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笔下,王重阳的武功天下第一,华山论剑时打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顶尖高手,夺取了《九阴真经》。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真有王重阳这个人吗,他的武功到底如何,活死人墓、全真七子都真的存在吗?

王重阳,历史上确有其人。金庸描写的全真教历代掌教中,王重阳和真实历史符合度最高。王重阳的确学过文,练过武,住过“活死人墓”,创立了全真教,还培养出了全真七子。

王重阳的一生,堪称传奇。

王重阳活到多少岁(正史中的王重阳)(1)

荧屏上的王重阳(图片来自网络)

为求功名读经典

宋徽宗正和六年(1112年),王重阳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一户富裕人家。王重阳原名中孚,修道后才改名王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王重阳从小和其学生一样,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该调皮时也调皮,该学习时也学习。长大后立志求取功名,还考中了举人。

在王重阳15岁那年(1127年),金兵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俘虏了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王朝宣告灭亡。一夜之间,王重阳和乡亲们都变成了亡国奴,无数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文武双举也枉然

善于思考人生的王重阳,感到再走读书这条路希望渺茫,于是决定换一条路试试。他开始刻苦学习武艺,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每一样王重阳都学。谁也没想到的是,王重阳看起来文质彬彬,却很有武学天赋,武艺进步神速,26岁那年一次就考中了武举人。这一下,文武双料举人王重阳变成了周围十里八乡的名人。可以这么说,在文人当中,他的武艺最高;在武人当中,他的学问最大。用今天的话讲,绝对一个复合型领军人才。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再次眷顾这位文武双全的年轻人。北宋灭亡后,王重阳的家乡先是被刘豫的伪齐管辖,后来金人废掉了伪齐直接统治。但无论是谁管理这块地方,由于王重阳个性耿直,仕途一直不太顺利,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当个收酒税的小吏。一直自认是鸿鹄的王重阳,不禁开始对自己燕雀一样的人生感到失望。最终,王重阳辞官回乡。

王重阳后来想通过抗金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也没有掀起太大的动静。外面的世界很寂寞,但王重阳的心中却燃烧着一把火。六十多年后,他的这把火烧遍了全中国。

墓中修炼出奇招

1159年,47岁的王重阳对外宣布,自己在甘河镇一家小酒馆里遇到了吕洞宾、汉钟离两位神仙,他们还向自己传授了真经。不知王重阳是否读过《古兰经》,公元610年的一天,麦加郊外的一个山洞里,正在潜心修炼的穆罕默德也声称自己看到了安拉的使者,并从此踏上传播伊斯兰教的道路。

1161年,在终南山下的一个普通的村庄南时村,49岁的王重阳干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在村民们惊诧的目光中,他卷起了铺盖,告别了妻子,在地上挖了一个一丈多深的墓穴,住了进去。他还故意装得疯疯癫癫的,自称“王害风”(王疯子),并在墓前立了块牌子,上写“王害风灵位”,还在墓穴的四周各载了一颗海棠树。

王重阳活到多少岁(正史中的王重阳)(2)

王重阳居住的 “活死人墓”(图片来自网络)

王重阳在 “活死人墓”里过得挺自在,他在诗中还称赞“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直到今天,南时村这座著名的“活死人墓”依然保存完好,墓前有一块碑,上刻四个大字“活死人墓”。但“活死人墓”的位置并非像小说中所写与重阳宫隔壁,而是距离重阳宫大约2公里左右。

火烧茅庐出潼关

王重阳在“活死人墓”里一住就是两年。在这段反复思考人生的时间里,他通读道、释、儒三教经典,融会贯通,兼收并蓄,“三教归一”的思想初步形成。

王重阳奇特的修炼方法并没有在当地掀起太大的波澜,因此召到的信徒也少得可怜。两年后(1163年),王重阳觉得也许修炼的方式应该换一换。于是他拿起了铁锨,没费多大功夫就填平了墓穴,随后搬到刘蒋村一间茅屋里继续清修。然而,茅庐修行三年后,王重阳的信徒依然没有大的增加。王重阳这次觉得不仅修炼方式要换一换,修炼地点也要改一改,就一把火烧了茅屋,出了潼关,直奔山东而去。

山东收下七高徒

王重阳这一次的走位无比正确,仿佛是穆罕默德当年出走麦地那的翻版。

穆罕默德的经历比王重阳还坎坷。他在自己的家乡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后,虽然信徒不断增加,但却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各种羞辱、折磨和暗杀,被迫转往麦地那发展后,却取得了巨大成功。

王重阳活到多少岁(正史中的王重阳)(3)

西安重阳宫(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有句俗话,叫“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不仅出英雄,乱世还出教主。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主也是英雄。乱世中的人们或家破人亡,或流离失所,身心俱疲,孤苦无依,迫切需要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所以,宗教刚诞生时,最重要的功能是就让人减少恐惧,减轻痛苦。即使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个功能仍然无比重要。一帆风顺的时候,脑子里都是马云。遭受挫折的时候,心里全成了星云。太平盛世,需要的是认真。生逢乱世,需要的是全真。

宗教创始人和企业创始人有时候很像。他们都需要具备两种素质:第一,有思想。有思想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没有深刻的思想,在一穷二白的创业初期,没有人会搭理你。王重阳不仅有思想,而且有学识、有武艺、有激情,妥妥 一个北宋末年的“四有”青年。

第二,会宣(忽)传(悠)。有思想是肚里有货,会忽悠是心中有术。光有思想是不够的,你还要千方百计讲(编)出(造)一个动听的故事,这才能吸(忽)引(悠)来人才和资金,企业才能继续发展。

按照这个思路,王重阳开始在山东创业。

第一个被吸引的,是马钰。马钰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家里非常有钱。《丹阳马真人》记载“ 马氏之坊, 甚富于货, 故号曰马半州。”马钰不仅有钱,还很有学问,年纪轻轻诗已经写得很好。1167年,马钰在一个酒席上认识了颇具仙风道骨的王重阳。马钰问他:“什么是道?”王重阳答:“五行不到处, 父母未生前”。马钰觉得王重阳仅用十个字就说出了道的真谛,那崇拜得简直不要不要的,立马就邀请王重阳到自己家里,在后院盖了间庵房安排他住下。王重阳在门上悬挂了一块匾,上书两个大字“ 全真”,成为全真立教的开始。不久后,马钰抛弃了诺大一份家业,成为王重阳的大弟子。

第二个被吸引的,是马钰的妻子孙不二。孙不二一开始不同意丈夫跟随王重阳学道,王重阳就每过十天问他们要一只梨,切成几块后再连同自己写的诗一起送给他们,劝他们看破恩爱之情, 出家学道。王重阳第一次时把梨切成2块,然后是3块,4块……等切到55块的时候,孙不二也跟随丈夫出家了。

王重阳后来广收门徒,其中有七人成就最大,被后人称为“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后来又各立门户,繁衍出七个支派,即马钰的遇仙派、丘处机的龙门派,谭处端的南无派、刘处玄的随山派、王处一的嵛山派、郝大通的华山派、孙不二的清静派,其中以丘处机创立的龙门派影响最大。丘处机在74岁高龄觐见成吉思汗后,受命掌管天下道教,从此全真教进入鼎盛时期。

返乡途中忽升仙

1170年正月初四日,王重阳在返回陕西途中病逝。同行的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名弟子将王重阳葬于户县刘蒋村。

王重阳活到多少岁(正史中的王重阳)(4)

,