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燕(yān)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wū)!是何言也?”
1、畔:通"叛"; 2、吾甚惭于孟子:我在孟子面前十分羞愧; 3、陈贾:齐国大夫; 4、周公:姬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姬发之弟,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武王死后,成王幼小,周公摄政,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5、恶:文言叹词,表示惊讶。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1、周公使管叔监殷:武王灭商后,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受封于商都,并将商的王畿(jī)分为卫 、墉 、邶 3 个封区 , 分别由武王弟管叔(东卫管叔鲜)、蔡叔(南墉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处)去统治,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2、管叔以殷畔:周公摄政,管叔鲜与蔡叔度挑唆武庚联合东夷发动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管叔鲜被杀。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yú)?”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yú)?”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gēng)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1、不亦宜乎:不是很自然的吗? 2、过则顺之:指犯了错误不思悔改,反而将错就错; 3、日月之食:即日蚀月蚀; 4、更:改正; 5、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岂止是将错就错,还接着编一套说辞来文过饰非。
十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cháo),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1、致为臣而归:辞去官职而回乡; 2、不敢请耳,固所愿也:我只是不敢请求而已,这本来也是我的愿望。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jīn)式。子盍(hé)为我言之?”
1、时子:齐国的臣子; 2、中国:“当国之中”,即国都城中; 3、万钟:指万钟粮食;钟:古代量器,一钟为六石四斗,万钟即为六万四千石; 4、矜式:敬重效法;矜:敬也;式:法也; 5、子盍为我言之:你何不替我向孟子谈谈。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1、陈子:孟子的弟子,名陈臻(zhēn)。孟子曰:“然。夫时子恶(wū)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lǒng)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1、季孙:人名; 2、子叔疑:人名; 3、龙断:即“垄断”;本指独立的高地,引申为独占其利; 4、古之为市也:古时候的人做生意; 5、有司者治之: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它;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6、贱丈夫:卑鄙的汉子; 7、罔:此为搜集之意;此句意为左顾右盼来网罗整个集市的利益; 8、征:指征税。
十一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jī)而卧。
1、孟子去齐:孟子离开齐围齐国; 2、昼:齐国邑名,齐国国都临淄西南; 3、有欲为王留行者:有一个想着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 4、坐面言指“危坐面言”;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 5、隐几:伏着靠几。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yù)子。昔者鲁缪(mù)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1、齐宿:即前一天斋戒;齐:同“斋”; 2、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 3、请勿复敢见:再也不敢和您见面; 4、坐:指安坐; 5、鲁缪公:即鲁穆公,前407年~前377年在位;子思:名伋(jí),孔子之孙;此句意为鲁穆公尊重子思,常使人在子思身边问候致意,使子思安心,愿意留在鲁国,如无人问候致意,就不能让子思安心; 6、泄柳、申详:都是鲁穆公时的贤士; 7、不及子思:不及鲁穆公安排在子思身边的贤人,意思是不劝王留下我,反而劝我留下; 8、子绝长者乎:是你对老人绝情呢?
十二
孟子去齐。尹士语(yù)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rú zhì)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
1、尹士一齐国人; 2、语:告诉; 3、汤武:指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和周朝的开国之君武王; 4、干:追求;泽:恩泽利禄; 5、遇:契合、投合; 6、三宿而后出昼:歇了三宿才出昼邑; 7、濡滞:迟缓; 8、士则兹不悦:意思是说我(尹士)对这种情况不满意; 9、高子:孟子的弟子, 齐国人。
曰:“夫尹士恶(wū)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jī)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
1、恶:疑问词,哪,何; 2、王庶几改之:是说孟子希望王也许会改变态度; 3、反予:倒装,为“予反”,后面的“予追”亦同; 4、昼:齐国的邑名; 5、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 6、虽然:尽管这样。
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xìng)然见(xiàn)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1、由:同“犹”,还、尚; 2、足用:足以; 3、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4、悻悻然:器量狭小的样子; 5、见:同“现”,出现; 6、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一旦离开,就走上一整天,没气力了才歇息吗? 7、士诚小人也:我真是个小人呀!
十三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fú)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1、充虞:孟子的弟子; 2、豫:高兴; 3、不怨天,不尤人:不抱怨天,不责怪人;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 4、名世者:指道德修养声望闻名于世的人。
十四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1、休:地名; 2、崇:地名; 3、师命:师旅之命, 指发生战争。
原文:
九
燕(yān)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wū)!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yú)?”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yú)?”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gēng)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十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cháo),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jīn)式。子盍(hé)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wū)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lǒng)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十一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jī)而卧。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yù)子。昔者鲁缪(mù)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十二
孟子去齐。尹士语(yù)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rú zhì)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wū)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jī)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xìng)然见(xiàn)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十三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fú)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十四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