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陌生女人知道我想你(口述刘晓莉)(1)

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江宁,女,24岁

01

第一次跟刘晓莉见面,是初一开学。

彼时,我穿着露脐装,梳着一头狮子烫,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教导主任第一时间赶到班级,勒令我回家换校服。

我看都不看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怼:“我妈说了,我们家是低保户,买不起校服。”

教导主任当时就有点懵,全班同学的眼睛也瞪得老大。

这时,刘晓莉走过来,对我说:“我是你的班主任刘晓莉,老师可以带你去办公室聊聊吗?”

这样的话,我听多了,索性蛮横到底:“哦,晓莉呀,有什么话就在这儿说吧。”

全班哄堂大笑。

而我,在等待刘晓莉成功被我惹到发飙。

最好是让我滚出去。

02

可是,并没有。

她指了指我的座位,说:“坐那儿,靠窗位置,外面有五十年树龄的梧桐。”

我一身功夫,被她这句话泄了力,只好七摇八晃地去座位坐下。

那天有开学典礼,我出圈的妆扮,引来老师同学们各种复杂的目光。

要么被人看到害羞,要么把别人看害羞,我选择了后者。

谁看我,我就死死盯着对方,心里想:最好校长能来找我,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开除我。

然而,并没有。

一天过去了,教导主任和校长都没有来找我。

03

直到放学后,同学们都走了,刘晓莉让我留一下。

我以为她是要通知我,明天别来上学了。

但她却对我说:“江宁,老师蛮羡慕你这身打扮的。”

我有点傻眼,不知刘晓莉葫芦里卖的啥药。

“老师像你这个年纪时,开始发育了,甚至都不敢挺胸抬头,你看,直到现在还有驼背的习惯,很难改的。”

这,这……我居然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对批评,我有的是混招,但对表扬,我很失措。

“孩子,记住今天的自己,记住这份敢做自己的勇气。”

然后,在我云里雾里几近断篇的状态下,她递给我一套校服:“想穿自己的衣服可以,想穿校服也可以,这是我为你争取的特权。”

我再混账,面对这样的场面,也忍不住有点小感动:“那,老师再见。”

“以后没有同学的时候,你可以叫我晓莉,还挺亲切的,算是我给你的一份专利吧。”

开学第一天,准备大闹天宫,被所有人排斥的我,收获的居然是如此特殊的礼遇。

是福是祸呢?

无所谓了。

我的人生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04

被排斥,自尊被碾压,好像是我从一出生就要习惯的命运。

爸爸是卖墓地的,妈妈是三天打零工,其余四天在麻将馆度日的女人。

爸爸偶尔卖出一块墓地,家里就会大鱼大肉,他俩推杯换盏,郎情妾意。

如果很长时间没有生意,他们就会各种争吵、摔东西,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没有完整的。

妈妈在麻将桌上千儿八百的输赢,眼都不眨一下,可是,学校要几十块钱的班费,她会火冒三丈:“老子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支持他们乱收费。”

不仅如此,她还在班级QQ群里各种哭穷,咒骂社区驳回她的低保申请,抱怨社会的不公。

小学时,班里同学都在学校订午餐。

我妈嫌贵,说学校的饭根本不值那个钱,拒绝为我缴费。

然后呢,她有钱时,就给我几块钱去买些面包、火腿肠带着当午餐。

没钱时,就骂我:“你是饿死鬼托生的吗?一顿不吃能死吗?你不是饿,就是馋。”

所以,大多时候,在学校吃饭时,都是全班同学吃,我看着。

老师找我爸妈,他们把话说得一个比一个气人。

我爸说:“我一个人赚钱养活全家,已经尽全力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我妈则说:“老师,你要觉得她可怜,就帮她订一份呗。”

包括因为我学习的事情,老师找家长。

我爸妈特别理直气壮地对老师说:“孩子去学校,就是由你老师管,我们当家长的,要是什么都会,还要老师干什么。”

我们小学班主任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江宁,你爸妈就是臭无赖。”

05

在学校,所有同学都疏远我。

老师也是尽量不碰我这个麻烦,我的作业,她基本不批改。

在家里,爸妈高兴时,一口一个宝贝地叫着。

不高兴时,我爸一边跟妈妈动手打架,一边对我俩说:“别人都自杀,你们娘俩为什么不去死?”

