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是我国传统的一项竞技游戏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起源于汉武帝时,是宫人为皇上祝祷千秋之寿而发明的游戏当时千秋,取千秋的万寿之义,后世语讹为秋千(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一说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捷的军训项目,春秋时齐桓公兵伐山戎,看到秋千便把这种游戏带回,自此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古今艺术图》) 中原地区荡秋千初仅限于宫庭宅院、豪门贵族家中的红男绿女,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后来逐渐在民间盛行起来,且成为立春、寒食等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节日娱乐形式在古人的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妇女荡秋千的描写,如苏轼“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欧阳修“绿杨楼外出秋千”;冯延已“柳外秋千出画墙”等等 在潮汕,荡秋千也是潮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潮人群众性荡秋千多在正月,特别是元宵前后举行正月对于潮人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兴奋,热闹又快乐的月份这个月份潮人的节日特别多,既有春节、元宵节、“人日节”、“天公生”,又有各乡各里时间不一的庆丰收,祈新年安康、六畜兴旺、世事顺心的“老爷生”因此,正月潮人节日连绵不断,随处可看到一派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场景而荡秋千既作为一种体育活动,能健身壮体,又作为一种文娱活动,能增添节日气氛,故深受潮人的喜爱 从《荆楚岁时记》所载可知在南北朝时荡秋千之俗由北方传入南方,但何时传入潮汕则较难查考相传,宋末陆秀夫谪居澄海辟望港口时,见乡人在荡秋千,十分高兴,称赞而谓众说:“此举可强力也”并吩咐其子弟与当地乡人共荡若此说属实的话,那么,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荡秋千的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较早的有明万历《普宁县志》:“正月……男子小儿或妇人,竞打秋千,至十五夜止”从出土的明嘉靖《荔镜记》剧本中也有荡秋千的记载,由此可知,至迟在明代潮汕便有荡秋千之俗 潮汕荡秋千活动,以澄海澄城巷口乡、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潮州市庵埠镇仙溪乡、亭厦乡、惠来县的石峻乡、后山乡等地较为有名,涌现了不少荡秋千能手,如李烈、朱福全、卢锡等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之人,能在高达10米的秋千架上穿木屐、皮鞋表演离手倒吊、空中转身等高难度的技法,动作纯熟,姿态优美,常常博得周围观看者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潮汕有些乡村在正月荡秋千时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风俗例如铙平县樟溪镇龙潭埔村正月荡秋千别具一格,每年正月初一下午2时许,村民便在村寨广场上搭起一个五米高的秋千棚,凡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都要备生、熟互掺的几筐花生粒,登上秋千棚,向棚下早已翘首以待的人们撒花生粒,直到把所有花生粒撒完为止棚下的人们尤其是今年即将为人父的后生兄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抢夺,热闹异常据说是谁抢多花生粒,谁今年就生下男孩故后生兄们为博个好彩头,个个乐此不疲该村这种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至今在村中仍流传着“抢花生、熟掺青(青,潮音是生),年年生”这样一首歌谣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正月几乎天天男女老幼都可荡秋千,但是元宵节那天,男人不能登上秋千棚,整个秋千活动只能由女人参与,男人们只好站在一旁观看潮州市有些乡村,元宵夜年轻夫妻要跑到村里老榕树下荡秋千,任村人往身上泼粪,说是被人泼得越多,越能在今年生男孩,十分令人不可思议 解放后,由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潮汕荡秋千活动中的一些荒唐可笑、充满迷信色彩的习俗已逐步被历史潮流所淘汰,逐渐向文娱健身性质的健康方向发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秋千的另一种名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千的另一种名称(荡秋千源流与潮汕秋千)

秋千的另一种名称

荡秋千,是我国传统的一项竞技游戏。关于秋千的起源:一说起源于汉武帝时,是宫人为皇上祝祷千秋之寿而发明的游戏。当时千秋,取千秋的万寿之义,后世语讹为秋千(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一说秋千本是古代山戎人用于练习身手轻捷的军训项目,春秋时齐桓公兵伐山戎,看到秋千便把这种游戏带回,自此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古今艺术图》)。 中原地区荡秋千初仅限于宫庭宅院、豪门贵族家中的红男绿女,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后来逐渐在民间盛行起来,且成为立春、寒食等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节日娱乐形式。在古人的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妇女荡秋千的描写,如苏轼“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欧阳修“绿杨楼外出秋千”;冯延已“柳外秋千出画墙”等等。 在潮汕,荡秋千也是潮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潮人群众性荡秋千多在正月,特别是元宵前后举行。正月对于潮人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兴奋,热闹又快乐的月份。这个月份潮人的节日特别多,既有春节、元宵节、“人日节”、“天公生”,又有各乡各里时间不一的庆丰收,祈新年安康、六畜兴旺、世事顺心的“老爷生”。因此,正月潮人节日连绵不断,随处可看到一派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场景。而荡秋千既作为一种体育活动,能健身壮体,又作为一种文娱活动,能增添节日气氛,故深受潮人的喜爱。 从《荆楚岁时记》所载可知在南北朝时荡秋千之俗由北方传入南方,但何时传入潮汕则较难查考。相传,宋末陆秀夫谪居澄海辟望港口时,见乡人在荡秋千,十分高兴,称赞而谓众说:“此举可强力也!”并吩咐其子弟与当地乡人共荡。若此说属实的话,那么,潮汕早在宋代前便有荡秋千的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较早的有明万历《普宁县志》:“正月……男子小儿或妇人,竞打秋千,至十五夜止。”从出土的明嘉靖《荔镜记》剧本中也有荡秋千的记载,由此可知,至迟在明代潮汕便有荡秋千之俗。 潮汕荡秋千活动,以澄海澄城巷口乡、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潮州市庵埠镇仙溪乡、亭厦乡、惠来县的石峻乡、后山乡等地较为有名,涌现了不少荡秋千能手,如李烈、朱福全、卢锡等。他们都是艺高胆大之人,能在高达10米的秋千架上穿木屐、皮鞋表演离手倒吊、空中转身等高难度的技法,动作纯熟,姿态优美,常常博得周围观看者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潮汕有些乡村在正月荡秋千时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风俗。例如铙平县樟溪镇龙潭埔村正月荡秋千别具一格,每年正月初一下午2时许,村民便在村寨广场上搭起一个五米高的秋千棚,凡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都要备生、熟互掺的几筐花生粒,登上秋千棚,向棚下早已翘首以待的人们撒花生粒,直到把所有花生粒撒完为止。棚下的人们尤其是今年即将为人父的后生兄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抢夺,热闹异常。据说是谁抢多花生粒,谁今年就生下男孩。故后生兄们为博个好彩头,个个乐此不疲。该村这种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至今在村中仍流传着“抢花生、熟掺青(青,潮音是生),年年生”这样一首歌谣。揭阳市炮台镇桃山乡正月几乎天天男女老幼都可荡秋千,但是元宵节那天,男人不能登上秋千棚,整个秋千活动只能由女人参与,男人们只好站在一旁观看。潮州市有些乡村,元宵夜年轻夫妻要跑到村里老榕树下荡秋千,任村人往身上泼粪,说是被人泼得越多,越能在今年生男孩,十分令人不可思议。 解放后,由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潮汕荡秋千活动中的一些荒唐可笑、充满迷信色彩的习俗已逐步被历史潮流所淘汰,逐渐向文娱健身性质的健康方向发展。

来 源: 汕头日报 2003.11.17 作 者: 陈卓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