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在看动画的时候被国语配音尬到的体验呢?可是明明是很不错的台词,那么优秀的声优,为啥听起来就是那么尬呢?

这就要从很多个方面来分析了。

先说说台词本身的问题吧。

1语言不够本土化

什么是语言不够本土化呢,就是台词生搬硬套,用的是日本的那一套,没有把台词带入到中国人自己的语境中来。

为什么国内配音不好听 为什么国语配音听起来总是很尴尬(1)

举个栗子说明一下,“岂可修”,但凡随便看过几部动画的人想必都不会对这句台词感到陌生,我们看日配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这句台词尴尬吧?可是放到国语配音中呢?“可恶啊!”是不是完全没有代入感,甚至有点尬呢?

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中日两国存在不同的语言习惯。在日本“可恶”这个词会时常会出现在生活中,因此在日配动画中不会觉得尴尬。而在中国呢?自从小学学用词造句以后,很少人会在生活中用到“可恶啊”这种话吧?

“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季羡林

3语气助词脱离生活

各位观众呢,接下来哦,我要跟大家讲哈,语气助词的重要性哇!各位看了上面这句话是不是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国配动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这样令人尴尬的语气助词。“说到AA的话,果然是BB最棒呢”和“说到AA的话,果然还是BB最棒吧”后者在日常生活中更会被大家看作是正常人吧......

说完台词的问题,再来说说演员相关的话题吧。

4角色属性和声优不匹配

这就要说到一个行业乱象了——声优的选取往往只看人气。某某声优受欢迎,粉丝多,配过的角色多,大老板手一挥:“就他了!”,压根就不管这位声优的声线是不是适合这个角色。为什么LOL,《守望先锋》的国语配音那么的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游戏方面的配音已经形成了正规的产业链,每一个游戏角色都能找到最适合他的声优。

为什么国内配音不好听 为什么国语配音听起来总是很尴尬(2)

如果选了一位声音比较“酥”的声优来配戏命师......

5经费不到位,请不到好的声优

动画经费或者说预算不够一直是国内动画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低预算注定了在声优方面不能请到太多顶级的声优,只能选一些刚刚出道,不是很有工作经验的声优。

为什么国内配音不好听 为什么国语配音听起来总是很尴尬(3)

著名声优:碧木悠

注意听日配的同学就能发现,即使在有声优学校的日本,新出道的声优往往在动画中的表现也不会太好,棒读什么的也是常有的事。国内新出道的声优一是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大部分),二是没有丰富的经验,三是常常还会紧张,如果一部动画中大部分的声优都是这种情况,那配音会显得比较尴尬也是理所应当的了(当然不排除天赋异禀,但那终究是少数)。

6声音好听

什么?!声音好听都是错?!不不不,这里说的“声音好听”,是指“只有声音好听”。

为什么国内配音不好听 为什么国语配音听起来总是很尴尬(4)

明明很深情的场景却因为演技差点让我笑出了声

在影视圈一个演员没有演技,常常被蔑称为花瓶,会被真真看剧的观众批评,声优界也一样。现在一些国配动画男主角一开口,弹幕就开始“啊啊啊,好好听”“好苏啊,苏炸了”,只注重声音好不好听,而不注重演技和情感,念出的台词不是棒读就是捏着一股奇怪的调调,真的是听着就尬翻了。

7千篇一律

国配有一个神奇的特色,就一旦某一种声线受欢迎之后,接下来所有的动画所有的角色全是这一种声线。所有男性角色只有三种:攻音、受音、大喊大叫输出全靠吼的逗比,女性角色更惨只有一种,那就是“萌”,人物在声音的表现上丝毫没有特色。不迎合角色而去迎合市场,连路边的老爷爷都能苏你一脸血,配音怎么会显得不尬呢?

早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招聘配音演员都会尽量保证新来的声优和老的声优声线不一样,新来的声优中更加要有不同的特色。因此早年的国语动画配音的角色才显得那么特色鲜明。

为什么国内配音不好听 为什么国语配音听起来总是很尴尬(5)

当然国内目前还是有很多非常好的国配的,从远古时期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到现在的《狐妖小红娘》都是非常优秀的国配。最后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越来越多,毕竟国漫要崛起可少不了优秀的配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