我曾经有过的自尊心,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巡回打击下,成功戒了。

同学老师孤立我,我就独来独往。

回到家,我更多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读书、画画。

画画的纸是从班级垃圾筒里捡回来的。

同学用剩的演算纸、不要的本子都被我捡了回来。

结果,被一个同学告到了老师那里。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对我说:“江宁,你爸妈已经过分到,要你来学校回收废品过日子了吗?”

而接下来的话则把我变成众矢之的:“你现在捡别人用过的纸,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拿别人没用过的。所以,停止你的行为,我可不想跟你的无赖父母发生任何交集,降低我的身份。”

06

而这些经历,我选择了沉默。

因为如果对父母说,我只会再遭到一次羞辱。

我曾经盼望早点小学毕业,盼望上了初中就可以结束小学时的噩梦。

可是,尚未开学,我妈就成功埋葬了我的那点盼望。

开学前一天,我分到了三班。

老师组建了QQ群,让大家报尺码,订校服,以备整整齐齐地迎接开学典礼。

结果,我妈“闪亮登场”:我们家是低保户,出不起这个钱。

以及我们买不起,就不穿,看谁敢把我女儿撵回家;校服收那么高的费用,是不是校长吃了回扣等等。

总之,我人还没进初中,我妈就成功粉碎了我“重新做人”的念想。

这一次,我也决定破罐破摔了。

与其等着父母让我各种出丑,不如直接把自己搞难堪。

于是,开学前一天,我把奶奶临终前偷偷塞给我的500元钱拿了出来。

给自己买了一套惹眼的露脐装,烫了个爆炸锡纸烫。

反正我的人生已经见底了,不如索性活成爸妈那副样子——我是流氓我怕谁。

07

可是,刘晓莉的出现太意外了。

她不但没有批评我,孤立我,甚至还夸我是个勇敢的女孩,许我叫她晓莉的特权。

这让我一时无措,根本猜不出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管怎样,我不能被她唬住。

开学第二天,我依然穿着奇装异服出没,除了同学看我的眼神像看怪物,并没有其他人来找我的麻烦。

那天有摸底考试,普查大家小学的学习水平。

同学都在奋笔疾书,我就在每张卷纸的空白处画画。

我以为成绩出来后,刘晓莉肯定会当众批评我。

但她只是在放学时叫住我,拿着我的卷子说:“每一张我都看过了。江宁,至少你没让卷子空着,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你对时间和自己的尊重。”

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我本做好了被各种冷嘲热讽的准备,但并没有,反而又是表扬。

从小到大,我没被这么尊重过!从来没有。

特别想哭,但觉得太丢脸,所以只能快步离开。

“江宁”,刘晓莉在后面轻轻唤我。

真的,江宁的名字我用了12年了,除了去世的爷爷奶奶,还第一次有人叫得这么温柔,叫得我内心一阵暖流。

“孩子,你画得真好!”她说。

那天,我没有坐公交车回家,一路走,一路哭着走了回去。

我卑微至贱的生命被看见,被温柔以待的感觉,突然把我僵死的泪腺给疏通了。

我甚至像个好孩子一样,特别开心地把路上别人乱扔的垃圾,拾起来丢进垃圾筒。

有那么一个又一个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也可以有希望。

08

打那天开始,只要是晓莉的语文课,我都会很认真地听讲。

学业荒废了整整一个小学,我的注意力最初连集中五分钟都困难。

每一次刚要溜号时,晓莉会准确地捕捉到,及时地提问我。

无论答得错与对,她总能找到表扬的理由:“发言声音很响亮”“江宁的思路很独特”“你看到了老师都没看到的方面。”

