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4节气的轮回变迁中,小雪是个很没存在感的节气,就连典籍中对它的描述都是“气寒而将雪”“寒气未甚”这样含糊的词汇,甚至是“物咸成”这样和雪完全无关的它仿佛没有自己的特征、只是别的节气的附庸一样立冬干的事情,小雪时还在干,冬至要干的事儿,这时候也刚刚开始准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冬天的北方的初雪?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冬天的北方的初雪(北方人过冬的起点)

冬天的北方的初雪

在中国24节气的轮回变迁中,小雪是个很没存在感的节气,就连典籍中对它的描述都是“气寒而将雪”“寒气未甚”这样含糊的词汇,甚至是“物咸成”这样和雪完全无关的。它仿佛没有自己的特征、只是别的节气的附庸一样。立冬干的事情,小雪时还在干,冬至要干的事儿,这时候也刚刚开始准备。

然而,小雪又是一个极具诗意的节气,“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将雪未雪,在老北京看来,可以入诗,可以入画,也可以入歌,是过去不少文人冬闲雅集的开始,而在广大乡村,一段难得的农闲时间即将到来。

小雪大概率不会下雪

在节气发源的中原地区,农历十月的小雪季节,气候其实还没有寒冷到下雪的程度。

天气数据显示,华北地区的初雪,一般在公立11月底、农历十月底左右。所以小雪是大概率不下雪的。

以为小雪会下雪,可能是个误会。其实,即便在气候与今天不同的时代,古人对于小雪征候的记载,也和雪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虹藏不见”,一般的解释是“彩虹不再出现”,彩虹和雨有关系,彩虹不见了,意味着不下雨了。也就是说,这个季节,已经不再下雨了。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样的解释太绕了。为什么不干脆说“雨藏不见”呢?所以他们认为“虹”其实是一种虫子,“虹藏不见”意思是虫子蛰伏过冬。事实上,《说文解字》解释“虹”的时候,说之所以是“虫”旁,是因为彩虹弯弯曲曲,像虫子,所以用“虫旁”。

小雪第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也和雪没什么关系。“天气上升”和“地气下降”是一对很难弄明白的概念,古人认为此时阴阳不相交,万物不生,和孟春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泰草木萌发相对应,但这仍然解释不了何为“天气”,何为“地气”的问题。

小雪第三候好理解一点儿,“闭塞而成冬”,古代生产力落后,人们取暖的能力有限,天寒地冻,万物蛰伏,人也不例外,关门闭户,不再进行户外活动。当然,这和雪也没有关系。民俗学者高巍对新京报记者解释说,“小雪是从雨到雪的转折点,但还没下雪。古人设置这样一个节气,我想可能是期盼冬天下点儿雪,一来有瑞雪兆丰年的意思,二来下雪气温下降,也能阻断疾病传播”。

继续储备越冬蔬菜

“闭塞而成冬”,在农业社会,冬天没有农事活动,只能呆在家里,而且天寒地冻,尽量不外出。

但小雪其实还没那么冷,大多数人还在为过冬做准备,高巍说,“过去小雪时做的事情,其实和立冬没有太大区别,比如储备冬天的粮食、蔬菜。有些菜还在成熟期,所以备菜的时间会延续一段时间。比如雪里蕻,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菜,以前人腌雪里蕻,不会腌的特别咸,随腌随吃,可以炒肉,也可以包包子,既有腌菜的味道,也有一部分鲜菜的感觉。鲁迅刚来北京时,饮食生活都不习惯,唯有雪菜包子,让他感觉还有南方的味道”。

冬天不宜外出,在室内可做的事情有限,因此常常无聊。不过,老北京过冬时,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高巍说,“故宫有一位老文物学家,叫朱家溍,他有一个很好玩的习惯,一到冬天,就做一个白菜花盆。做法很简单,把萝卜中间掏空,就成了一个天然的花盆,倒上水,在水里放一个吃剩下的白菜头,再用铁丝拴起来,挂在炉子的烟筒上,没几天,白菜发芽,长出嫩黄的叶。很简单,但很有趣,给萧瑟的冬天增添很多色彩。”

老北京的冬闲雅集

陆游诗说,“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时节,余霜未近,寒梅将开。城市里有钱有闲的人们,开始准备冬天的活动。

高巍说,“过去北京有很多适合室内的雅集,几个老友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绘画、或诗歌,大家轮流坐庄。这种活动往往要提前准备,比如写诗,大多数人不可能现场作诗,总要准备几天,在空闲的冬天里,算是一个可以忙活的事情。有时候一冬天下来,几个人合起来,就可以出一个集子。绘画更是如此,画一幅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工笔,等到聚会的时候,互相展示成果。过去不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大家闺秀,很多人都喜欢工笔,不仅是因为它能让人心静,也有能消耗更多时间的意思在里面。”

这些活动,让原本无聊的冬天,变得好玩起来,高巍说,“这可能就是古都的特点,这些活动花费不多,一般人都能承担,但很有意思,能消磨时光,也能提升自己的修养”。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