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家人围在火炉旁欢声笑语的岁月吗?
还记得屋檐下披星戴月集体乘凉的悠闲时光吗?
还能拾起上山割草下地干活、和伙伴们一起玩泥巴的童年记忆吗?
又是否怀念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老师殷切的目光?偶尔走神,想的是池塘边、杨柳岸、田野里的泥鳅或草坪里的小花,而不是校园外的那部手机……
这是一个信息流高速运转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机不离身的时代,这是一个“低头族”最美风景盛行的时代。
大学的课堂
声情并茂的课堂,哪及手机里的风花雪月;
晦涩难懂的知识,哪及手机里的信手拈来;
与其孜孜不倦的翘首以盼,不如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潇洒翱翔。
会议的壮观场面
讲话的人全情投入、忘乎所以,演得不亦乐乎,而台下听的寥寥无几,大家都用手机来打发这无聊无味的时刻,每个人都只是为了应付那必不可少的流程。
聚餐
扎堆玩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成了聚会的固定模式,人与人之间少得可怜的交流变得尴尬与冷漠。
地铁上
排队
地铁、医院等场所,低头族成为了社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各自玩手机
家庭里,手机无疑成为了人们最好的灵魂与肉体伴侣,夫妻之间再无爱的交流。
校园里,初中就已沉迷于手机,网恋,游戏,刷短视频,看段子,相比枯燥的学习生活,手机简直太有味、太有趣了。
但国家明文规定,中学生不允许带手机到校园,仍然有很多学生还是忍不住把手机带进来,甚至在上课时,忍不住拿出来瞧一眼。
班上就有这样的学生,三番几次带手机到校园,屡教不改,第一次的时候批评教育,当即把手机给他,要求承诺再不把手机带进校园。
第二次一周,第三次一学期,仍然还有第四次。
被没收手机后,曾有几个学生咬牙切齿的看着老师,脸上挂着泪珠:还我手机,不给我手机我就去死……
在生死要挟的情形下,教育显得卑微、如履薄冰,有时候,教育还被社会的大趋势的打败了。老师把手机给了家长,家长转手就给了孩子,自己在另一个角落也心安理得地继续做低头族。
还有一个学生,在没收他手机后,把老师家门撬开了,闯进教师宿舍翻了底朝天。
呜呼哀哉,也许哪天,学生为了拿到手机,会把我杀了,我不知道还敢不敢没收孩子的手机。
家长也告诉我,我不能失去他,我怕他自杀,我只能给他手机……
难道除了给他手机,就别无他法?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就是家长造就的。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为当下未成年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感到无比担忧,手机的危害已经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