第一次月考,语数英三科,我没一科及格。

可是,晓莉说全班进步最大的就是我。

她用了整整五分钟的时间,详细说到我的进步。

专注度提升了,不再往卷子上画画了,值日时不放过教室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大家集体问“老师好”时,我也会张口了……

说这些话时,她就那样温柔地看着我。

让本觉得考得一塌糊涂的我,内心没那么崩塌。

原来,我的每一点向好,她尽收眼底,原来,我也是被看见的。

09

而这样高调的偏爱与例外终于遭到了嫉妒。

一次语文小考,我得了满分。

晓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特别开心地将我的小考卷贴到班级后面的展板上。

这样的举动终于让其他一些同学不爽了。

一次小考罢了,晓莉实在太过于大张旗鼓了。

于是,其中一个学霸站出来,说:“老师,你也太偏心了,好多同学都得了满分,为什么偏偏要把江宁的贴起来?而且,我们都觉得,你对江宁格外好,这很不公平。”

学霸的话,让全班同学都深感戚戚然。

我当时如坐针毡,不是为自己,而是觉得自己终于给晓莉惹了麻烦。

可是,晓莉一如既往地不慌不忙。

她走回讲台,面向大家:“认为老师偏向江宁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55个同学,包括我,都举了手。

我举手是希望她以后不用这么偏袒我。

我不配。

10

“手放下。”晓莉依然平静地说:“孩子们,你们是对的。”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然后,那节语文课,晓莉没有讲课文,而是给我们开了个主题班会。

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早在开学之前,晓莉就去过我家家访。

因为班级群里,我妈的大放厥词让她想了解我家的真实状况。

更因为,同在教育系统,我的小学老师预警过她:江宁的家长很难缠,你不要惹火烧身。

晓莉家访时,我家里没有人,邻居让她去麻将馆找我妈。

晓莉见到我妈妈时,我妈那天手气很差,正在输钱。

听完老师的自我介绍,她牌不离手地骂骂咧咧:“我说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原来是教书的来找我,这能不输吗?”

然后呢,她借口要上卫生间,尿遁了。

晓莉不甘心,执拗地在我家门口等到凌晨,终于等来了我爸妈。

没有客气的招呼,只有无赖似地诿责:“我们活着都很难,哪还有能力教育孩子?”

然后,三言两语,他们又进入争吵模式,将晓莉晾在了一边。

11

“同学们,我自己也是三岁孩子的妈妈,我当时全部的感受就是,心疼如此不堪父母背后的那个孩子——江宁。”

晓莉说到这里时,深吸一口气,停顿了好久才让自己的情绪平息下来。

她定定地看着同学们:“所以,你们觉得我偏向,老师肯定地回答你们:我的确偏向了。我偏向江宁身上那份倔强努力阳光,偏向她出瘀泥挣扎着保持不染。同学们,你们换位想一想,换作是你们,会做得比江宁更好吗?班级里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不值得我们大家团结关爱,为她的每一个进步加倍鼓掌吗?”

没有人说话,没有掌声,但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哭了。

晓莉说:“同学们,老师在未经江宁允许的情况下,出卖了她的隐私,给你们上今天这特殊的一课。因为我知道,你们中间还有很多人,你们的原生家庭并不完美。但,老师想告诉你们,没有人能够过像白纸一样的一生,出生无法选择,但活出怎样的一生,现在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上。”

12

那一课,我终生难忘。

我当时就觉得,我的人生有这样一课,好像再也没什么能够打倒我。

从那天以后,我变化极大。

放弃了对父母的指责与指望之后,我变得轻松许多。

我甚至能够在爸妈的争吵摔打之中,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地背诵课文,自己给自己讲题。

初二上半年,我已经从班级倒数第一跃到班级第十。

成绩快出来那几天,我很忐忑,有事没事的在老师办公室附近转悠。

有一天,我就见晓莉拿着一张纸,风一样地往校长办公室里冲。

隔着房门,我听到晓莉激动的声音:“陈校长,看到没有,班级第十啊,我就说过,她可以的。”

校长说:“这就是你不惜得罪教导主任,跟我叫板,处处偏袒的结果?”

