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在找我咨询的时候,经常会我问我:“为什么有些投影的芯片,亮度,分辨率都是一样的,然而看起来清晰度依然会有差别?”

实际上,投影的清晰度,除了受亮度、芯片、分辨率的影响以外,还受对比度,色深、镜头以及投射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为什么有些参数很少被提及,我会在文章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

先说这些参数如何影响着投影的成像质量:

1.亮度

家用投影,很多人觉得不清晰,都以为是亮度不够,然而作为客厅投影,亮度确实不能太低,但过高的亮度很多都是因为采用的非RGBRGB色轮,让整个屏幕发白,颜色偏淡,从而影响观感,这里我的建议是,家用投影的ANSI流明亮度,建议在2000到3200这个区间值,太低或者太高的亮度都是不可取的。

2.芯片

这个参数现在很多人都会关注,1080p投影的芯片最好不要低于0.47,低于0.47的1080p投影都是抖上去的,效果不如原生1080p清晰。

3.分辨率

买投影一定要看清楚所选择的投影到底是可以完整输出1080p分辨率,还是“支持1080p信号”,有些商家的投影本身只有720p的物理分辨率,但打出“支持1080p”的宣传语,你也不能说他虚假宣传,这是个文字游戏,买投影一定不要踩到这个雷,看清楚物理分辨率。

接下来就是重头了,下面几个参数,是很多投影宣传时会提及,但是其实也是对投影清晰度影响相当大的关键参数:

4.对比度

这是一个影响成像质量非常大的参数,上一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投影仪的清晰度有多少(为什么同样的分辨率和亮度)(1)

左边低对比度,右边高对比度

对比度越高,能看到的细节相对就会越多,有些投影仪看起来总是相当暗,很多人以为是亮度不够,实际上有时候对比度才是元凶,目前1080p的投影,对比度至少要到5000:1才算是合格,低于这个值的投影,不推荐。

5.色深

越高的色深,色彩间的过渡越是均匀自然,同样一张图献给大家:

投影仪的清晰度有多少(为什么同样的分辨率和亮度)(2)

左边成像质量明显高于右边

目前市面上主流投影,至少要达到10.7亿色(10bit)才是一台合格的设备,而1670万色(8bit)的投影,颜色过渡不自然,观感自然不佳。

6.镜头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投影,一般采用玻璃镜头和树脂镜头两种方案,其中树脂镜头因为其化学特性,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跑焦、虚焦等现象,同时画面的通透性也不如玻璃镜头,这也是导致画面不够清晰的重要原因之一,买投影一定认准全玻璃镜头,由于投影仪的镜头是多片式的结构,有些厂商采用树脂镜头 玻璃镜头搭配的方式,也敢号称是玻璃镜头,各位知友买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一定要问清楚是否是全玻璃镜头。

7.投射方式

看过我其他文章或者找我咨询过的知友应该都知道,我一直强调投影采用上墙安装,不梯形校正的方式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我们先看一张图片:

投影仪的清晰度有多少(为什么同样的分辨率和亮度)(3)

这是一个典型的侧投所得到的效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画面外沿还有一圈暗光影像,实际上这才是侧投下投影的真实投射区域,影像画面之所以能够形成正常的比例,是机器经校正之后挤压画面得到的结果。然而这样的投射方式弊端也很明显:由于画面是非正常显示,所以像素不能点对点的输出,导致于画面的锐度大减;同时光源的利用率也没达到最佳,无效的投射面积浪费了光源的亮度,画面比正常投射要偏暗许多。

以上七点,实际上已经涵盖了投影选择时所要注意的大部分参数。(当然还有些没有讲到,比如dlp投影还要注意色轮参数,但因为这个是dlp投影的专属硬件参数,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其他回答中有提到)现在市面上的投影,鱼龙混杂,一些品牌水军众多,很多投影只标榜自己的分辨率,芯片,亮度,在宣传时往往忽略其他因素,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厂商不懂,一因为这些参数有时候真的拿不出手;二是因为有些东西被厂商一顿忽悠之后成为了核心卖点,不能打自己的脸。(比如自动梯形校正和侧投功能,很多厂商在宣传时把这作为核心卖点来宣传,我并不否认梯形校正和侧投能让投影的安装变得简单便捷,但作为厂商不能完全报喜不报忧,不提侧投和梯形校正以后带来的画面影响有多大)

为什么同样是1080p投影,有些清晰度特别差?就是因为,可以缩水的参数,实在是太多了,各位知友在选择投影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