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淮安区高中数学研究中心在淮安市钦工中学举行了以“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及教学案制定和使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深入推进贯彻市教育局“5G课堂”要求,促进全区高中数学教学教研深入开展、稳步提升,充分发挥高中数学研究中心作用。

淮安高一数学新课程(淮安区高中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钦工中学举行)(1)

区高中数学试题研究中心成员、淮安中学、楚州中学、车桥中学、吴承恩中学、范集中学等区内各高中学校数学学科教研组长参加活动。活动由区教研室教研员徐云翔带队,钦工中学高中部全体数学教师共同观摩研讨。

活动由课堂展示、评课研课、专题讲座等环节组成。钦工中学钟林老师《空间距离的计算》的课堂展示,以知识结构的科学构建、教学流程的合理呈现、授课重难点的精准消融突显“5G课堂”的能力提升。课后,区试题研究中心专家及各学校学科教研组长集中点评课。大家认为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老师能立足学情,科学地制定导学案,授课时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合理把握重点,有效突破难点,教学设计符合“融学课堂”的教学理念。

随后,淮安中学丁军主任就课堂教学实景和点评课反馈情况,作了关于集体备课及教学案制定和使用的《动须相应 厚积薄发》的专题讲座,着重阐述“课堂背后的集体智慧”。丁军从导学案优缺点分析、导学案编制程序、集体备课与导学案审定、二次备课与导学案差异化定制等方面,对集体备课和教学案的合理制定及有效使用作了独到而详尽的阐述。

淮安高一数学新课程(淮安区高中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钦工中学举行)(2)

徐云翔指出本次研讨活动内容丰富实在,研学一体,既完善教学,更促进提升。他要求备课组建设、集体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做到“六个一”:学习一篇文章(立足“三新”背景下的课程标准、教学参考等)、研讨一份导学案(教学计划)、研透一道试题(包括解法、变式、易错点、难点、突破点)、说评一节课、限时一份练习、改编一道课本题。他指出数学教师必须坐得住、静得下,才能放得开、拿得出,只有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才能从容应对形势变化。

本次研讨活动,与会教师收获良多,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推进“融学课堂”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全区数学学科研讨继续扬帆前行,争创更优质更有效的教学,为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陈林

编辑: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