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怎么进入金融圈(千万大学毕业生残酷竞争)(1)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就业难”这三个字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相信大家的耳朵都快要磨出茧子了,但现实确是,一年比一年更难,明明我们经济发展这么快,明明将要进入老龄化社会,用工荒席卷全国,但很多大学毕业生就是找不到工作。

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就业形势严峻。而在这其中,最难的专业到底是哪一个?

对于天坑专业,大家看法各不相同,总得来说,文科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比较坑,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我就说一个新的天坑专业,就是一直十分火爆的财经专业。

大学毕业怎么进入金融圈(千万大学毕业生残酷竞争)(2)

数据显示,2020年毕业的874万应届生中,超过100万人来自财经相关专业。

从这一数字和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财经专业到底有多热,很多人当初报考这个专业,是被金融行业的高薪和光鲜所吸引,这个天生与金钱挂钩的专业大类所囊括的前景、幻想,是中国最为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被寄以厚望。在很多人的想象里,金融学子折叠在北上广深的高端写字楼里,行走在人生的金字塔尖,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俨然一幅成功人士的画面。

然而现实却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光鲜靓丽只是表面,金融行业的里子越来越残酷,越来越多人被卷入同一个竞争池中,在有限的资源体量内竞争。

很多人毕业后才意识到,诸如投行、券商、基金公司工作赚着高薪只是一种梦想,大部分毕业生被圈在柜台或是小小的工位中,忙的抬不起头,收入也很不如人意,而他们还是幸运者,更多的金融毕业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干的就是销售工作,隐性关系与资源的渗透无处不在。

大学毕业怎么进入金融圈(千万大学毕业生残酷竞争)(3)

现在的底层金融行业竞争有多激烈?从一个具体案例,我们能够初见端倪。

2021年12月8日,媒体报道了一起案件,引发了全网热议。大概内容是,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公司大连分公司某位员工,知名研究生学历,其为了能够完成业绩,竟然答应帮助客户去代考研究生,最终,被判处管制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不出意外,这名1996年出生的年轻员工工作也没了,弄不好这辈子可能就完了。网友们纷纷评论她拎不清轻重,但更多的问题却是金融行业的内卷,尤其是底层员工,为了能够完成营销业绩,充满了各种无奈和不得已。哪怕曾经是一名学霸,只要进入这个行业也不能例外,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别人看不到的心酸和无奈。

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9年间,我国银行、证券、基金业新增了约118万人,平均到每年大概13万的就业增量。而2020年一年就新增100余万人,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直接导致岗位严重饱和,我国不是不需要金融人才,而是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金融人才了。

大学毕业怎么进入金融圈(千万大学毕业生残酷竞争)(4)

很多人在费劲千辛万苦进入到金融公司后,发展根本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竞争和工作量在层层加码,工作价值却在下降,收入也变得越来越低。

银行也好,券商也罢,保险就更不用说了,求人是一种常态,帮助客户接娃、洗车、遛狗等等,更是再平常不过。甚至那些被常人羡慕的投行、投资、精算等等工作,真正入行之后才发现充满了无奈。

大家都知道,金融本身不直接产生效益,必须要依托实体行业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皮毛关系,现在的情况是,作为“皮”的实体行业严重缺人,作为“毛”的金融行业却挤满了人,这真的合理嘛?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这个道理不会有人不懂,但现实确是我们正在干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而且还没有得到多少实际的好处,现在回过头再看,我国确实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人才。

大家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