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迅的夫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徐广平。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她之前,鲁迅还有一位原配妻子,那便是朱安。

鲁迅的老婆朱安(鲁迅原配妻子朱安)(1)

1、

朱安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富裕人家,衣食无忧,吃穿不愁。从小到大,朱安虽然从来不用为生活烦恼,但由于家人深受封建思想影响,还是给她裹了小脚,且没有让她读书,只往针线烹饪等中国传统妇女的方向去培养她。

1899年,此时的朱安21岁,鲁迅刚满18,刚好符合绍兴女大男三岁的传统。鲁迅的母亲鲁瑞,十分满意眼前这位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于是,她在没有经过鲁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去朱家“请庚”。

“请庚”就是男女双方互留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测算是否相合。其重要程度,相当于现在的订婚。

1901年,朱安原以为在这个冬天和鲁迅完婚。但鲁迅突然获得赴日本留学的名额,朱安只有等,期待着鲁迅能够早日毕业归国。

这一等,就是五年。

1906年,鲁迅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于是匆忙回国。没想到迎接他的是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母亲压根没病,这只是为了让他回来跟朱安成亲。

起初所有人都很担心,因为此时的鲁迅已经穿起西服,剪去长辫,完全一副激进派青年的形象。

可是鲁迅反常的不吵不闹,犹如提线木偶般,满脸平静地完成复杂繁琐的旧式婚礼仪式。

朱安知道鲁迅不喜欢自己的小脚,为讨鲁迅欢心,在出嫁当天,还特意换了一双大号的绣花鞋,并在里面塞满棉花。

不料下花轿的时候没有踩稳,鞋子掉了,小脚完全暴露出来。这可能暗示着朱安不幸婚姻的开始。

新婚的当晚,鲁迅却搬去母亲的房间,不肯与朱安同房。第三天,鲁迅就头也不回地去了日本。

这一走,又是三年。

谁也不会知道,无数个独守空房的日子里,朱安一个人,究竟流了多少泪。

2、

这场婚姻对于鲁迅来说,同样是漫长而又痛苦的煎熬。

鲁迅的老婆朱安(鲁迅原配妻子朱安)(2)

在外人看来,他已剪掉旧时代的辫子,成为新时代的青年。可只有鲁迅自己知道,他心里有条辫子,永远“剪”不掉,就是孝。

鲁迅16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三个儿子成人,他作为长子,深知母亲的不易。

跟朱安的这场婚姻,完全是为了顺从母亲的心意,不愿让母亲难过罢了。对于朱安,鲁迅自始至终都从未有过半点爱意。只是可怜了朱安,成为他弥补愧疚的牺牲品。

虽然在生活方面,鲁迅对朱安已经做出最大的补偿。不仅让她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对于朱安任何物质上的需求,都有求必应。但在精神方面,鲁迅对朱安近乎残忍。

鲁迅曾这样说过:这(指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3、

1909年,鲁迅学成归来。朱安满心欢喜,以为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但鲁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根本无暇搭理她,即使在家里,也对她敬而远之。她的美梦,碎了一地。

日子就这么过着,缓慢又残忍地折磨着这两个旧时代婚姻的牺牲品。

直到1923年,徐广平闯进鲁迅的生活。

对于鲁迅和徐广平在一起这件事,朱安并无怨言。或许有,但她也不敢说。这个体贴得让人心疼的旧社会女人知道,仅凭她这一双小脚,永远也走不进鲁迅的世界。

但当她得知徐广平怀孕的消息时,还是难受得近乎绝望。

她说道: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爬的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但鲁迅也并非冷血之人,他和徐广平如此相爱,却没有正式成婚,也正是因为朱安。其实,他完全可以先跟朱安离婚,再和许广平结婚。

鲁迅的老婆朱安(鲁迅原配妻子朱安)(3)

但这种做法,对于朱安的伤害会非常大。首先朱安作为一名小脚女人,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其次,她也不识字,压根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休掉朱安,无异于将她往绝路上赶,封建年代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一个被丈夫休掉的女人,能够被社会的闲言碎语轻易摧毁。

4、

1936年,鲁迅作古,朱安默默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尽心竭力地服侍七年后,婆婆也随鲁迅而去。

此时正值抗日战争后期,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朱安的生活极度拮据,每顿只能靠喝稀粥填饱肚子。

她曾想卖掉鲁迅的藏书来维持生活,但此举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人们纷纷谴责她不尽力保存鲁迅的遗物。

朱安在给友人的信里写道:我侍候婆婆三十八年,送老归山,我今年也已经六十六岁了。生平但求布衣暖菜饭饱,一点不敢有其他的奢望。就是到了日暮途穷的现在,我也仍旧知道名誉和信用是很可宝贵的。

无奈一天一天的生活压迫,比信用名誉更要严重。迫不得己,才急其所急,卖书还债,维持生命。倘有一筹可展,自然是求之不得,又何苦出这种下策。

可是并没有人在乎朱安的生死,这些所谓的鲁迅好友、社会名流、精神领袖只在乎鲁迅的作品能否保存完好。上海文化界甚至派出二人专程前往北京劝阻朱安。

面对“正义凛然”的二人,朱安说道:你们总说鲁迅遗物有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鲁迅的老婆朱安(鲁迅原配妻子朱安)(4)

善良的朱安,最终还是没有卖掉鲁迅的藏书。

1947年,朱安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她本想葬在上海,葬在鲁迅身旁,可这最后一件心事也未能如愿。她最终还是被埋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而这里,是前清埋葬太监们的乱坟岗。

没有墓碑,无人祭拜。她孤独地结婚,孤独地生活四十余载,最后孤独地死去。

结语:与鲁迅的婚姻,是朱安这辈子最大的幸与不幸。不幸的是鲁迅从未爱过她半分,更让孤独二字贯穿她的一生;幸的是也正因为鲁迅,她才得以在历史上留名,且为后人知晓。

不过这幸,我想朱安宁可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