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端上来绿头牌,60岁的康熙一眼看中了德妃,要她侍寝。太监们退下后,窃窃私语:“德妃娘娘可真有福气,50多岁了还能侍寝。这要换做旁人,30岁之后就没侍寝的机会了。”

康熙不是个纵欲的人,所有的侍寝都是冲着生孩子去的,唯有德妃是个例外。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

50多岁的她,已经20多年没有生育,可康熙就是喜欢她。有烦恼喜欢往她屋里去,没烦恼了也想和她分享。

一到德妃的生辰,康熙不仅提前备好礼物,还会特意嘱咐四阿哥、十四阿哥两个儿子,去给德妃庆生。

这样的德妃,在后宫里感受到了难得的幸福,丈夫信任、后宫安宁,儿子也孝顺……

但是这样的幸福,在康熙去世的那一刻,彻底荡然无存。

被迫成为太后的德妃,亲眼目睹了亲儿子的自相残杀……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2)

康熙死后几个月,德妃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双手扶上登基不久的四阿哥:“求你,放过十四,他是你的亲弟弟。”

雍正僵硬的脸色微微动容,双手握住德妃颤抖的手,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额娘放心。”

以德妃对雍正的了解,这句“放心”最多也只是保命了。

德妃泄气地抽回双手,瘫在了床榻上。她知道,一切都晚了,“煮豆燃豆萁”的事情终究会发生。

她两眼盯着房梁,陷入了回忆的旋涡:一生无欲无求、默默无争的她,最后为什么会落得个这样的结局?非要经历儿子们的自相残杀?

---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3)

刚进宫时,德妃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宫女。

她的祖父曾经当过膳房总管,相当于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延续到德妃这一代,也只能以宫女的身份进宫。

(后来雍正登基,给母家抬旗、封赏,德妃的家世才稍微好看了点。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进宫后的德妃,想的是“老实做人、本分做事”,根本没打算承宠。但偏偏,一次偶然的机会,17岁的她被康熙临幸了。

康熙没有看清她的脸色,只是囫囵吞枣地知道,自己昨夜临幸了个宫女,大笔一挥册封为乌常在,赐居钟粹宫。

“乌”取自德妃的姓氏,即“乌雅氏”,后人也常称呼德妃为乌雅氏。

这次之后,康熙就把乌雅氏彻底忘了个干净。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4)

而乌雅氏自己,也乐得自在,当常在总比当宫女好,至少不用经常伺候人。

两年后,就在乌雅氏以为,自己会在常在的位置上平平淡淡过一生时,康熙又突然遇上了她。乌雅氏再次被宠幸,而这一次,她怀上了孩子。

当时,康熙已经24岁,仅有3个皇子,他急切地需要开枝散叶、延绵子嗣。于是,乌雅氏一怀孕,就被册封为了乌贵人。

1678年,她生下了四阿哥,被册封为德嫔,移居了永和宫。

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可乌雅氏却因为位份太低,没有资格抚养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四阿哥被送到佟佳贵妃身边。

能生却不能养,这大概是一个母亲的悲哀了。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5)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乌雅氏的脑海里短暂地闪过了一点“争位”的想法,但也只是一瞬间。

很快,她就平复了下来。

不能抚养四阿哥,是因为她生四阿哥的时候只是个贵人,生育完好几个月才被册封为嫔,这时候孩子早已经被送走了。

嫔,是她现在的位份,也是能够抚养孩子的最低位分。只要她努力生孩子,总有几个能够留在自己身边。

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她开启了频繁的生育。

---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6)

1680年,乌雅氏再生儿子,即六阿哥。

第二年,康熙册封四妃,乌雅氏也在其中,即“德妃”。

突如其来的封妃,在乌雅氏的意料之外。她以为,以她的出身这辈子恐怕都很难封妃,如今才21岁,居然就直接册封了。

要知道,在同时册封的另外三人“惠嫔、宜嫔、荣嫔”,个个都是高门显贵之家,唯有她是个包衣奴才。

这时候的德妃开始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很受康熙宠爱了。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7)

至于受宠的原因,经过这几年和康熙的接触,她大概也摸清楚了,漂亮、温柔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那股“不争和淡泊”的气质。

不管是当常在,还是当贵人,抑或是嫔,德妃几乎没有过嫉妒心。

亲生儿子四阿哥的养母佟佳贵妃,一入宫就是贵妃,德妃不嫉妒;遏必隆之女,入宫后不久,也从妃到了皇后之位,她也不嫉妒,始终谦逊有礼……

在宫里,这样的女人实在太难得了。

也正是因此,如果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康熙总是愿意去和德妃商量。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8)

随着宠爱与日俱增,德妃也开始接连怀孕、接连生育。到1688年,她生下了小儿子十四阿哥。

前前后后统计下来,德妃这近10年,一共生了6个孩子。

或许是因为频繁生育过于伤身,德妃的孩子夭折率很高,仅有一半长大成人了。其中最小的十四阿哥,便是她的心头宝。

康熙二十八年,佟佳皇贵妃病重,康熙为了冲喜册封她为皇后,可不到一天,佟佳贵妃还是去世了。

自此之后,康熙便再也没有立皇后,而所有的后宫事宜,基本上都开始交到德妃手上。

康熙信任她,她本人也足够有能力。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9)

