,请尝试用“未来的眼光”来做好当下的规划,而不要只基于“过去的经验”。

更何况,“你能活100岁”这件事,本身就颠覆了“过去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