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20日夜记梦怎么背?老周的阅读课讲稿(1)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作者介绍

……(上略)苏轼的词风向以豪放、清新著名。相传苏轼曾问红极一时的歌手袁綯道:“我辞何如柳七(按:柳七即柳永之小名)?” 袁答曰:“柳郎中辞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辞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袁綯的评价,可以说是极为直观、极为感性和极为准确。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苏轼的《江城子》,却是一篇细腻感人、不折不扣的婉约之作。

◎题解:

这首词的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年,即神宗熙宁八年,亦即公元1075年。这一年, 39岁的苏大学士之妻王弗刚好病逝十年。该词写于“乙卯正月二十日夜”——也就是刚刚过完正月十五。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五”作为阖家团聚的日子,乃是热闹非凡的年节(民间向有“三天‘十五’两天‘年’”的说法,可见“十五”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十五”刚过,作者便因梦到去世十年的亡妻而写下了这首词,不言而喻,词中寄托的,乃是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思念。

◎朗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导读:

《江城子》属双调,分上下两阙。

苏轼在词的上阙中抒写了自己对亡妻王弗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劈头一句点明作者与亡妻永别已有十年。整整十年,幽明隔绝,生死难通,生者不知死者,死者亦不知生者。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无须尽力去想、去回忆,甚至常常强迫自己不要去想、不要去回忆;但与妻子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却早已深深烙在了脑海深处,今生今世再也无法把它们从记忆中抹去了!而越是这种思念之情不期而至时,诗人心底便越会泛起难言的凄苦;亡妻孤零零地躺在千里之外的墓穴中,诗人孤零零的凄苦孤寂之情,又能到何处去向何人诉说呢?

写到这里,作者突然宕开一笔:“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生死两隔,夫妻相聚已是永无可能——这点,作者比谁都清楚。但这丝毫阻止不了诗人的想象,就在这想像中,夫妻终于相见了!但是……即便是真的能够夫妻相见,只怕也会是你认不出我、我也认不出你来了吧!?分袂既久,心镜蒙尘;故影依稀,鬓角堆雪。寒暑十度,生离尚且如此,何况死别乎!?

词的上阙写得颇为抑郁。先说十年来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与日俱增,接下来说妻子葬在千里之外,欲至墓前倾诉凄苦亦无可能;再接下来设想与妻子相逢,但十年风刀霜剑,岁月的尘封土掩早已叫双方面目皆非,以至于彼此都难以认出对方来了。

词的下阙,转入对梦境以及作者梦后心境的抒写。

“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有暗、深、远等义,用以修饰“梦”,表明了这个梦是朦朦胧胧、若明若暗的。“还乡”,从字面上讲是回到了家乡,内中包含着的一层意思,则是回到了一度与妻子共同生活的“温柔乡”中。

接下来一句“小轩窗,正梳妆”——六个字,描画出一幅极为动人的生活场景:清晨,少妇跪坐在窗前,就着晨曦,轻理云鬓,细贴花黄,一边等待夫君醒来,一边精心装扮着自己。这一场景,诗人曾经是那样的熟识,以至于化成了他心中的一幅永不褪色的记忆板图。尽管而今生死两隔岁月无情,尽管“纵是相逢应不识”,但梦中的妻子,却依旧是当年那熟识的模样……

再接下来,写二人相见后情形,只用两个短句计9个字“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整整十年了呀,醒时想,睡时想,高兴时想,伤心时还想,这心底积累了多少话要对妻子讲呀!可真到了二人面对面的那一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以表达情感的,就只剩下了那满面的泪水了。“相顾”而无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这样默默地四目相对,你说不出话来,我也说不出话来;你满面泪水,我也泪流满面——这无声的一幕,胜过多少“我爱你呀情妹妹”“想死我啦情哥哥”之类的套路式表白呀!

词的结尾两句是“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想来,算来。“肠断”,指悲伤到极致。“短松冈”,指墓地。整句话的意思是:算来每年最叫人悲伤的,便是“明月夜、短松冈”了。

“明月夜”即是表明时间的概念,更是抒写情感的意象。明月亮何时圆?十五!这里暗示的是,在众人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诗人却正忍受着“肠断”的煎熬。“十五”月月都有,除了正月,一年中还有另外十一个月,每个月的十五之夜,月亮都会圆;而每个月圆之夜,作者便必会“肠断”。

“明月”,在苏轼笔下,常常与思念亲人的情绪紧紧纠缠为一体。熙宁九年,即写下这首《江城子》的第二年的中秋节,苏轼喝了整整一夜酒直喝到天亮,于大醉中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水调歌头》。开头一句便向苍穹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阙转写月圆之夜对亲人的思念,月亦解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色笼罩着朱楼,将如水清光洒进雕花门窗,照着展转反侧的无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时的诗人,简直已无法再忍受十五的明月了:月亮啊月亮,人们又没招惹你,你不该跟人们有什么大不了的过节吧?那又为何总在人们生死别离之标,你倒偏要来团团圆圆了呢?!词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奈中退后一步,遥祝天各一方的亲人: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共享天上的这轮圆月了。这首词是诗人写给远方的弟弟的,尽管彼此参商难聚,但好歹大家都还活在世上,总有机会见面;而妻子王弗,却早已离开人世,就连共享明月亦不可能了——月圆之夜,想起孤眠于地下的亡妻,诗人又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江城子》一词,上阙以三个“难”字,即情难忘,话难诉,人难识——为结构框架。下阙记梦,抓住一个小小的、充满温馨的家居场景加以书写,然后以无言有泪写夫妻相聚,最后总括“年年肠断外”以收束全文。不蔓不枝,不露痕迹,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这首词的写作特点,就不多说了。只想再点一句,那就是,在这么短的篇幅内,作者抒写了思念亡妻的情感和梦境,有概说,有细节;有记叙,有抒情;有起伏有虚实,从而使这首词在有限的形式中,蕴含了无尽的情感。“内客大于形式”,是我国古代诗词最突出的共同特征之一。这以点,还望大家能认真体味。

◎作业

a.背诵这首词。

b.仔细体味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2007年 9月26日写于杭州

2020年元旦,重校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