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广播剧渐成音频市场“风口” 资本抢滩百亿耳朵经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广播剧渐成音频市场)

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成都商报

广播剧渐成音频市场“风口” 资本抢滩百亿耳朵经济

如果说短视频是这个时代最显眼的社交媒介,那通过音频APP收听广播剧则是当下年轻人更隐秘的个人兴趣。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三年音频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去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亿人,预计今年达到6.4亿,2022年将增至6.9亿。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亿。这个百亿市场,必不可少引来资本关注。。

广播剧已有近百年发展史,在互联网蓬勃发展后,曾经受到冷落的广播剧逐渐成为音频市场的主力军。作为“耳朵经济”的生力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圈钱”超百亿

“我现在每晚必须听着广播剧才能睡着,这些声音让我沉静下来……”每晚睡前,小可都会戴上耳机,陪伴她入眠的,则是《雪中悍刀行》《三体》这样的小说。

6.4亿用户 广播剧有声书占比超8成

事实上,像小可这样听着广播剧、相声等音频入眠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三年音频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去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为5.7亿人,预计今年达到6.4亿,2022年将增至6.9亿。

在众多音频类别中,有声书和广播剧的收听比例占到了80%以上。艾媒咨询的《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线音频用户收听的音频内容品类中,有声书占比达到47%,广播剧则占到37.4%。

“开始是听相声,后来入了广播剧的坑,每周都有作品更新,这样能持续听到新内容。”小可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发现很多年轻人开始听广播剧,通勤途中、午休时、吃饭时、做家务时,相对于刷剧刷抖音,听的过程不受太多外界干扰,不需要死死盯住屏幕,听故事也不会影响到同场合的其他人。

“百岁”广播剧在互联网上重生

广播剧在英文中叫Radio Drama,公认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地区,在公共电台播放。在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是1933年1月由上海亚美广播公司制作的抗日剧《恐怖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广播剧,则是1950年2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的《一万块夹板》。在中国广播剧的历史中,不得不提王刚在80年代初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全国有100多家电台播出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听众超3亿。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使用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逐渐抛弃收音机,转向VCD、CD、MP3等媒介。近年来,随着5G、智能音响、蓝牙耳机的普及,音频场景从移动端扩展至车载端、智能硬件端、家居端等各类场景,听故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过和上世纪90年代不同的是,收听的载体从收音机变为手机。

为什么选择广播剧?多位广播剧爱好者表示,相对影视剧的改编,广播剧能更原汁原味还原故事内容,同时保留了更多想象空间,“广播剧和小说一样,人物在想象中是最完美的样子。”

市场超百亿 资本争先恐后进入

王冠华在2019年从互联网行业切入音频行业,他所创办的成都万物声学已是业内知名的声音产品孵化工厂,制作了《西行记》《斗罗大陆》《天子传奇》等知名广播剧,并联合《科幻世界》推出了多部科幻类的广播剧。王冠华介绍,在2019年的时候,他敏锐地发现线上音频受到越来越多广大年轻用户关注。“用户增长大概是从2017年开始,每年呈20%~30%增长 。”

事实上,音频市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亿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从2019年开始就呈现翻倍增长趋势,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75亿,2020年达到131亿,预计2021年达到220亿,2022年市场规模达312亿元。

从2011年开始,各种音频APP在资本助力下,如雨后春笋般开始争夺用户耳朵,蜻蜓、喜马拉雅、荔枝、酷我畅听、懒人畅听、猫耳……占据市场第一梯队,平均总月活跃用户达到2.6亿的喜马拉雅融资已经完成12轮,估值240亿。荔枝FM于2020年1月17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背后则是经纬中国、晨兴资本、小米等。

今年9月,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腾讯、阅文、百度、小米等为其战略投资者。11月22日,蜻蜓FM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文在线领投,战略股东小米、瑞壹投资、普维资本跟投。

今年1月,腾讯音乐集团以27亿元交易金额收购懒人听书100%股权。仅3个月后,“懒人听书”与“酷我畅听”宣布合并为新的品牌“懒人畅听”,与喜马拉雅、蜻蜓等争夺广播剧市场。

头部作品独家版权费达百万

资本的进入,让整个行业的成本越来越高。王冠华回忆,最早的时候一部网络小说有声版权根本不需要版权费用,但如今头部的网络小说,版权费在十万到二十万,有些网络小说的有声版权一年一签,不仅有版权费,还要分成,一些头部作品的独家版权费高达百万以上。

晋江文学城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11月,有30部作品被改编成有声小说和广播剧,占了改编总量的30%。事实上,最火的广播剧、有声小说大都来自头部网文,如《雪中悍刀行》《杀破狼》《赘婿》《庆余年》《三体》……这些作品大多来自于网络文学,都先后被改编成影视剧、漫画、广播剧,进行全产业链开发。

在王冠华看来,和影视剧投资相比,广播剧的制作成本更低,普通的制作大概在15万~30万左右。当然,如果是头部IP,再邀请顶级配音演员、知名歌手唱主题曲,制作成本可能高达百万。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最高的广播剧之一是根据刘慈欣《三体》系列改编的同名广播剧,全6季80集的体量投入高达千万,筹备、创作就花了一年多时间,由中国顶级配音团队“729声工场”演播录制,配音演员们参与过《古剑奇谭》《妖猫传》《流浪地球》等影视剧的配音。

王冠华介绍,一部好的广播剧除了配音演员,还需要配音导演、编剧、后期特效参与。除了内容制作,包括海报、推广、发行也有专人负责。一些头部制作会邀请知名音乐人制作插曲、片头片尾曲,还要花重金邀请头部歌手演唱,如毛不易、周深、周笔畅等都曾为广播剧演唱主题曲。

谁是“圈内人”

