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第一个成团综艺,《姐姐的爱乐之程》可以说是天生自带热度,上线没多久就达成了过亿的播放量。
《姐姐的爱乐之程》号称是一档城市体验类音乐旅行节目,节目的模式概括起来就是——环中国打歌旅行。
也就是说节目会全程展现成团的宁静、万茜、孟佳、李斯丹妮、张雨绮、郁可唯、黄龄这七位姐姐会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的过程。
而且节目组大胆选择了最随性也是最考验人的街头路演形式。
姐姐团会深入各个城市的当地采风,然后零距离接触当地居民,在他们面前进行表演。
这种极富挑战性的节目形式不光是我,众多“小浪花”们也是直呼惊讶。
刚播出不久的第二期节目中,姐姐们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路演,还算是顺利。
但在路演结束后的火锅晚宴上,气氛却一度变得有微妙。
起因是晚宴吃到尾声,作为经理人的徐峥突然开始认真地分析起姐姐们在前后两档节目中的不同状态。
宁静顿时也来了兴致,示意大家继续聊这个话题。
继而导致一向直言敢问的张雨绮甩出了一句灵魂发问:我来这干嘛?
这个问题显然不仅是代表她自己发问,也是代表整个七人姐姐团向节目组发问。
翻译一下就是:
我们到底来这干嘛?
这个团成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按徐峥的说法,原来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档生存节目。
在那档节目中,所有人只用考虑生存下去,考虑不被淘汰,不需要考虑其他。
但到了这里,已经成为冠军的七位姐姐已经没有对生存的担忧。
那就需要一个新的意义。
晚宴的气氛之所以突然微妙,正是出在这个问题上。
张雨绮说自己不知道《姐姐的爱乐之程》这个节目的立意在哪。
经历《乘风破浪的姐姐》四个月的长赛制,一路披荆斩棘“厮杀”到现在,最后成团了,却反而没了方向。
张雨绮说完之后,一众姐姐都陷入了若有所思的状态,仿佛都闭了麦,半天没接上话。
作为一个比较理智的旁观者,从《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播出之初,我就大概能预料到最终成团会面临的困境。
姐姐团定位不明不是参演节目的姐姐们的锅,完全是节目导演和策划的锅。
从某种意义上说,《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整档节目根本就只是一场大型表演类实验综艺。
因此最终诞生的姐姐团自然也是个实验团。
你们试想想,几个国内一线二线、观众耳熟能详的女演员女歌手们,突然聚在一起说要共同出道,谁敢预料最后会发生什么。
年龄跨度大,性格迥异,能驾驭的风格天差地别。
从组合角度上说,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过同类的参照物,这样的女团无异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奢望他们有多团结,有多像一个整体,只要他们别因为理念想法不一分道扬镳、成团即解散我就已经谢天谢地。
因此直到这个女团最终诞生前,节目组、姐姐们、观众们都很默契地暂时不考虑后面的事,走一步算一步。
直到现在第一个成团综艺都出了,原来的节目组才把这个他们自己都没想清楚的问题重新甩回到姐姐们自己身上,也是很“鸡贼”了。
所幸的是第二期的结尾,孟佳第一个打破了沉寂的氛围,主动提议大家要定一个共同的目标。
接着张雨绮从之前观摩梨园戏的感受出发,提出想要在节目中体现女性的力量。
希望在接下去节目的每一站唤醒女性的力量,不要弄成是一档纯粹的唱歌节目。
最后众人得出的结论要把《姐姐的爱乐之程》打造成一个充满能量的节目。
让这档节目给三十多岁的姑娘们带去能量,让她们明白了自己也有很多可能。
这个意义说起来可能觉得高大上,但这么多有号召力的女明星一起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我个人倒是比较认同徐峥的说法,整档节目的意义并不是几期节目就能定型的,也并不是说这些出演综艺的姐姐们想要达到什么预期效果就能达到的。
一档节目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是需要整个节目组去促成的,需要节目编导、策划以及宣发部门去共同营造的。
所以才播两期节目就讲得这么深刻深沉,其实大可不必。
姐姐们要做的就是每期达成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能让更多人受到鼓舞、感到慰藉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