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铁匠,后从李自成起事。1638年,孙传庭于潼关大败李自成,刘宗敏助李自成收拾残兵,隐于商洛山,扩充队伍,以图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刘宗敏助李自成入河南,重振声势。崇祯十六年被封为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进入湖广。顺治二年九月,在湖北通县九宫山作战中被清军俘虏并杀害。

刘宗敏在从事铁匠工作前曾在明军队中当过军官,军事能力有一定水准,在对军队的训练和建设都有一定的心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经常出奇制胜,所以他成了李自成最倚重的大将,在早期的斗争中,他俩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兄弟之情,刘宗敏也是农民军中不折不扣的二号人物。可是在义军规模到一定程度后,刘宗敏粗暴任性,不分上下,不顾大局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他数次当众顶撞李自成,让后者下不来台,他俩的关系慢慢演变成多年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和杨秀清一样。不过庆幸的是,李自成不是洪秀全,他始终包容着刘宗敏,没有对其下杀手,作为帮派头目来说,李自成这样做是讲兄弟义气的,不忘本的,但是对治国者来说,这是妇人之仁和优柔寡断,这种放任自流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和新政权的灭亡。

刘宗敏为何差一点杀了李自成(为什么有人说其是李自成早应该除掉的害群之马)(1)

时间回溯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李自成势如破竹,直取北京,大明王朝一夜之间被摧枯拉朽,正式宣告灭亡。入城之初,李自成亲自颁布了一道严肃军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并贴出告示:“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掳掠民财者,凌迟处死。”——彭孙贻《流寇志》。此后有两名农民军士兵抢劫绸缎铺,公然违背军法,结果被拉到承天门前凌迟示众。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下一个违抗军令的竟然是带头大哥刘宗敏;农民出身,穷苦一辈子的刘宗敏,来到皇宫,看到美貌如花的女人,没几天就忍不住了,带领部下开始了疯狂的放纵。李自成听了以后怒不可遏,亲自责问刘宗敏:“你为何不帮助孤王做个好皇帝?” 刘宗敏马上顶他一句:“皇帝之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谁都别废话!”气得李自成无可奈何,只能拂袖而去,他不能处决刘宗敏,安民禁令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接下来其他农民军将领也开始了表演,《平寇志》第9卷记载,“诸贼分宫嫔各三十人,牛、宋贼臣亦各数人”、 “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归所据第,呼莲子胡同优伶、娈童各数十,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即杀之。诸伶含泪而歌,或犯闯字,手斩其头,血流筵上”。

刘宗敏为何差一点杀了李自成(为什么有人说其是李自成早应该除掉的害群之马)(2)

《明季北略》第20卷记载, “士卒进居民宅,先曰借锅’,少焉,曰借床眠;顷之,曰借汝妻女姊妹作伴。……不从则死,从而不当意者亦死;一人不堪众嬲者亦死。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降官妻妾俱不能免。”

而后刘宗敏又开始了粗暴的拷脏助饷行动,“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 一时之间,棍杖狂飞,北京城内,四处哀嚎。城中富户被加以拷掠,穷人也难以幸免,连薪米口粮都被抢走,京城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这些做法激起了上至投降官员下至普通市民的不满和仇恨,也直接导致了吴三桂的反叛。

吴三桂起兵后,李自成召开军事会议,打算派刘宗敏出兵山海关,谁知没享受够的刘宗敏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甚么你在京城享受,却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好率队亲征。设想一下如果刘宗敏带队出征,李自成留守北京,整备防线,即使山海关失利,也绝不至于锐气尽失,一溃千里,刘宗敏的不顾大局,直接葬送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刘宗敏为何差一点杀了李自成(为什么有人说其是李自成早应该除掉的害群之马)(3)

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但他并不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官书的《明史》称赞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但也仅仅限于他的个人品德——与刘宗敏相比,他并不嗜杀成性也不是好色之徒。但是面对军纪败坏的事情他没有做好预案,也没有安排好人事问题,对害群之马刘宗敏听之任之,下不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解决这一切,纵容败类刘宗敏胡作非为的后果就是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