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可以解决人生中99%以上的烦恼。”

因为现实是,总有喜欢“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不请自来,管我们不值一提的屁事,给我们平平无奇的生活添堵。

就像友人小王,她至今对两件小事耿耿于怀。

前段时间,小王回老家,与阔别多年的老同学喝酒小聚。

聚会结束,小王抢回H市的火车票。

这时,一位与小王少有交集的老同学,突然冒出来。

他用一种仿佛要昭告天下的语气,对小王说:“嗨呀!坐什么火车啊!我给你买张机票好了。”

小A后来和一位很久没见过的大学同学小聚。

结束后,大学同学问小王怎么回家,小王说打算坐地铁。

结果大学同学说:“嗨呀!别坐地铁了。你打车吧,我来付钱!”

而这种老同学居高临下式的突然关心,让小王又气又怕。

她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

这种自以为是的关心爹味十足,对方自视甚高,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

她事后也后悔,既然这么喜欢当爹,何不遂了他们的愿,让他们买头等舱机票,打最贵的车。

毕竟,只在嘴皮子上当爹的爹,不一定是爹,实践才是检验“真爹”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她又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想多了,把别人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事实上,在心理学中,有些自以为是的“关心”,就是如假包换的驴肝肺,就是不折不扣的冒犯。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1)

unsplash

你好可怜我来拯救你

泰戈尔曾说:“虚伪的真诚,比魔更可怕。”

那么,虚伪的关心,则比魔更伤人。

好友小李说,初中是她学生生涯最灰暗的时光,她这辈子也忘不了初中同桌B。

因为对于小李而言,B就是那个比魔更可怕的存在。

小李是B在班里唯一能说得上话的人,B也会各种“关心”小Z。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2)

pexels

当时班里流行带手机。

而对于家庭贫寒的小李而言,即使是几百块,也是一笔需要父母斟酌很久的开销,因此小李一直用着老年机。

B对小李说:“我爷爷都不用老年机了,你怎么还在用?要不,我送你一个吧。”

还有一次,小李久违地穿了新衣服。

B就像见了外星人似的,说道:

“呦!终于见你穿了件像样的衣服啦!看你平时穿的那些旧衣服,我一直很想把自己穿不了的衣服送给你。”

每次午休吃饭,B看着小李碗里的菜,总会说:

“你们家怎么老吃这几样菜?不觉得腻吗?我请你吃点好的吧。”

每次课后去小卖部,B总会对小李说:

“你怎么都不爱吃零食,是没钱买吗?要不,我请你吃吧。”

面对B的“扶贫式关心”,小李虽然笑脸相迎,但内心难受得像不小心吞了苍蝇。

她觉得自己在B面前,就是一个等待她大发慈悲救赎的难民。

而事实上,她对自己的一切很满意,她不觉得自己的家境丢人;

也不觉得用老年机落伍,更不觉得吃饭是个问题。

而B每次的“爹味”发言,总在无形中贬低小张,矮化小李的个人价值。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3)

pexels

写在之后

一边享受着“我比你强”的优越感,一边享受着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贬损你。

这不是真正的关心,而是一种践踏他人的恶趣味享受。

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好意”之下,其实是暗潮汹涌的恶意。

这背后照见的是B脆弱的内心,因为她从小没有形成稳定自我价值感,所以才需要从别人弱于自己,获取“我很好”的概念。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4)

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医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曾依据自己与他人所采取的基本生活态度,提出四种人际交往心理模式:

1)我不好——你好:“自卑者模式”

自卑社恐,易轻易放弃自我或顺从他人;

2)我不好——你也不好:“反社会模式”

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

3)我好——你不好:“自负者模式”

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

4)我好——你也好:“阳光模式”

相信他人,能接纳自己和他人。

自视甚高的B作为典型的“自负者”,其实就是在玩弄一场“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戏。

这场游戏的最终意图就是,通过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然而,这种游戏不仅不会帮他找到“我很好”的稳定自我价值,反而由于这种心理游戏,她脆弱的自尊常常破碎。

因为一旦有人破坏游戏规则,比他更好,那么他就会感受不到自我价值。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5)

unsplash

在B眼里,小李过得比她好,就是一种罪过。

自视甚高的B,表面上对小李说:

“我爷爷都不用老年机了,你怎么还在用?要不,我送你一个吧。”

“看你平时穿的那些旧衣服,我一直很想把自己穿不了的衣服送给你。”

“你们家怎么老吃这几样菜?不觉得腻吗?我请你吃点好的吧。”

这种居高临下的“大发慈悲”,其实是为了秀优越,以此羞辱小Z——

你好穷,穷得只能用我爷爷都不用的老年机,穷得只能穿我不要的衣服,穷得只能吃这些饭菜。

你好可怜,我要用我的不用手机、不穿的衣服、花不完钱的来拯救你。

但,小李觉得真正可怜的不是自己,而是B。

她脆弱的自尊心,竟然脆弱到只能通过,贬损他人的方式来维持这可怜的自尊心。

毕竟,越是秀优越,内心越匮乏。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6)

unsplash

“你要是这样,能更好”

不同于小李的这段暗黑过往,小张受够的是那种“我觉得你这样,会更好”式的价值观绑架式关心,且对方的价值观往往与自己的价值观对立。

不久前,在P市漂了3年的小张,终于回了趟老家。

因为老家地处偏远,小张的父母托一位叔叔C去火车站接小张。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免不了寒暄几句。

C:现在月薪多少,有一万吗?