广播剧,离不开配音演员的动情演绎。目前,国内广播剧分为“网配剧”和“商配剧”。前者,是由爱好者们通过社团、论坛或微信群连接在一起,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部广播剧的录制;后者则由圈内资深配音演员的专业工作室牵头,制作的广播剧投资更大、更为精良,品质相对有保证。

“网配剧”群体为热爱“发声”

夜深人静,小洛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打开电脑和麦克风,翻开剧本开始研读,揣摩着角色,时不时沉浸其中,喃喃自语。

自疫情后接触配音至今,小洛成了一名兼职配音演员,累计参与过多部广播剧、有声书录制。在业内,小洛这样的爱好者被称为“网配剧”群体。

“都是为爱发电,完全就是爱好,没有什么收入。”小洛回忆,自己是在疫情期间在喜马拉雅上听配音的课,后来加入了一些论坛和配音爱好者群,和大家一起配戏。相关的论坛和微信群上,经常会收到一些广播剧、有声书的配音工作,需要先试音,合适的话再合作。收费的话,一般分为按小时或分成,新手的话大概一小时60元,也有一两百一小时的,“我也看到过一小时一千多元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分成则是根据完播率、点赞、播放量来分,“都是工作室和平台分了后,再分给配音者,有时到手也就几十元。”

“商配剧”群体手握头部IP

在圈内,像“729声工厂”这样的专业工作室被称为“商配圈”,知名配音演员姜广涛创立的“光合积木”工作室、边江的边江工作室、北斗企鹅等都属于“商配圈”。在成立前期,这些工作室所接的业务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影视剧、动漫配音和配音导演工作,近年来则进军广播剧的配音工作。

“商配剧”大多是顶级IP,由知名配音演员操刀,制作精良,有较为稳定的质量。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如今国内头部的声优,其录制一集广播剧的费用大概在5000元~10000元。更多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室,各大音频平台会邀请参与制作,给一定的制作费用;第二种模式则是头部配音工作室自己买版权,自己制作发行,与平台分成;第三种模式则是和平台以“保底 分成”的方式合作。

如今,像姜广涛、阿杰、边江、山新这样的圈内顶级演员,早就有了自己的粉丝团。“729声工场”、光合积木也举行过多次见面会,几百元的门票被黄牛炒到上千元。

热剧收益超过千万 衍生玩法多

除了从业者,一些头部IP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根据晋江文学城站内公开数据,《魔道祖师》广播剧收益超过千万,《破云》《默读》广播剧收益超过百万。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几家主流音频平台主要采取会员费、单集收费或单部收费的方式。除了按季收费,有的平台还有打赏功能,如《将进酒》有超过15000多人打赏,其第一季中,最高有网友给出46.5万个打赏,按照100个打赏10元来计算,仅该网友的打赏费用就达到46000元。

除此之外,衍生周边产品的玩法也很多。小说、勋章、摆件、挂件、书签、耳机等周边产品,价格从十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亏损圈”如何破?

行业在蓬勃发展,不过,红星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部分平台依然在烧钱。

喜马拉雅三年半的时间总亏损近24亿元,国内在线音频第一股的荔枝也不好过……

大部分平台“亏亏亏”

市场规模高达百亿,用户规模高达6亿,但大部分音频平台依然连年亏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平台依然在烧钱。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亏损分别为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和3.24亿元,三年半的时间总亏损近24亿元。

相关分析认为,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用户黏性,喜马拉雅在渠道推广费、品牌推广和广告方面持续大手笔“烧钱”;同时为了有不断的优质内容,提升用户的付费转化,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也将长期居高不下。

荔枝集团自2020年初上市,荔枝共发布8份季度财报,只有在202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实现盈利,其他6个季度都是亏损状态。

付费用户增长现瓶颈

根据中商产业院的数据,国内在线音频最主要的变现方式是付费订阅(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占总体的42%。其次分别为直播(31%)及广告(27%)。财经分析师李明认为,从行业来看,用户付费的增长空间、增量市场与渗透率均很难有大幅增长。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16.1%,远低于美国的46.5%。

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达到1420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65.5%。不过,和其平均2.6亿月活用户相比,1420万的付费用户,显然还远远不够。

荔枝的业绩报告显示,二季度荔枝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总数49.44万,同比增长7%,三季度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总数为48.55万,与去年同期的44.83万人相比增长8%。不过,和二季度相比,三季度的付费用户反而有所下降。

演员需要提升专业水平

巨大的商机和众多知名配音演员的成功,吸引众多声音爱好者加入。网络上也顺势出现众多广告,号称“声音变现”,甚至有一小时千元的宣传口号。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国内目前具体有多少专业配音演员无法统计,但顶级的演员,如陈浩、姜广涛、边江、阿杰、季冠霖这样的大咖,都是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常年为影视剧、动漫配音,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导演陈浩看来,想要成为专业的配音演员,首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表演是多样化的艺术,配音演员需要通过声音去演绎,比如广播剧,观众需要通过我们的声音感受到演员的一举一动、心理等等。”

侵权等制约行业发展

“现在一些广播剧为了博点击率,出现了打擦边球、色情等内容。”一位业内人士称。今年10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通报称,北京喵斯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猫耳FM”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存在严重漏洞,违规传播大量不良网络视听节目,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警告并罚款人民币3万元。

侵权纠纷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记者在天眼查看到,不管是喜马拉雅还是猫耳,都有大量关于侵权的案例。

今年10月,2021声音探索者大会暨北京广播节音频版权论坛发布“保护声音作品著作权”公开倡议书。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表示,没有音频著作权保护,就没有尊重音频内容创作和有利于音频内容传播的良好环境。他呼吁各界共同推动形成合力,推动音频版权行业创新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