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成·

邵洵美的第二任妻子(邵洵美的朋友圈)(1)

1933年,邵洵美(左四)等公祭徐志摩留影

留学欧洲 结拜兄弟

  1923年夏,17岁的邵洵美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毕业,1925年初与盛宣怀孙女盛佩玉订婚后不久,便踏上了远赴欧洲的留学之路。在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他除研读经济学外,还自学英国文学。邵在1926年7月8日《时报》中发表的《一个留英的画家》一文,记录了他与张道藩的第一次会面。

邵洵美的第二任妻子(邵洵美的朋友圈)(2)

  1925年放暑假后,邵洵美与友人刘纪文共同来到巴黎,居于拉丁区的一家旅馆。刘纪文与张道藩是老友,事先给张写了信约他到旅馆相会。见到张道藩,邵想讲几句应酬的客套话,张却上下打亮着邵抢先说道:“咦,邵先生,你真像个宋朝古人!”邵这才想着自己,胡须没有薙,头发也很长,又穿了件中国袍子,可不像是古人嘛!他们毫无拘束地谈起文学艺术来,从那天起,在法国的日子,他们差不多天天见面。邵回剑桥后,他们又时常通信。

  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邵洵美三次来到巴黎。通过张道藩,邵又结识了徐悲鸿、谢寿康,并加入了以他们为核心成员的“天狗会”,情投意合的四人更结拜为金兰兄弟。

出版业的同道

  1927年,因家遇火灾,经济吃紧,邵洵美只得中止留学返国。归国途中经过新加坡时,他在一家书店看到上海出版的《狮吼》杂志,爱不释手。回国后,邵马上拜访了《狮吼》的编辑滕固、章克标等人,并与他们一见如故。《狮吼》终因亏累过重而休刊。1928年3月,邵在上海静安寺路斜桥路口创办金屋书店,在得知《狮吼》休刊后便慷慨解囊,在金屋书店继续出版。滕任主编、经理,邵为出资的发行人。

  邵接办《狮吼》不久,滕固即因出任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而离沪,其他编者也相继离去。邵独自编辑几期后宣告终刊。1930年,因有改组派嫌疑,滕固被通缉而亡命海外。滕所有生活用度均由邵资助。

  1926年秋天,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定居上海。直到徐志摩1931年春入北大,这五年的时间里,邵与徐在不断的交往和共同编辑《新月月刊》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二人时常一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邵的诗风、文风也颇受徐的影响。新月书店初为徐主持,后因资金匮乏难以为继,徐请邵伸出援手,邵毫不犹豫地投资接办。

邵洵美的第二任妻子(邵洵美的朋友圈)(3)

  徐志摩曾在《新月月刊》上连载小说《珰女士》。1931年11月,徐因飞机失事而罹难,《珰女士》由此中断。此后,邵洵美设法找到了珰女士的生活原型。归来后,邵又读《珰女士》,他想“为什么我不去继续写,志摩一定也愿意。志摩的文笔不能学,我只想去讲完那段故事”。于是,在《人言周刊》上便有了邵续写的《珰女士》。

与曾孟朴的秘密

  在张若谷的介绍下,邵洵美第一次见到曾孟朴。曾的真美善书店刚从静安寺路迁至棋盘街。两个亏了本的书店老板聚在一起,自然要说些互相安慰和鼓励的话。但当话题转到赛金花时,就只剩下曾的一个人演讲了。

  回到家中,邵脑海里依然萦绕着曾讲述的华艳故事。邵想到,曾提起他翻译过法文豪路易的希腊生活小说《阿弗洛狄德》(即《肉与死》),上一期《真美善》杂志还有这本书的预告。于是,一个顽皮的计划产生了。他连忙从床上跳起来,找了几张紫色的洋信笺,模仿表妹一句三叹的口吻,给曾写了一封长信。

  三天后,邵、张来到曾宅。曾一只手探进袍子里摸出那封信,又眯着眼睛问:“你们可认识这位姓刘的小姐?”张和邵都说:“这笔迹很熟,但想不出是谁写的。”原来邵的这封信是假托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子写的,说明她是自小在一所天主教学校受教育。某天,自己的教授读这本《阿佛洛狄德》,她听后深有感触,便写了封信,对曾先生表示仰慕。署名“刘舞心”,但未写明地址。

  不久,这封信便在 1928年第二卷第5期《真美善》杂志上发表了,并附有曾的一封回信,信中说,你为什么不给我地址?你为什么像神龙一般地躲躲闪闪?邵的小名里有个“龙”字,“神龙”显然暗指邵。但邵岂肯示弱,五天后,邵先给真美善书店打了个电话,确认曾孟朴、曾虚白父子均不在店中,便把表妹送到真美善书店,自己却在六马路转角处等候。表妹将预先写好的一封信交给店员。信上大约说,我特来店拜访,先生不在,遗憾至极,但我明日须跟姑母回家乡苏州,不知何时再来上海。曾氏父子懊丧异常。再访时,邵自信曾已不再猜疑他了。

  于是,刘舞心的信又在《真美善》杂志上发表了,曾先生并约请她继续给杂志写稿。于是,邵再以刘舞心之名写了一篇名为《安慰》的稿子。不久,《安慰》在1929年《真美善》女作家号上刊出。

  后来,曾虚白撰文称,当时父亲早就识破了邵的小伎俩,只是故意不拆穿他,反而充分炒作这一噱头,以达到促销《真美善》杂志的目的。姜还是老的辣!

林语堂与周璇

  1947年11月14 日《小日报》中《林语堂成功第一步邵洵美介绍赛珍珠》一文,披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一次,邵在家中宴请在沪文人,林先到,对主人语,入席时请列座于赛珍珠之旁,以便有更多交流,邵诺之。赛既至,坐林之右。赛深知座上多中国知名作家,遂谓:“诸君何不以新作供美国出版界印行,本人愿为介绍。”座客皆以为此话为普通敷衍之语,未予注意,独有林当场一口答应。回家后仅以两日之功,即汇集发表于《中国评论周报》的英文小品文,结成一册献与赛。赛乃愿以全力助林赴美。后据邵称,当日座上客尚有吴经熊、温源宁、全增嘏等人,英文造诣皆在林之上,倘若他们也将作品送诸赛,则今日的成功者未必是林了!

邵洵美的第二任妻子(邵洵美的朋友圈)(4)

  1946年第17期《海涛》中《邵洵美二三事》和同年第6期《大都会》中《邵洵美生日大宴众亲友》两文,皆报道了邵洵美与影星、歌星周璇的交往。同年6月4日,是邵洵美的40岁生日,他在林森西路寓所之花园设宴,招饮沪上各界名流,足有百人以上。其中一位不请自来的影星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与邵有同弄之谊的周璇。

  周璇与邵之公子小美时有往来。是日,她见邵寓门前车水马龙,甚是热闹,探询之下才知邵家有人过生日,便买了一只花篮亲自送至邵寓祝寿。她进门就对小美说:“得知令兄生日,特来拜寿。”众人马上意识到邵虽已40岁,但看上去犹像30岁上下的青年,以致周璇误以为他是小美的哥哥,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席间,邵取出太太盛佩玉近期将要出版的一册画报,周璇接过画报连夸图片优美、制作精良、印刷更妙,一下子拉近了与邵太太的距离。

  (摘自《档案春秋》2022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