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妈妈已经不止一次收到学前班老师的投诉了,丹丹上课小动作比较多,课桌上的文具盒、橡皮擦、铅笔刀随时都能成为她的玩具。有时候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都听不到。

晚上的辅导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丹丹妈妈也注意到了:一坐下来,她就忍不住把文具盒里的的笔一支支拿出来,再一支支放回去;看到橡皮擦黑了,要擦得干干净净再放回去;窗外传来消防车的声音,会忍不住望向窗台……

女儿的注意力好像不属于她一样,似乎任何东西都能将她的注意力从作业本上转移。丹丹妈妈也很苦恼,就算自己坐在一旁时刻提醒,也很难让女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课堂上,就更加无从下手了。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是随性的、无意识的,会在形形色色的事物前短暂停留,而后迅速转移。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学校老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若是孩子的注意力,一直处于游离的状态,那么就很难让孩子学会专注。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了一组儿童注意力的研究,相关数据表明:全球有60%的儿童注意力问题,会在13-15 岁随着发育型改善,但仍有40%的儿童,会把问题带到成年。

孩子总是走神是怎么训练(孩子学习老走神怎么办)(1)

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容易走神?

一般来说,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有这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孩子所处的环境。

孩子所处的环境,对他注意力能否集中有很大的影响。就如丹丹妈妈提到了,窗外传来的消防车的声音,女儿的注意力就从作业飘到窗外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里隔代亲的老一辈心疼孩子学习辛苦,时不时送个水果、送杯牛奶。这样的打断,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指向。

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对注意力的集中非常重要。

第二,是认知的差异。

学前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存在差异的。

认知水平高的孩子,抗干扰的能力会比认知水平低的孩子强。刚好今天又看到了一篇讲海淀家长和他们的牛叉孩子的热文,里面提到:一个清华博导4岁的女儿,已经可以给即将上小学的孩子讲核聚变原了。而普通人家的孩子,上了小学还在追汪汪队呢。

让这两个孩子在同一环境下同看一本书,谁能够不受打扰更加专注,几乎毫无悬念。

第三,是生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我们不讨论病理性的注意力缺陷,只讲一般生理因素的影响,包括孩子自身情绪的变化和身体健康情况。

很多妈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着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走开上洗手间没一会儿,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玩具也不要了,跑到门口来找妈妈。这是妈妈的离开,让孩子产生了不安和恐惧,就让孩子的注意力从玩具转移到了妈妈身上。

有的孩子患病初愈,注意力也会比较难以集中,父母和老师应该宽容对待。

孩子总是走神是怎么训练(孩子学习老走神怎么办)(2)

儿童注意力发展有哪些特点?

在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之前,家长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特点1:儿童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

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水平,和大脑中兴奋和抑制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紧密相关。学前儿童大脑的内抑制,就是控制兴奋刺激的能力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会在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快速转换,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期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

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后,随着大脑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们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也会越来越协调。教学课堂也是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一种锻炼,可以促进他们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让有意注意得到发展。

通常到了孩子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无意注意就会逐渐让步于有意注意,这时孩子就能充分地调用自己的注意力,在较长的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情。

特点2:注意力不稳定, 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由于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仍然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控制能力弱,所以注意力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表现为容易分心、容易转移。

对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同一集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次都能看得十分专注;而面对不敢兴趣的课堂内容,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玩橡皮擦玩到忘乎所以。

有一组关于儿童注意力的数据显示:通常,刚入学的儿童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7~10岁儿童的注意力是20分钟,10~12岁的注意力是30分钟。

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或者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儿童的注意力发展,适时地以无意注意加以调节。举个例子,给孩子讲解了知识点之后,可以来联系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讲解。堂姐的孩子喜欢汪汪队,她就总是将汪汪队的角色代入题目中给孩子讲题,孩子被引导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注意力就集中了。

特点3: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具体的、直观的事物上

孩子认识世界,是从客观、具体的事物开始的。从一开始没有受到教育和训练之前,孩子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的。你会发现,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或一个他爱吃的苹果。

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把学习内容具像化,才能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到了小学之后,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抽象思维会慢慢发展,这时,孩子们才能对抽象的知识也开始集中注意力。

孩子总是走神是怎么训练(孩子学习老走神怎么办)(3)

家长们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会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影响十分重大。这也是许多父母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如此重视的原因。

从幼儿期到学前儿童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黄金时间。在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运动,视、听、说缺一不可。

这里,给家长们提供几个在家就能训练孩子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方法一:舒尔特方格训练

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找一张方格纸,5行5列画出25个格子,将1~25个阿拉伯数字,随机打乱填入格子中。然后,让孩子用手指把数字从小到大一个个依次指出,并且大声读书来。

孩子总是走神是怎么训练(孩子学习老走神怎么办)(4)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长要通过计时来判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孩子用时越短,注意力就越集中。舒尔特方格训练,可以锻炼孩子集中、分配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

方法二:视觉追踪训练

最简单的训练是,找一支比较细的小木棍,让孩子在保持头部不动的情况下,盯着木棍的端点看,端点移动到哪里,眼睛就要跟着移动到哪里。

这个方法锻炼的是孩子跟随和追踪物体物体的能力,减少视觉跳漏,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方法三:图形辨别训练

这在“大家来找茬”这一类的游戏中应用得很多。找两幅大体相似,但细节略有不同的图。让孩子把两幅图中,不同的地方找出来。由简单到复杂,难度要逐渐递增,难度越大孩子就必须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通关。

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的分辨力,还能训练孩子进行注意力的分配。

方法四:主题童话故事训练

也很简单,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反过来,让他复述一遍,把故事讲给你听。一开始,孩子可能说的不够完整,可以适当给他一些情节提示。

慢慢地,孩子会把故事讲得越来越生动有趣。在收听故事、记忆情节、转码复述的过程中,孩子们注意力持续时长、注意广度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方法五:抗干扰游戏训练

可用运球游戏来训练,让孩子拿着乒乓球拍,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按照家长规定的路线,把球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球掉了就要重新开始。家长可以在路上设置一些小障碍,可以在不接触孩子身体的前提下干扰他。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经常失败,多练习几次,慢慢地孩子的情绪会越来越稳定,抵御干扰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

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怎样的方式最有效,还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选择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落实。家长们要相信,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我们对他有足够的关心和耐心。

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在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获取上更加高效,可以为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发现孩子的蓝妈妈,专注儿童心理健康和教育,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如果育儿过程中你也遇到一些疑惑,欢迎评论区一起探讨。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和转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