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三十年磨一剑”的预报“老将”张迎新遇到了新挑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气象台播报员名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气象台播报员名单(走近预报员张迎新)

气象台播报员名单

今年夏天,“三十年磨一剑”的预报“老将”张迎新遇到了新挑战。

6月27日清晨5点,张迎新下班了,但从单位回家后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高压脊控制不容易出现降水,但是地层条件及能量条件好,有利于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张迎新的脑子里一遍遍地过着这些想法。

回家前的几个小时,她与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专班成员针对“28日文艺演出举办期间会不会下雨”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是一次颇具挑战的预报。

6月的北京,天气变幻莫测,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随时可能出现,令人猝不及防。这种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加之受北京特殊地形以及超大城市复杂下垫面等因素影响,精准预报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保障建党百年庆祝活动顺利进行,再难也要克服。”在党员张迎新心中,“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做得好的担当精神”一直激励着她。

为了摸准老天爷的“脾气”,对目标区域天气做到心中有数,2020年11月,张迎新和同事开始对活动期间历史同期天气进行逐一分析;今年3月,张迎新等多名预报首席和骨干组成庆祝活动预报服务专班;从5月初开始,针对天安门、鸟巢进行0-10天、10-20天天气预报实训;从6月25日开始,全力冲刺阶段正式开启。

张迎新参加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又有30年的预报工作经历,可谓经验丰富。但面对此次“大考”,她依旧觉得紧张,“可以说,天气预报是一锤定音的因素。”

6月28日下午,在文艺演出前的最后一次会商上,各家预报意见基本一致——文艺演出时段多云,但张迎新依然在电脑前不停刷新各种气象资料。直到演出顺利结束时,她悬了多日的心才终于放下来。

“气象保障有力、有效、有功”“你们把天气‘安排’得很好”“保障有力,极为成功!辛苦了”,来自各界的肯定、感谢和气象部门内的祝贺络绎不绝。庆祝活动气象服务保障任务结束后,张迎新又投入到汛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中。

7月11日傍晚到12日白天,北京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强降雨的低涡系统移动路径和移动速度存在不确定性,降雨中心位置和极值随时面临调整的可能性。为得到一个确信的结论,张迎新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要随时掌握低涡的实况路径,如果与原先的判断稍有偏差,雨可能就不下在北京,或者量级变得更大。”张迎新说,“一旦有变化,要马上和防汛等相关部门联系,为防汛力量的调配提供依据,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11日全国早间会商结束后,张迎新和同事讨论决定提前发布预警。9时,北京市气象台提前9个小时发布了暴雨黄色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根据预报预警,市防汛指挥部启动黄色预警响应;市教委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停止返校活动,高校停止组织师生的户外调研、实习、聚集性活动;水务系统1.5万人在岗值守;山区景区及民宿、民俗户暂停营业;山区险村险户、城市危房平房居民及时转移……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汛期降水过程多、强对流天气频发。截至目前,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8成。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天气形势和越来越高的精细化预报要求,张迎新坦言“压力不小,责任也更大了”。

一直以来,张迎新聚焦灾害性天气特征与机理研究,特别是在华北暴雨预报技术方面进行持续探索。“未来,围绕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难点还要不断深入研究,要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努力提升精细化预报水平。”张迎新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