出于礼貌的小张:就一万出头。

C:月薪一万在P市也不算太高吧,有房子吗?哦,不对,公司提供住宿吗?

小张内心感到一阵窘迫:不提供,我租房住。

C:那每个月房租多少?

小张:将近3000吧。

C语气略轻蔑:那你每个月到手也就几千块,和你爸妈在工厂打工挣的钱差不多,不过你每天坐办公室,还是比你爸妈强,算是打高级工吧。

小张说,自己当时快气炸了,但又不能当场发作。

见后座的小张沉默不语,于是C开启语重心长地说教模式:

“小张啊,你要赶紧在P市找个能给你买房的男朋友,这样你的生活就轻松了,你父母也放心了。

实在不行,你在老家考公务员,也比你在P市打高级工强啊。

你看我现在铁饭碗,每天朝九晚六,虽然工资不高,但日子清闲,每天还能锻炼身体,多好。”

面对C的碎碎念攻击,小张倍感厌烦,但一阵混杂泥土清香的风吹过,稍稍抚平了小张内心起伏不定的思绪。

然而,让小张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关心大礼包”的前菜,主菜在后头恭候。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7)

pexels

在小张外婆家的饭局上,一位从来没见过面(也许见过面)的亲戚,说要给小张介绍“资源”——

“我一个弟弟是P市公务员,工作稳定,有户口,还买了房。就是年纪稍微有点大,比你大了八岁,但现在的社会,爱情面前年纪不是问题。对女孩子来说,有物质保障最重要。”

接着,亲戚又开始给小张打强心剂:

“你不要觉得有压力,我也是为你着想。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没有家人帮衬,在外面受欺负了,有个依靠也是好事。”

趁着酒劲,这位亲戚甚至当场打电话,让小张和这位神秘的“场外男嘉宾”亲密连线。

小张觉得,自己当时就像被人勒着脖子,架在火上烤,纵使内心煎熬,也有苦难言。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8)

unsplash

小张大学毕业后就漂在P市,为了站稳脚跟,小张被暗无天日的996抽着鞭子使劲跑,从大学刚毕业时月薪6000,到摸爬滚打三年后,月薪终于涨到15000。

她说,自己每天活得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被生活无情抽打,虽然痛苦,但她心甘情愿。

因为她寒窗苦读12年,为的就是现在的自己不在老家按部就班地生活:

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稳定的工作、在合适的年纪嫁给工作稳定的男人、在合适的年纪买房子、在合适的年纪生小孩。

这种满眼写着“合适”的生活,让小张看到一种绝望。

因为这种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的生活,让她对人生一眼就看到头,而在城市打拼,虽然很累,但能够换来更广阔的世界,让她始终在追寻的路上。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9)

unsplash

写在之后

《奇葩说》辩手马薇薇曾说过一句很解气的话:

“有些人之所以敢指点江山,是因为他啥都没干,所以显得特别无懈可击。”

小张内心抵触的这种“关心”,其实算不上关心,而是一种“指点江山”。

他们在以过来人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把自己价值观强加在小张身上。

这种“关心”的本质是,TA在表达对自己人生的满足感,这是一种沾沾自喜——

你看我这样做,过得多好,你也应该这样做。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感知的自我中心主义”,指的是“缺乏自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区别”,这原本是儿童的特征。

但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发展出感知他人的能力,意识不到他人是独立自于自己而存在的个体,仍然认为自己就是宇宙中心。

小张的亲戚就是一个活例子——

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唯一,甚至固执地要求小张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只要跟自己不同,便看不惯。

但他没有意识到,很多事情并无对错之分。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来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生。

纵使人生经验再丰富,没有经历过他人的人生,又怎知他人的酸甜苦辣——“子非鱼,焉知鱼乐?”

又凭什么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妄自下定义呢?

又凭什么把你的价值观,绑架他人的人生呢?

不要动不动就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因为,我们不愿意麻烦别人,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别人麻烦自己。

就像《温柔》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谢谢,不打扰我,才是你温柔。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10)

unsplash

此外,亲戚的这种“关心”,缺乏边界感的表现。

就像C,在车内全然不顾小张的个人感受,不断打探小张的个人隐私,就是不尊重小张的心理边界,因此让小张倍感不适。

这样的人,通常是因为没有做到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心理大师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指的是——

“分清自己的人生课题与他人的人生课题,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的同时,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课题,也不去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

而搞不清楚这一点的人,总会惹得别人低声咒骂:“关你屁事”,就像小张的远房亲戚。

此外,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把对自我的执着 (self-interest) 转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interest)。

显然,这种假关心背后的人,仍旧停留在对自我的执着。

对于这样的人,借用辩手庞颖的一句话,愿你们明白:

“尊重别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心意。”

一直憋着伤心会怎么样(憋出内伤才明白)(11)

unsplash

作者:皮不露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