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时候,相信大家最不忍见到的一幕,就是关羽被杀。反正笔者看到那一幕的时候,着实恨透了孙权,实在搞不懂,孙权为何一定要杀关羽呢?而且在笔者心中,关羽那是三国第一武将,却死在孙权的手下,着实为关羽感到很不值,似乎关羽一死,《三国演义》也没什么看头了。

而关于关羽之死,《三国演义》所说却也和正史记载差别无二。正史中的关羽,自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多传奇,比如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故事,都是《三国演义》中杜撰的。不过,关羽之死却和吴主孙权脱不开干系。正是孙权下令,吕蒙夺荆州,进而擒杀被曹魏击败的关羽。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1)

(关羽走麦城画像)

可我们都知道,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弟兄,而刘备统治的西蜀,与孙权统治的东吴,是盟友关系。西蜀、东吴联合抗曹,孙权怎么还会乘人之危,擒杀关羽呢?这不是戕害盟友吗?其实,西蜀、东吴看似盟友,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否则孙权也不会下令处死关羽。咱们就借这篇文章,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探析孙权杀害关羽的原因!

前言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2)

(关羽、关平被东吴伏兵擒拿)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记载:"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这段史料表明,关羽乃是孙权所杀。当时关羽攻打曹魏失利,而荆州又被孙权攻占,于是在撤往益州的途中,关羽就被东吴人马擒杀。可以这么说,关羽死得有些憋屈。毕竟,他在战场之上所向无敌,就连曹操都很惧怕。而且关羽也打过不少胜仗,可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一个结果,令人感到有些可惜。有人会因关羽之死,讨厌孙权,毕竟孙权当时得了荆州,已然算是在盟友的背后捅了一刀。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3)

(关羽影视形象)

可夺了荆州之后,却又杀了关羽,这无疑是毁掉了孙刘联盟抗曹大计。因为孙权不可能不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他是刘备的异姓兄弟。而关羽一死,刘备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孙刘联盟只能走向破裂。可实际上,西蜀、东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关羽恰恰激化了这个矛盾。咱们就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探析孙权杀害关羽的原因!

西蜀和东吴有荆州之争,关羽坐镇荆州

西蜀和东吴看似盟友,其实矛盾重重。而西蜀东吴矛盾根源,正在于荆州之争。荆州原本是刘备从东吴孙权那里借得,暂时作为栖身之地。可是,刘备借了荆州之后,却是一借不还,即便刘备占领了益州,开创了蜀汉基业,可是依然命关羽牢牢控制荆州之地,而孙权想讨要荆州,甚至还遭到关羽拒绝。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4)

(关羽画像)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记载:"及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以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

这段史料所言,算是因荆州之争,关羽被杀的一个导火索。刘备占了益州,孙权想讨还荆州,可刘备不仅不交还荆州,关羽还把孙权派来的官员赶跑了。可见此时孙刘联盟已然出现裂痕。而关羽赶走孙权派来的官吏,无疑更使孙刘联盟的裂痕扩大。毕竟这件事刘备无理在先,当初刘备能够起家,还是孙权将荆州借给他,作为栖身之地。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5)

(关羽影视形象)

可刘备赖着人家地盘儿不还,关羽拒绝得更是干脆,你孙权不是直接往荆州派官员接收吗?我关羽不承认,直接赶走这些官员,这无疑令孙权恼怒。而刘备远在益州,孙权自然没有办法找刘备算账。可关羽在荆州,而且荆州就是关羽在管理的,孙权自然把这股怒火,都算在了关羽的头上,这也为关羽被杀埋下祸根。但是,关羽被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关羽的自负。

关羽太过自负,藐视孙权,招致杀身之祸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6)

(关羽画像)

《十七史百将传·卷五》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

这段史料别看简短,可充分说明关羽的自负。当时关羽镇守荆州,顶多算是蜀汉刘备手下的一方重臣,可孙权乃是东吴主,派人为儿子来向关羽求婚。即便为了联吴抗曹的大局,关羽也应该答应这门婚事。可即便不答应这门婚事,却也不该辱骂使者。这正说明关羽自负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没把孙权放在眼中。

如此自负,可就危险了。毕竟关羽为刘备占据荆州,不归还荆州,这是蜀汉和东吴两国之间的公事,孙权应该也还能理解,顶多记恨刘备。可关羽这又骂使者,又不答应婚事,这可就是直接对孙权的藐视了,可就引发孙权与关羽的私怨了。而孙权是东吴之主,和关羽有占荆州之恨,又有辱使拒婚之怨。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7)

(孙权画像)

一旦孙权擒住关羽,那还能饶得了他吗?即便为了私怨,孙权也必会斩关羽。而且,孙权不可能不知道,刘备是一个枭雄,孙刘联盟,一旦灭曹魏成功,那么刘备不会图江东吗?而为了在以后的西蜀、东吴争霸中去除刘备的羽翼,孙权却也不得不杀关羽!