只听晓莉敲着手里的成绩单:“陈校长,一个那么缺爱的孩子,多给一点,会坏到哪里去呢?学生把老师比喻成园丁,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棵小苗,长成歪脖树?”

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晓莉为了我,多次跟教育主任和校长交涉。

也直到那天我才知道,哪怕我取得一点点进步,比我还高兴的人,是晓莉。

在这个凉薄的世界里,被一个人那么深沉地爱着。

我,其实是个幸运儿。

13

初三毕业,我考上了重高。

晓莉飞车来我家送录取通知书,高兴得眼泪直往外蹦。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我爸妈的不开心。

他们多么希望我初中毕业就可以打工养家。

所以,他们连晓莉递过来的通知书都不想接,更别说倒一杯水,说一句感谢。

那天送晓莉下楼,走出巷口,我一把将她抱起来,原地转圈圈。

“晓莉,我考上重高了,我再也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啦。”

晓莉重新哭了,指指我身后:“别因为他们的态度不开心,他们,也是被生活和见识所困。”

我学着她日常摸头杀的样子,敲了敲她的头:“放心吧,你教了我这么久,我要是这点格局都没有,那不是辱没师门吗?”

那天,晓莉请我吃了人生中第一顿肯德基,还开车带我去了城市观景台,顺路坐了摩天轮。

送我回家时,她拥抱了我,说:“江宁,只有真实体验过悲伤和喜悦,人生才值得活,老师希望你未来的人生,皆安宁,常喜乐。”

我也狠狠地拥抱了她:“晓莉,后会有期。”

14

上了高中后,我每年都会选择母亲节这天去看晓莉。

而不是教师节。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也会第一时间向她汇报。

她每隔一个月,也会开车来高中看我,有时见我,有时就在间操时,远远地看看我。

我问她:“你教过那么多学生,我是不是最让你操心的那个?”

她说:“不是,你是让我觉得当老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最大的那个。”

我如此不完美,但对我,她从来不吝啬表扬。

所以,不在她身边的那些日子,只要一想到她,我就觉得自己可以变得更好。

后来,我考上大学,晓莉在朋友圈里昭告天下。

她因此遭到不少学生的“投诉”:“老师,我们也是你教过的学生,怎么你对江宁这么特殊?”

晓莉回复两个字:秘密。

15

我对晓莉无话不说,但有一个秘密,我保守了整整大学四年。

2021年9月1日,开学季。

上午8点钟,我穿着校服,坐在一群初中生中间,上了开学第一课。

是晓莉的课。

她一直上到快下课时,才发现我,嘴巴惊得张成了O型。

我向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但她还是把我揪了起来:“说说吧,这是弄哪出?”

于是,我先向晓莉伸出手:“介绍一下,江宁,女,24岁,你曾经的学生,现在的身份是14中数学老师,你的新同事。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晓莉整个人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扯了扯身上的校服:“刘老师,我欠你一次正规的开学。感谢你把当年那个穿着露脐装的问题少女培养成今天的人民教师,我会用余生,做一个像你这样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叫她刘老师。

而在心里,在人生一个又一个隘口,她赐予我的,是父爱与母爱的力量。

也因为她,我高考所有的志愿都填报的师范院校。

我当年的那句“后会有期”其实早有隐喻。

是她教会我如何出发,而我的理想却是回到她身边,做一个像她那样的人。

16

如今,我跟晓莉真的成了同事。

大家说我不愧是她的学生,在“护犊子”这一点上,像极了她。

是啊,那是因为我比任何人都知道,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和善的尊重,坚定的支持,无条件的偏爱,发自内心的看见,有多么重要。

那是比成绩更令他们受益终生的灵魂根基。

这世界上没什么突然开挂的人生,爱,是唯一的魔法。

我希望未来有一天,孩子们想起我时,就像我每次想起晓莉一样:

她是上天在我人生道路上安放的路灯,此地早已经过,但那光却始终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