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学校,几乎都崇尚这样的办学追求:质量立校、特色显校、科研兴校毋庸置疑,教育科研,已逐步走下神坛,走出象牙塔,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追求,成为不少学校发展的生长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让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

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当下的学校,几乎都崇尚这样的办学追求:质量立校、特色显校、科研兴校。毋庸置疑,教育科研,已逐步走下神坛,走出象牙塔,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一种追求,成为不少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那么,怎样让一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的实质、体会到教育科研的魅力,走上这一条教育幸福之路呢?

从“无”到“有”,意识先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育科研喻为“幸福之路”,但要让一线教师体会到这种“幸福”,何其艰难!不少教师认为:我是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行了;只要学生喜欢家长支持就可以了,不需要搞什么教育科研。若要引导这些教师的惯性思维,切忌“大跃进”式的“硬来”,而要“温水泡茶”式慢慢地启动教育科研的“安装程序”。

一要注重制度设计。全校集体约定职称评比、评优晋升的评选细则,设置一定的教育科研权重,让教师们意识到,教育科研是职业的需要使然,虽然没有硬性指标、具体任务,但也得做。

二要注重理想驱动。精选通过教育科研实现理想目标的教师成功案例,让教师们意识到教育科研无疑是开启教育创造的“按钮”。

从“薄”到“厚”,行动跟进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关键是要亲近实践,进行“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和“适度的理论研究”。问道行动,原则有两个:

一是倡导多元。行动研究运用的方法往往是综合性的,可以是定性分析,也可以是定量研究;可以是观察法、反思法,亦可以是尝试法、实验法;呈现的方式也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可以是课题、论文、报告,也可以是案例、随笔、教学后记等。

二是亲近叙事。教育原野每天都在给我们提供带着露水的“绿色素材”,这些素材就存在于我们的校园中、课堂教学中,是最为真切的。案例分析为教育叙事的常态,要引导教师把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把发生在一线的故事讲述出来,把生成的问题与思考展示出来,用激情书写成长,用理性探究规律。

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师们对此的态度常常是:畏惧、隔膜、担忧。事实上,课题也可以这样生成:由困惑凝聚成问题,由问题升华为课题。只有这样,课题才是“亲生的”、“亲切的”,课题研究才能与一线教师的实践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地走近并积极地拥抱课题。在多年的教海弄潮中,我切身体会到“不要在云端舞蹈,而要贴地行走”(维特根斯坦语)。我非常钟爱那种“贴地式”“贴身式”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基于实践,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困惑;不需要囿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不需要固守三或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给自己结题了。“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尽管我肩负好几项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但仍孜孜不倦地进行了二十多项“微型课题”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教材中可以提炼哪些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如何利用作业本中的评语与学生、家长进行对话”……正是这些小课题的研究使我真正达到了“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的较高境界。

从“软”到“实”,发展保障

教育科研的发生,除了意识到位,行动得力外,更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研究”方式。“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所、立教之本。平凡缘于此,创造也缘于此。特级教师于漪先生倡导的“三次备课出名师”的总结绝非煽情之辞,更不是美丽的传说,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再“有他”备课(大量参阅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无他”的备课,可以让个性理解、创造想象充分彰显,使自己的教学充盈着“我”的风采;“有他”的备课,则可以检视自己的观点,借鉴他人的优点,使他人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在自己的课堂里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反思性备课”则是方法的总结、思想的凝练和境界的升华,可以使自己的教学不断精进,育人质量持续攀升。

反思是教师科研的“自觉”方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中曾告诫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下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如火如荼、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也诞生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主张,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面对这些,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与价值认同,做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特眼光的智者。日本东京大学著名学者佐藤学提出“反思性实践家”的命题。他说,称得上“反思性实践家”的资深教师的思维方式有五个特点:一是应对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即兴思维,二是对于问题情境的主体式的、感性的探究式参与,三是问题表象中的多元观点的统整,四是问题表象与解决中的背景化思考,五是实践过程中问题的不断建构与再建构。“反思性实践家”是对“技术性熟练者”的转型与超越。教师的反思正是因为成功地完成这一转型,才会有新的提升。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21日第8版

作者:周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