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尚书》文字古奥,佶屈聱牙,需要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才能读懂经文,进而阐发义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万献初继承的是谁的学问 万献初尚书概说?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万献初继承的是谁的学问 万献初尚书概说

万献初继承的是谁的学问 万献初尚书概说

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尚书》文字古奥,佶屈聱牙,需要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才能读懂经文,进而阐发义理。

章太炎《菿汉微言》:“学术无大小,所贵在成条贯。制割大理,不过二途:一曰求是,再曰致用”。《尚书》号称“王者之学”,先从小学入经,求是求真;再阐发义理,通经致用。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战国时期总称《书》,孔安国传解释为“上古之书”,故称《尚书》。汉代《尚书》成为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书”原是纪录的意思,書,就是手(又)持毛笔写字(聿-書)。许慎《说文解字·叙》“著于竹帛谓之‘書’”。元吳澄《書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