西蜀、东吴皆为争霸,孙权杀关羽,为去刘备羽翼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8)

(吴主孙权画像)

《诸葛亮集·草庐对》写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雄。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是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孙刘联盟的原因。可见孙刘联盟存在的基础,只是为了争霸。而刘备一代枭雄,也并非不觊觎孙权江东的基业,只是因为曹魏政权未灭,刘备暂时不能吞并东吴而已。而一旦曹魏政权覆灭,那么刘备转而也会对付自己曾经的盟友孙权的。毕竟,刘备、孙权都是为了争霸,在这件事上没有让步的余地。

而孙权也不可能看不到刘备的野心。虽然孙刘联盟,暂时对付曹魏,可难道孙刘就不能反目了吗?而关羽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大将,刘备去益州,却派关羽守荆州,未免没有威慑孙权的东吴政权的意思。那么,孙权自然也就有杀关羽的理由了,荆州相当于东吴的门户,而关羽就相当于守在东吴门前的一头猛虎,孙权杀关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也可能有孙权破罐子破摔的苦衷。

孙权夺荆州,已和刘备翻脸,不得不杀关羽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9)

(孙权画像)

《太平御览·卷三百一十五·兵部四十六》记载:"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

这段史料所记载,正是孙权乘关羽攻打樊城之际,自己则准备出兵攻取荆州了。从刘备拒绝归还荆州那一天起,孙权就想着凭借武力夺回荆州。可实际上,荆州有关羽镇守,孙权确实很怕关羽,也只能等关羽离开荆州,孙权才有机会袭取荆州。这个时候的孙刘联盟就因荆州的缘故已然破裂了。

而孙权再乘机夺取荆州,这也就等于和刘备翻脸,孙刘联盟彻底破裂。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而孙权又在麦城活捉了关羽,再把关羽放回去,这无疑是给自己找麻烦。为了减少以后的麻烦,而且关羽也不可能投降东吴,那孙权破罐子破摔,也就只有斩杀关羽,投靠曹魏了,这也是孙权的无奈之举啊!

总结

孙权为何杀掉关羽(从西蜀和东吴的矛盾入手)(10)

(关羽画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能够看出,孙权会杀关羽,也有很多无奈。以蜀汉、东吴争霸而论,杀关羽,能铲除刘备的羽翼,更能让东吴占领荆州而无后患。从私怨而言,关羽狂妄自大,曾经藐视孙权这个东吴之主,难免会让孙权怀恨在心。既然在麦城抓到了关羽,那孙权又怎能再留关羽,也只能斩杀关羽了。

可是,孙权恰恰没有想到,斩杀关羽会彻底激怒刘备,使得孙刘联盟真就破裂了。而刘备率西蜀倾国之兵,不攻魏,反伐吴。而曹魏呢?坐看刘备伐吴,却不援手,孙权杀关羽讨好曹魏政权的做法也白费了。即便猇亭之战,刘备大败而回,可东吴也损失惨重,尤其是西蜀、东吴再难联合抗魏,使得东吴也岌岌可危。

可见孙权杀关羽,利大于弊,得不偿失啊!而孙刘联盟的破裂,尤其是西蜀东吴猇亭之战内耗,造成两国实力进一步削弱。反观曹魏政权,占据中原,势力一天天壮大,此消彼长之下,西蜀、东吴都难免会灭亡了。也可以这么说,最终曹魏政权及其继任者西晋司马氏政权能灭蜀灭吴,皆始于孙权斩杀关羽,毕竟此事是导火索,您说,是不是呢?感谢阅读,再见!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十七史百将传·卷五》《诸葛亮集·草庐对》《太平御览·卷三百一十五·兵部四十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