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总体方案确定

熟悉控制对象和控制要求,分析控制过程,确定总体方案。

2.正确选用电气控制元件和PLC

PLC控制系统是由PLC、用户输入及输出设备、控制对象等连接而成的。应认真选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开关、限位开关和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继电器、接触器、信号灯、电磁阀等执行元件)。要求进行电气元件的选用说明,必要时应设计好系统主电路图。

根据选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数目和电气特性,选择合适的PLC。PLC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于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起着重要作用。选择PLC应包括急性、容量、I/O点数、输入/输出模块(类型)、电源模块及特殊功能模块等的选择。

3.分配I/O端口

根据选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控制要求,确定PLC外部I/O端口分配。

(1)作I/O分配表,对各I/O点功能作出说明。

(2)画出PLC外部I/O 接线图,依据输入/输出设备和I/O口分配关系,画出I/O接线图。接线图中各元件应有代号、编号等,并在电气元件明细表中注明规格数量等。

4.PLC控制流程图及说明

绘制PLC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完成程序设计过程的分析说明。

5.程序设计

利用相应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和工作情况前提下,应尽量简化程序,尽量减少PLC的输入/输出点,设计简单、可靠的控制程序。注意安全保护(检查联锁要求、防误操作功能等能否实现)。

6.调试、完善控制程序

(1)利用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仿真运行,调试PLC控制程序。

(2)让PLC与输入及输出设备联机进行程序调试。调试中对设计的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审查控制实现的可靠性,检查系统功能,完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必须经过反复调试、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7.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内容中应有控制要求、系统分析、主电路、控制流程图、I/O清单、I/O接线图、内部元件分配表、系统电气原理图、PLC程序梯形图、程序说明、操作说明、结论、参考文献等。要突出重点,图文并茂,文字通畅,并着重阐述本人工作内容和新的体会。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1.PLC硬件设计的步骤

(1)根据生产的工艺过程分析控制要求,如需要完成的动作(动作顺序、动作条件及必须的保护和联锁)、操作方式(手动、自动;连续、单周期及单步等)。

(2)根据控制要求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据此确定PLC的I/O点数。

(3)选择PLC

(4)分配PLC的I/O点,设计I/O电气接口连接图(这一步也可结合第2步进行)。

(5)进行PLC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台(柜)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2.PLC程序设计的步骤

(1)对于较复杂的控制系统,需绘制系统流程图,用以清楚地表明动作的顺序和条件。对于简单地控制系统,也可省去这一步。

(2)设计梯形图。这是程序设计的关键一步,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

(3)根据梯形图编制程序清单

(4)用编程器将程序输入到PLC的用户存储器中,并检查输入的程序是否正确。

(5)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待控制台(柜)及现场施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联机调试。如不满足要求,再修改程序或检查接线,直到满足为止。

(7)编制技术文件

(8)交付使用。

plc控制系统的5个阶段(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步骤)(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