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梳理完了山东省的地名。其间,有过反复,有过彷徨,有过喜悦,有过沮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1)

登封地图

【地名由来】

登封原名嵩阳,取嵩山之阳而名。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2)

嵩山

武周万岁登封二年(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于是颁布诏书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此为登封之名之始。登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元和郡县志》登封县:“万岁登封元年,则天因封岳,改为登封。”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3)

武则天

登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行为艺术的见证,登封寓意:"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这是武则天功业的总结,也是她最自己文治武功的自信表达。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东临省会郑州,西接古都洛阳,全市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9镇3乡3个办事处1个工业区1个矿区,323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71万。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4)

登封风光

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丽,物产丰富,具有独特的优势:人文历史积淀丰厚。登封市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功夫等众多世界级名片,现存文物古迹151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寻欢文史】

两年前曾有缘登封一行,游览少林寺之余,于暮霭间拜谒会善寺,作小诗一首,誊之如下: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5)

会善寺

《会善寺怀古》

游少林寺,阅尽浮华,观遍如织人流,甚是无味!回程路上,偶遇会善寺,进寺一观,幽静肃穆,幸甚!

深山藏古寺,俗世人不知。一心修行者,两袖禅香溢。殿前立古柏,碑后隐居士。余生有机缘,可为小沙弥。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6)

【历史沿革】

古代称阳城(今登封市告成镇),夏朝初,以阳城为都。在今颍阳镇有纶国,均属豫州地域。商,称阳城。西周,有阳城、负黍2邑,属京畿。在春秋时期,郑国在古纶国地建邑,叫纶氏邑。战国时,阳城、纶氏2邑属韩国。

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伐韩,阳城、纶氏2邑属秦国。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40郡,郡下设县,阳城、颍阳(今东金店村)、纶氏3县属颍川郡。

西汉,阳城、颍阳、纶氏3县仍属颍川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登嵩山后,以山下300户,置嵩高县(也做崇高县),以奉太室山。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嵩高县并入阳城县;东汉建初四年(79年)纶氏县改为轮氏县(一说"轮"通"纶")。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7)

西汉

三国时,阳城、颍阳、纶氏3县俱属曹魏。西晋,废颍阳、轮氏2县入阳城,属河南郡。北魏设阳城郡,管辖阳城、颍阳、康城(今告成镇东及禹州市一部分)3县。太和十三年(489)分颍阳县置堙阳县,属阳城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置中川郡,郡治堙阳县,阳城、颍阳2县亦属中川郡。北周废颍阳县入堙阳县。

隋开皇六年(586)堙阳县改名为武林县(《旧唐书》作武临县),属洛州。开皇十八年(598)武林县改名纶氏县。仁寿四年 (604) 废康城县。大业元年(605年)纶氏县治所迁至汉代嵩高县旧址,改名嵩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康城县,属嵩州(治阳城县),贞观三年 (629) 废康城县。载初元年(689年),析河南、伊阙、嵩阳3县地复置武林县。武周万岁登封二年(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颁布诏书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示大功"告成"。神龙元年(705年)恢复嵩阳、阳城2县名字,神龙二年(706年)又复为登封县和告成县。开元十五年(727年)武林县改名为颍阳县。武林、登封、告成3县均属河南郡。天祐元年(904年)告成县改为阳邑县。

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中原地名探究因武则天登嵩山)(8)

五代,登封县属汴州。后唐,告成县复名为阳城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阳城县废入登封县。北宋初,置望陵县,乾德元年(963年)望陵县废入登封县。庆历二年(1042年),废颍阳县为镇,隶属登封县,后复为县。

金,废颍阳县并入登封县,属金昌府。元、明、清三朝,登封县均属河南府。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府存道,设豫东、豫西、豫南、豫北4个道,登封县属豫西道(道治洛阳县)。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西道改为河洛道,所辖未改。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冯玉祥主政河南,废开封道,设立豫北、豫东、豫西、豫南4区行政长公署,登封县属豫西第二行政长公署(驻临汝县)。不久,废区,登封县直属于河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登封县属第十区(驻洛阳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6日,日军侵占登封县城。10月中旬,八路军在登封城西红石头沟成立登封抗日民主政府。玫瑰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登封县城由日伪军和国民党军占据。8月24日,抗日部队攻克登封县城,28日,中共登封县委、县政府进驻县城。9月下旬,豫西抗日部队奉命南下,撤出登封,县城随即被国民党军占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20日,陈谢兵团九纵26旅78团攻克登封县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登封县人民政府成立。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反扑,占领登封县城。5月16日,陈谢兵团九纵解放登封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登封县属郑州专区。1955年1月17日,郑州专区公署驻地由荥阳县(今郑州市荥阳市)迁至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12月5日,巩县、荥阳、密县、登封、新郑5县划归郑州市管辖。1961年12月19日,郑州市的巩县、荥阳、密县、登封、新郑5县划归开封专区领导。1968年2月25日,登封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县政府,属开封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81年12月18日,撤销登封县革命委员会,恢复登封县人民政府。1983年9月1日,撤销开封地区,巩县、新郑、密县、登封、中牟5县划归郑州市管辖。1994年5月30日,撤销登封县,设立登封市(县级)。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