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对自已的结局有预见,只是没有想到死亡来得那么快,死得那么惨。但对于商鞅来说,怎么死都会让他万古长青,死得越惨烈,名声名大!如果可以重来,商鞅还是一样会矢志不渝变法,不改初衷!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1)

商鞅服刑


一、商鞅对自已结局预见

商鞅并不是第一个变法的权臣,也不是最后一个变法的权臣。在商鞅之前,变法权臣惨遭横死者,商鞅是知道的,也明白。他走上变法的路子,就知道自已必为变法而死,只是死得早与晚而已。秦孝公永远不会杀商鞅,但不代表嬴驷不杀商鞅,就算嬴驷不杀商鞅,许他归隐,那秦国的老世族也会派出刺客杀商鞅至到他死。这些都是大才商鞅能预见到的,如果预见不了这些,卫鞅就不是卫鞅了。变法者,利益重新分割也。反对变法的人和支持变法的人一样多,通常反动变法的人少,但是有能量!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2)

商鞅

吴起在楚国变法而强楚,但楚悼王一死,楚国贵族就发私兵把吴起乱箭射杀,还是在楚悼王的葬礼上杀的吴起!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功成而魏军来攻,申不害力战而死,韩国贵族幸灾乐祸!这两个事例都在商鞅生前发生,商鞅大才,如何不知自已的结局!

变法之初,商鞅就给秦孝公嬴渠梁讲了变法的三大难处,其中之一就是变法权臣惨死法灭。秦孝公嬴渠梁说:功臣惨死,皆君之过也,终嬴渠梁一身绝不负卫鞅!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3)

秦孝公嬴渠梁


二、商鞅重新来过仍会变法的原因

1、法家名士以追求功业为最高目标,生死不再考虑范围内。

儒家大伪,就是利用自已的才学取得高官重爵,能建功则建功,不能建功则安度一生;如果建功影响了自已的生命,那么儒生会放弃功业,以保全性命为最高追求。北宋王安石就是一代大儒,他主张了变法,结果没有成功,反而把宋朝弄跨了,但是王安石激流勇退,及时把权力交给政敌司马光,然后逍遥的过完一生。

法家变法之士,如吴起、商鞅、申不害,都是用自已的生命保证自已的变法进行到底。甚至后来的苏秦在齐国变法,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苏秦还是矢志不渝的变法。

法家、墨家都有为追求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而儒家虽高唱舍身取义,弃身从仁,但都是忽悠其它人的,自已一定是功成身退,保全性命要紧。大儒赵良说商鞅那段话充分表达了儒家的最高功业目标:功成身退,以全性命!其实为了性命,功不成也不打紧!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4)

申不害自杀殉国

2、士为知已者死,为嬴渠梁也当再变法

今人自然无法理解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普遍性,现在的人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为朋友借钱都想方设法编理由不借但又要保全面子,何谈为朋友两肋插刀?当下爱情的无私付出,略可体会“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

商鞅是千里马,嬴渠梁是伯乐,二人君臣同心,实为一体。嬴渠梁给了卫鞅最大的权力,又为卫鞅挡住了所有的攻击,方成就了商鞅变法。可以说卫鞅的功业中,嬴渠梁有51%的功劳。而卫鞅不惧生死,在秦变法二十又三年,强秦六世,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根基。嬴渠梁死后见到祖宗可以骄傲的说,渠梁无愧列祖列宗!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5)

君臣同心

3、卫鞅天生权臣,不变法无功业。

卫鞅是法家巨子,治国能匠,岂能埋没于深山,骈死于奴隶人之手!卫鞅在秦国变法使他生前为圣,死后为神,煌煌功业,赫赫武功,虽死无憾也!卫鞅虽身死,但他的法却不灭,秦国之后的六代国君,无一人敢变商君之法;秦国的大车在商鞅死后,仍沿着他的规划前行。秦始皇是商鞅的铁杆粉丝,以秦皇的功绩亦不敢变商君之法而最终亡国。可见商鞅真可谓虽死犹生!

如果商鞅不彻底变法,而选择妥协,然后归隐山林,著书授徒。那么他在青史之上不会这么出彩,虽青史留名,也不过如李悝一般,所知者甚少,那样岂不寂寞?

商鞅必死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商鞅预见自已的结局了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