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1)

引言:诊治糖尿病,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非常重要,除外测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最常用的就是胰岛功能检查了。

“C肽释放试验”是检查胰岛功能独特且重要的手段,但“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怎样做?检测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该如何解读?”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

下面笔者参考文献就围绕这些问题,具体讲讲关于“C肽释放试验”的那些事。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2)

什么是「C肽释放试验」?

要了解C肽释放试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C肽。C肽又称连接肽,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在胰腺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和一分子的C肽,C肽和胰岛素最终以等分子量分泌并释放入血,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测定血清C肽等同于测定血清胰岛素,均可用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研究发现血清中游离的C肽不易被肝脏降解,它的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因此临床上测定C肽水平能更准确地反映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状态。

对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与胰岛素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反应,能克服胰岛素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了解β细胞的功能,特别适合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测定胰岛功能。

C肽释放试验的原理

让病人空腹时定量口服葡萄糖(或馒头餐),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C肽和胰岛素的试验,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C肽的水平及变化,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C肽释放试验的主要用途

1.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通过测定C肽浓度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有助于正确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2.评价临床胰岛素治疗效果: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

哪些人需要做C肽释放试验?

1.已经确诊糖尿病的糖尿病患者;2.临床已经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C肽释放试验」如何进行

C肽释放试验的做法和糖耐量试验一样,病人需要空腹时(禁食8~10小时)定量口服葡萄糖(标准葡萄糖75g)或馒头(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C肽和胰岛素,测定空腹及服糖(或馒头)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5个时间点的血浆C肽水平。

临床上利用C肽释放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常结合糖耐量试验,因此我们做C肽释放试验常同步测定各时点的血糖数值。

容易忽视的细节

1.停用可能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试验前3~7天停用可能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磺胺类药物、普萘洛尔等。

2.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要控制,但不应过度限制

患者自接受试验3天前起,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少于150g,但要控制在250~300g范围,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3.糖水准备、服用以及计时细节

嘱患者空腹8~10小时,在早晨8点之前空腹抽取静脉血,然后口服溶于300mL温开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予每千克体重1.75g)糖水在3~5分钟内喝下,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及180分钟时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上述5个时间点的血糖和C肽值。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若受试者不能耐受葡萄糖水,也可选择100克面粉做成的馒头(3两左右)来代替葡萄糖水。尽管馒头餐与口服葡萄糖水对于C肽的测定结果相差不大,但后者在定量方面更为精确。

4.心态应保持平和、安稳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应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精神刺激。

5.要求空腹指尖血糖<10mmol/L

试验一般会要求受试者测空腹指尖血糖小于10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10 mmol/L,不建议进行该试验。否则,由于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得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明显受抑,所测结果并不能反映受试者胰岛功能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血糖较高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口服糖水,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受试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因此,如果患者血糖较高,最好先行强化治疗,待空腹血糖降至8mmol/L(最高不超过10mmol/L)以下,3~5天后再行检查。

6.初诊糖尿病患者做C肽释放试验,一般喝标准75g葡萄糖进行;住院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也可以早晨吃3两馒头餐,进行C肽释放试验。

拿到C肽释放试验结果,如何分析?

通过C肽释放试验了解病人的胰岛分泌功能,需要结合同步测定的各时点血糖值(即糖耐量试验),脱离血糖看胰岛功能没有实际意义。为了直观,我们常把上述各时点(空腹时坐标点为0)的血糖值和C肽值绘制成曲线图即“糖耐量曲线和C肽释放曲线”。通过分析,来了解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及衰竭程度。

解读原则

1.要看曲线高低,即患者的C肽分泌水平如何(间接代表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低抑或正常;

2.要看曲线的形态,即服糖后是否出现分泌高峰,有无峰值延迟;

3.通过观察C肽释放试验的各时点数值与同步测定的血糖水平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相对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4.通过观察C肽释放试验峰值出现的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高峰延迟(2型糖尿病的特点);

5.通过观察C肽释放曲线是否低平,同时结合病史及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结果等分析判断糖尿病的类型(1型或2型):若考虑是2型糖尿病,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如病程长短、有无应激因素、降糖药物疗效、平日血糖控制状况等),进一步分析是“高血糖毒性抑制胰岛β细胞功能所致,还是病程较长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所致”,如果是前者,经过积极治疗,胰岛功能有望好转。

经验分享:6种临床常见的C肽释放曲线类型

理论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表现在C肽释放曲线中会有不同的类型。

常见类型一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3)

解读:空腹血浆C肽为0.3~1.3nmol/L,口服葡萄糖后0.5~1.0h分泌达到高峰,峰值约为空腹值的5~6倍,2~3h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糖耐量试验各点均在正常范围,此为糖代谢正常者的正常C肽释放曲线。

常见类型二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4)

解读:C肽水平升高,尤其是空腹C肽升高,峰值(仍为空腹值的5~6倍)及达峰时间正常,糖耐量试验各点在正常范围,表明存在空腹胰岛素抵抗,多见于超重和肥胖者。

常见类型三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5)

解读:空腹C肽水平升高,服糖后峰值为亦空腹值的5倍以上,但峰值延迟,此类患者患者易出现餐前低血糖,虽然糖耐量试验各点均在正常范围,但属糖尿病高危人群,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

常见类型四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6)

解读:空腹C肽水平升高,峰值在0.5~1.0h出现,峰值为空腹值的5倍以上,但3h仍为较高水平,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而且糖耐量试验提示糖调节受损(IFG、IGT或IFG IGT),此为糖尿病前期,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可能会逐渐进展为临床糖尿病。

常见类型五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7)

解读:空腹C肽水平可以正常、偏高或偏低,服糖后释放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延迟,在3h释放曲线仍然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而且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其空腹C肽水平逐渐降低,餐后释放曲线上升更加迟缓,高峰后移更加明显,糖耐量试验提示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此为典型2型糖尿病的特点。

常见类型六

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一样吗(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手段)(8)

解读:空腹C肽水平偏低,服糖后释放曲线上升平缓,几乎成一直线,无峰值的特点,糖耐量试验提示为典型临床糖尿病患者,此种情况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非常衰竭,排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得胰岛素分泌明显受抑后:

➤如果是青少年患者,伴有酮症,多为1型糖尿病;

➤如果是中老年患者突然发病,消瘦,病情进展迅速,伴有反复酮症,要考虑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结合胰岛相关的抗体可进行确诊;

➤如果是一直以足量的降糖药物治疗的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结束语

临床上糖耐量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联合测定,分析C肽释放曲线的特点,对评估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判断糖尿病分型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内分泌科临床医师一定要熟练掌握。

参考资料:

[1]韩光宇,徐湛,拾莉,李全双,梁军,张巍.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6,30(07):541-543.

[2]李素彦.2型糖尿病C肽释放反应曲线类型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2):1743-1745.

[3]贾艳芳.血清C肽检测在LADA伴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研究,2021,29(02):128-130.

[4]李枫.C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及代谢性指标的关系[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3):47-48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