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1)

因为疫情,一部摄于 2010 年的电视剧《浴火危城》意外走红,豆瓣评分给出 8.2,观众们纷纷点赞评论:1910 年,伍连德博士率领哈尔滨人民战胜鼠疫的往事鼓舞了防疫抗疫的中国人民,老电视剧成了新的热追剧。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2)

恰好,《浴火危城》的导演邓迎海 " 宅 " 在家乡哈尔滨,ZAKER 记者同他谈起了这部戏。

网上的弹幕和评论说:" 人传人 "、" 隔离 "、" 戴口罩 " ——伍连德哈尔滨抗击鼠疫的情节结合今天的疫情,简直是 " 神预言 "。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3)

归国华侨伍连德是剑桥医学博士,曾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校长,1910 年,哈尔滨鼠疫流行,市民死亡无数,31 岁的伍连德临危受命,以东三省防疫总医官的身份 " 逆行 " 来到哈尔滨,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防疫措施,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解剖病人尸体发现肺鼠疫病菌人传人、发明伍氏医用防护口罩防疫、用火车车厢设立隔离病区隔离病人、焚烧尸体燃放鞭炮彻底消灭病毒 …… 仅用 3 个月的时间,伍连德就全面控制住了这场瘟疫,拯救了哈尔滨。这一世界性的科学成就为伍连德赢得了声誉,1935 年,他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选。2010 年,由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了电视剧《浴火危城》,特别邀请邓迎海导演,他以国际视野与地方风情融会贯通,以镜头语言充分展示了伍连德战胜大瘟疫的历史传奇。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4)

邓迎海拍摄过《年轮》《家族的荣誉》《泯灭》《座山雕世家》《家有儿女 2》《情笛之爱》等影视作品。10 年前,调到深圳工作的老邓接到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邀请。立刻赶回哈尔滨,研究了伍连德的资料,去博物馆实地考察,进行了二度创作。有意思的是,有些来自想象的剧情在 10 年后的新冠疫情防治中成为现实。当时他虚构了一个保肺汤的情节,宣传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伍连德当时并没有采用中医的手段,完全是西医,没想到最近他看新闻,说这次新冠防治中西医结合很有效果,而且药名也和保肺汤类似。还有那个从俄罗斯跑回来的姜达明,一路上接触了很多病患,他却得以幸存,后来伍连德发现他的血液中有抗体,这其实也是有历史根据的虚构,结果这次疫情,康复者捐献血浆也成了一种被认可的治疗手段。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5)

为了表现出伍连德的神采,邓迎海选了温兆伦扮演。从一开始,他就设想请一位香港演员,主要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伍连德出生于海外,祖籍广东,口音应是 " 粤语普通话 ",其中还有大量的英文对白,这方面香港演员有优势,另外伍连德身材不高,是比较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6)

温兆伦的《义不容情》、《我本善良》等剧家喻户晓。邓迎海说:" 温兆伦非常敬业,也非常客气,随身只带一个 50 多岁的男助理,和大家一起住普通酒店,一起吃盒饭,我们还和他一起去道外的饺子馆吃过饭,温兆伦每天只吃两顿饭,别人吃午饭的时候,他就在一边默词,有影迷找他合影,他总是很斯文的说,我先默词,结果散戏以后他真的守信用,每个人都跟他单独合了张影。邓迎海对温兆伦的敬业精神赞赏有加:" 从不迟到,每次都早早的在片场等着。拍完戏也没有任何其他要求,严格执行合同。拍戏那年的冬天非常冷,我们很多戏又都在江边,而温兆伦又只能穿戏服,不像我们还能穿个军大衣,那戏服一冻就透,他从来不抱怨,但是拍焚尸那场,实在太冷了,他直接冻哭了。温兆伦很专业,在现场与导演研究对角色的处理,把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甘当绿叶,因为他觉得这部戏是弘扬一位救过哈尔滨的英雄。"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7)

邓迎海在戏中虚构了哈尔滨人李二夫妻,表现了哈尔滨人民的抗疫力量。影片结尾时,哈尔滨人民胜利了,伍连德号召大家摘下口罩,扔向天空。这个镜头在迎战新冠病毒期间,被多个网站视频和媒体使用,表现了一种人类战胜瘟疫的信念。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8)

因为疫情,回哈探亲的邓迎海在久违的故乡看到自己多年前的作品再次受到关注,他说:" 希望这部作品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伍连德,110 年前,一个人救了一座城。110 年后,病毒还是凶猛的病毒,而两次疫情都是有一位力挽狂澜的好医生:当年是伍连德,今天是钟南山。幸运的是,我们今天已经生活在一个国力非常强盛的中国,具有战胜新冠病毒的勇气和力量。"

伍连德在哈尔滨 伍连德哈尔滨抗疫的老电视剧意外走红(9)

编辑 申志远

值班主编 张跃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