德妃本就不争不妒,情绪稳定,行事自然更加稳重,再多添些细心,处理起事情来一丝不苟,深得后宫人心。

做着皇后该做的事情,掌着皇后该有的权,她却从未想过要觊觎更高的位置,更没有想过皇位。

对于她来说,现在的生活就已经很好了,自己在后宫安宁幸福,孩子也能开开心心成长。如今佟佳贵妃去世,四阿哥也回到了自己身边。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争,让康熙一再破例,本来后妃30岁就不能侍寝,但德妃一直到50多岁都还在侍寝。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0)

然而,这样默默无争的德妃,生出来的儿子却不是无争之辈,个个卷入了九龙夺嫡的漩涡。

康熙亲自养大的太子无德,不但大搞贪腐之风,还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有野史记载,他甚至还对康熙的后妃下过手。

1708年,康熙巡幸塞外。当时,十八阿哥病重,太子非但不上心,还纵情享乐,遭到康熙训斥后,他又偷摸跑到康熙帐外鬼鬼祟祟,被抓了个正着。

康熙顿时大怒,直接废掉了太子。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废太子”。

而在这个事件中,德妃的两个儿子都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1)

四阿哥负责看压废太子,却因为大阿哥诅咒废太子的事情受牵连,被关押了一段时间。

而十四阿哥则差点被康熙砍死。

当时,康熙指责八阿哥谋害废太子,结果十四阿哥不服气,拼命上去进言,还敢用自己的性命做担保。正在气头上的康熙,一把举起刀,差点就要往下砍。

幸好一群皇子赶紧跪围上去,抱住了康熙的脚,这才救下了十四阿哥的性命。

……

这时候的德妃,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储君位置不稳,她的两个儿子必然无法安宁。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2)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在夺嫡中,她的两个儿子站了不同的夺嫡阵营。

长此以往,未来一定会出大事。

于是,德妃便只能经常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和他们话点家常,希望能够促进兄弟俩的感情。

但德妃也知道,这兄弟成长环境天差地别,性格也天差地别。

四阿哥是个闷葫芦,不喜言辞,从小在佟佳贵妃身边养着,与自己关系不亲近。这十四阿哥性格开朗,但骨子里也并不好说话,每次德妃一说正事,他就打岔。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3)

可她一个深宫女子,能尽力做的,也就只有协调了。

康熙末年,十四阿哥被册封为大将军王,派他去西北出征,出征典礼上,还特意给他用了皇帝才能用的旗帜和服饰……

看到这些东西,德妃并不兴奋。

别人看到的是十四阿哥未来可期,可她看到的却是危险重重。

而最令她难受的是,与此同时,四阿哥也加紧了对储君之位的谋夺,他利用弘历,露出了自己对皇位的渴望。

这样下去,她的两个儿子,很有可能走向自相残杀。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4)

1722年的12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康熙去世,四阿哥登基,德妃也直接名正言顺成了太后。

可成了太后的她,丝毫开心不起来。

因为,雍正作为胜利者,对十四阿哥展开了“全面围剿”:

十四阿哥还没回朝,雍正就设计要夺取他的兵权与爵位;

安葬完康熙的灵柩后,雍正又把他软禁在了汤山;

此后,雍正还找了个借口停掉了十四阿哥的俸禄……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5)

十四阿哥背后的势力、家人都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

德妃不想看到“相煎何太急”的场面,可是,雍正不听劝,她却没有一点办法,只能用激烈的手段来反抗。

德妃闹绝食;要殉葬;当众不给雍正面子,死活不愿当太后,不愿意搬离永和宫……

其中,德妃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常常被人用作“德妃不承认雍正继位”的铁证:“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

可我倒觉得,恰恰相反,这是她缓和兄弟关系的大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诏命我的儿子继承皇位,(这件事)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6)

四阿哥是她的儿子,十四阿哥也同样是她的儿子。这句话的否定,从来不是单独指向四阿哥。

当时,大家都认为四阿哥登基是意外,十四阿哥继位才是康熙的意图。

可德妃却说:根本不是,我从来没听到康熙说过我的儿子要继位。

一句话否定两个人,反倒是把水搅浑了,让那些支持十四阿哥的人乖乖闭嘴。

如此一来,阿哥威胁不到皇位,雍正也就没必要置十四阿哥于死地。

因此,与其说,德妃最后的行为是在反抗雍正登基,倒不如说,她在反抗的是兄弟相残。

德妃为什么讨厌雍正帝(50岁还被特批侍寝)(17)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想去理会政治立场,只希望孩子们都好好的。

我想,如果登位的是十四,他用同样的手段去对老四,德妃应该也会激烈反抗

只是,不管德妃怎么反抗,最终都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政治的残酷,从来不会向感情低头。

后来的十四阿哥,还是失去了十多年的自由。

而德妃,也有幸没有亲眼看着儿子痛苦十多年。

1723年4月,在康熙去世的第5个月里,德妃就撒手人寰,至死没有离开康熙赐给她的永和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